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生
自行通便致直腸黏膜破潰出血1例
王連生
直腸黏膜;習慣性便秘;隱匿性出血
患者女,26歲。既往習慣性便秘病史多年。此次7 d未排大便,1 d前自行于家中用竹筷自肛門插入,摳除硬的糞塊,2 h前,自覺小腹墜脹不適,便意頻繁且有鮮血自肛門口流出,周身乏力,出冷汗,速被家屬送來我院,門診收入院。入院時查體:T 36.8℃,P 120次/min,R 18次/min,BP 8/5 Kpa。面色蒼白,四肢無力,意識尚清,抬入病室,查體合作,心肺無異常。腹平軟,無觸痛。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 WBC:5.2×109/L,RBC:2.9×1012/L,Hb:65 g/ L。急診送入手術(shù)室,常規(guī)骶管麻醉后,左側(cè)臥位,肛門括約肌松弛后,大量鮮血及血凝塊自肛門流出,肛門鏡檢引出直腸肛管血性液體約600 mL,充分清除后見截石位3點齒線上約4 cm處直腸黏膜破潰長約0.8 cm,可見活動性出血。直視下可吸收線縫合兩針。反復檢查腸腔,確定無出血,留引流膠管一根置于腸腔黏膜破潰處,術(shù)畢包扎。術(shù)后密切觀察生命指征,快速補液擴充血容量,抗炎止血對癥治療。每日肛管局部換藥,外用太寧栓一粒。術(shù)后第3 d便色正常。治療至術(shù)后第7 d,各項指標趨于平穩(wěn)。轉(zhuǎn)內(nèi)科繼續(xù)治療便秘。
本例是習慣性便秘的患者,因經(jīng)常排便不暢、排便困難,導致性情急躁,焦慮異常,此次7 d未排大便,糞便干燥嵌頓于直腸下段,患者未去醫(yī)院救治,卻自行于家中用竹筷摳除糞便,因直腸黏膜長期慢性炎癥刺激充血,失去正常的生理韌性,導致破潰出血。由于破潰位置較高(齒線上4 cm),形成內(nèi)向出血,出血隱匿,血液流向直腸及結(jié)腸,初時量不多,無明顯自覺癥狀,加之肛門括約肌痙攣收縮,血不能有效排出,隨血量逐漸增多,出現(xiàn)下腹脹滿、肛門灼熱、下墜不適感。當不能控制時隨大便排出鮮血及血塊,因大量積血(估計患者出血量達到了800 mL以上)迅速排出,出現(xiàn)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無力、脈搏細數(shù)、血壓下降等全身癥狀及體征,直到此時患者才被送往醫(yī)院就診,經(jīng)及時搶救得以脫離危險。這種隱匿性出血極為兇險,易對患者身體造成嚴重損傷,必須予以重視。另外對于長期便秘的患者,應及早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并輔以精神上的安慰,以緩解其焦慮、急躁的情緒,以杜絕因過激行為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本病例無論對臨床醫(yī)生還是對患者來說,都是一個較好的經(jīng)驗和教訓。
(收稿:2013-03-10 修回:2013-04-08)
(責任編輯 司呈泉)
更正
本刊2013年4月第19卷第2期第161頁刊登的《腹腔鏡聯(lián)合中藥治療粘連性腸梗阻對比分析》一文中的第二作者被投稿人誤寫成張紅文,應改為張宏文。
特此更正。
《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外科雜志》
雜志社
2013年9月
R657.1+2
B
1007-6948(2013)05-0604-01
10.3969/j.issn.1007-6948.2013.05.051
北京東大肛腸醫(yī)院(北京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