《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是一個真正全球化的文件并將在全世界范圍內應用。目前,我國指南亦推薦使用該定義。繼2000年、2007年2個版本后,歐洲心臟病協(xié)會(ESC)2012年發(fā)布了由ESC、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美國心臟學會(AHA)和世界心臟聯(lián)盟(WHF)共同制定的第3版《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新定義要點如下:
1逐漸增加、小批量心肌壞死可通過敏感性和心肌組織特異性標志物增加來監(jiān)測。
2心肌壞死可能源于非缺血性機制如心力衰竭,可稱為心肌損傷而不稱心肌梗死。
3檢測心肌梗死首選標志物是心肌肌鈣蛋白(cTn),cTn增加超過99%正常參照人群(上限參考值)可能意味著心肌梗死。
4根據(jù)臨床或病理學不同,心肌梗死可分5型:1型是自發(fā)性心肌梗死,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有關;2型主要因心肌氧供與需氧量不平衡(如冠狀動脈痙攣或其他重大疾病)而非冠狀動脈疾病引起;有些心源性死亡患者有前驅心臟不適癥狀和心電圖改變,但標志物水平改變無臨床意義,即3型、4型和5型心肌梗死與血管再生過程有關,4a型與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有關,常通過cTn升高>99%參考值上限5倍或正?;€水平升高、平穩(wěn)或降低時cTn升高>20%診斷。仍需有支持診斷的陽性癥狀、心電圖改變、血管造影結果和區(qū)域變化成像;5型與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有關,常通過心肌標志物升高99%參考值上限10倍及心電圖改變,血管造影及血管成像診斷。
5經(jīng)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可能引起心肌損傷。因定義TAVI所致心肌梗死缺乏有力證據(jù),可應用5型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6最近釓顯像磁共振成像可區(qū)分局部缺血性心臟病和其他心肌異常。
7心肌梗死定義一致性將形成一個解釋不同臨床試驗的標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