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自稱“華人巴菲特”的加拿大多倫多華裔金融投資顧問唐煒臻2009年因涉嫌數(shù)額巨大的龐氏騙局被控刑事詐騙罪。日前,加國陪審團一致裁定他詐騙罪成立,法庭開始對他進行量刑聆訊。不料,在9日的聆訊會上,案件突然橫生枝節(jié)。 據(jù)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和《多倫多星報》報道,唐煒臻9日出庭時突然發(fā)表長篇演說,自稱“發(fā)現(xiàn)西方人天大的財富秘訣并進行破解”、“獲利潛力無窮”,因此西方人才“竭盡全力徹底毀掉”他這個金融天才,他的獲罪“與欺詐無關(guān)”。他還稱,自2009年被控欺詐罪后,近4年的司法歷程令他深感“加拿大司法對他極端不公”,在整個司法過程中沒有辯護律師,他不得不自辯。另外,庭審中檢察官、律師、警察、會計師和法官“都存有偏見”。唐煒臻還辯稱自己用投資者的錢付信用卡賬單、旅游和私人消費“都是正常收費范疇”。 唐煒臻涉嫌于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間,從來自加拿大、美國和中國的200多名投資者手中集資逾5000萬加元,許諾進行高回報投資。后來,唐煒臻承認(rèn)“投資損失重大”,已無力還款,被投資者告上法庭。 加拿大檢察官羅伯特·塔特諾稱,唐煒臻早在2009年2月就知道損失慘重,但仍對外宣稱盈利,并要求投資者繼續(xù)向他匯錢。在投資者的一再追逼下,最后他僅還掉2600多萬投資款。唐煒臻共面臨12項罪名,檢方尋求對他處以8到10年的刑期,追討行政費用289萬加元,其中280萬作為受害人基金。 加拿大都市電視臺稱,唐煒臻9日的庭審表現(xiàn)令法官十分不滿。法官奧瑪華多次打斷他的演講,指出罪名已經(jīng)成立,他只能圍繞量刑作爭取有利于自己裁決的陳述,而非“借機攻擊加拿大司法制度”,并責(zé)令他在11日上午的“最后機會”做一次循規(guī)蹈矩的陳詞。唐煒臻的惡劣表現(xiàn)也令其律師十分尷尬,認(rèn)為這種陳詞只會加重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