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振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二科,河南 南陽 473000)
腦鈉肽在心力衰竭診斷及預后中的應用探討
胡明振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二科,河南 南陽 473000)
目的 探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腦鈉肽(BNP)水平在CHF診斷和預后中的價值。方法 選擇106例CHF患者為觀察組,100例健康者為對照組,分別檢測血漿BNP水平和測定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隨訪3個月,觀察患者病死率、再住院率。結(jié)果 觀察組BNP平均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平均LVEF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BNP水平隨心功能級數(shù)上升而增高,各分級組間BNP水平差異明顯(P<0.05)?;颊週VEF水平隨心功能級數(shù)上升而下降,NYHA心功能分級Ⅲ、Ⅳ級患者LVEF水平較Ⅱ患者下降明顯,差異明顯(P<0.05)。CHF患者BNP水平與LVEF呈顯著負相關。出院時BNP>110pg/mL患者終末事件發(fā)生率77.3%,BNP<110pg/mL患者終末事件發(fā)生率3.6%,兩組終末事件發(fā)生率相比,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jié)論 BNP對CHF的診斷及預后均有重要臨床價值。
心力衰竭;腦鈉肽;左室射血分數(shù)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種常見的致殘、致死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種心臟疾病導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種綜合征,以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激活、血流動力學改變和心室重塑為特征,預后極差。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發(fā)病呈逐年上升趨勢。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我國成年人群中CHF的患病率約為0.9%[1]。CHF的臨床診斷沒有明確的界定,主要依據(jù)病史、臨床癥狀和影像學檢查作出判斷,缺乏客觀、有效的實驗室指標。臨床發(fā)現(xiàn),CHF患者的血漿腦鈉肽(BNP)水平顯著增高,可能引起心臟猝死[2],且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有明顯相關性,在CHF診治及預后評價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2011年3月至20l3年5月期間,我院對BNP水平與CHF診治及預后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住院的CHF患者106例為觀察組,其中男性56例,女性50例,年齡43~86歲,平均年齡(65.3±10.7)歲。其中冠心病者48例,高血壓心臟病者27例,擴張型心肌病者14例,風濕性心臟病者12例,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5例。所有患者均行心電圖、血生化、X線胸片等檢查。根據(jù)紐約心臟病學會心功能分級標準,心功能Ⅱ、Ⅲ、Ⅳ級分別為34例、41例、31例。排除合并肝硬化、腎衰竭及腫瘤患者。選擇來我院體檢且無心臟病、高血壓、肝腎功能受損的健康者10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齡40~85歲,平均(63.7± 11.3)歲,兩組年齡、性別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入院時采集全血2mL送檢。離心分離,采用定量ELISA改進法[3]測定血漿BNP水平,使用上??迫A提供的KHBST-360免疫檢測酶標儀和普朗醫(yī)療公司提供的試劑盒;采血當天采用西門子公司提供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出院前復查一次,隨訪3個月。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血漿BNP和LVEF水平比較
觀察組BNP平均水平(886±213)pg/mL顯著高于對照組(140± 13)pg/mL,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平均LVEF水平(0.38±0.11)則明顯低于對照組(0.61±0.08),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觀察組BNP和LVEF水平比較
觀察組NYHA心功能分級Ⅱ、Ⅲ、Ⅳ級患者的BNP平均水平分別為(498±36)pg/mL、(803±36)pg/mL、(1209±117)pg/mL;平均LVEF水平分別為(0.51±0.11)、(0.37±0.08)、(0.31± 0.05)。患者BNP水平隨心功能級數(shù)上升而增高,各分級組間BNP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LVEF水平隨心功能級數(shù)上升而下降,NYHA心功能分級Ⅲ、Ⅳ級患者LVEF水平較Ⅱ患者下降明顯,差異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YHA心功能分級Ⅲ和Ⅳ級患者LVEF水平比較,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HF患者BNP水平與LVEF呈顯著負相關。
2.3 血漿BNP水平與CHF預后的關系
106例患者出院前復查,有22例BNP>110pg/mL,隨訪3個月,其中17例病死或再住院,終末事件發(fā)生率77.3%;有84例BNP<110pg/mL,隨訪3個月,其中3例病死或再住院,終末事件發(fā)生率3.6%,兩組終末事件發(fā)生率相比,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腦鈉肽(BNP)是一種心臟利鈉肽類激素,還包括心房肽(ANP)、C-型利鈉肽(CNP)、V-型利鈉肽(VNP)和D-型利鈉肽(DNP)[4],具有利鈉、利尿、擴血管的作用。BNP還具有抑制心肌纖維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以及抗冠狀動脈痙攣等作用。利鈉肽家族在血壓調(diào)節(jié)、平衡體液及維護心血管功能等心血管系統(tǒng)的病理生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心臟負荷過大、機械牽引是刺激BNP合成、分泌的主要原因[5]。心肌損傷、缺血、壞死、心室壁張力過大等刺激,均可促使BNP的合成與釋放。BNP主要由心室肌細胞分泌合成,能敏感反應心室功能改變,是心室容積擴張、室壁壓力過度時的特異性指標。在CHF患者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變化中,BNP是心力衰竭最初的保護性因素。心力衰竭引起患者血管動力學發(fā)生改變,導致患者血管和心肌適應性改變,心臟壓力負荷變大,刺激BNP合成分泌。這種作用機制使BNP成為反映心功能變化的敏感指標,CHF的診斷有臨床價值。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CHF患者LVEF越低,血漿BNP水平越高,BNP水平與LVEF呈顯著負相關。研究中發(fā)現(xiàn)部分甲亢性心臟病患者LVEF值變化不明顯,但血漿BNP水平卻明顯升高,提示LVEF對CHF的診斷價值不足,而血漿BNP診斷價值明顯。BNP水平作為心力衰竭診斷的量化指標,能夠明顯區(qū)別肥胖、呼吸道疾病等與心力衰竭癥狀相似的疾病,提高心力衰竭診斷的敏感性及特異性,臨床意義顯著,BNP已成為快速診斷CHF的有效方法[6]。
本組數(shù)據(jù)顯示CHF患者BNP水平隨心功能級數(shù)增高而增大,LVEF隨心功能級數(shù)增高而降低,各分級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患者血漿BNP水平隨著左室收縮功能的下降而升高[7],且隨心功能級數(shù)增高而增大,對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心臟事件再發(fā)生的危險分層和預后分析有積極作用。血漿BNP的檢測在評價CHF患者的心功能方面,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異性。本研究對血漿BNP水平與CHF患者預后的研究顯示,出院前BNP>110pg/mL的患者,終末事件發(fā)生率77.3%;BNP<110pg/mL的患者,終末事件發(fā)生率3.6%。提示將出院前BNP>110pg/mL作為評估終末事件的界值,敏感度很高。血漿BNP水平與患者NYHA心功能級別有很高的相關性,BNP水平不僅是一個診斷與治療CHF的量化指標,而且對預后判斷也有重要的價值。這與有關文獻[8-9]報道相一致。
[1] 顧東風,黃廣勇,何江,等.中國心力衰竭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其患病率[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1):3-6.
[2] 周志蘭,韓風波.腦鈉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藥,2009, 31(19):2642-2644.
[3] 汪隆海,陳啟松,夏芳.N末端腦鈉肽的定量ELISA法測定與臨床應用[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07,22(1):19-21.
[4] 徐麗,陳蘭英.利鈉肽的結(jié)構(gòu)、受體與生理作用[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2,29(5):780
[5] 任節(jié),段寶祥,毛建華,等.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腦鈉肽水平與心功能的關系[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4,13(5):421+420.
[6] 李洪全,潘戈英,石芳.腦鈉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診斷及預后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四川醫(yī)學,2010,31(5):662-663.
[7] 袁方,方唯一,張敏,等.血漿腦利鈉肽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診斷價值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 1149-1150.
[8] 楊慶樹,葉炳華,錢亞東,等.N末端腦鈉肽前體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7):140-141.
[9] 汪隆海,程華峰,夏芳,等.N末端腦鈉肽對心衰患者的預后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9):1011-1012.
R541.6
B
1671-8194(2013)24-0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