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從這二人的對話中可見魚的樂與不樂在于自己:“我”認為魚樂便是我樂。所以對于萬事的理解,聽從自己的心便好。
有人說生活沒有樂趣,對于我來說怎么會呢?人們每每看見花凋葉零都會覺得傷感,可是我卻注意到它們結(jié)束生命時的美麗——葉子在頭頂紛紛揚揚地隨風(fēng)起舞,飛揚、纏繞、分離、緩落……最后化作大樹的養(yǎng)料,供它生長。這難道不是葉子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嗎?我因葉子無形的存在而感到振奮,也因自己擁有生命而感到快樂。任何生命都是有意義的,即便他們的存在形式不同。我們要珍惜各種生命狀態(tài),享受其中的快樂。
有人說時間是無情的掠奪者,在我看來不然。世界上最短,走得最快,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他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時間,是我們的朋友。如果沒有時間,我們怎么會意識到成長;如果沒有時間,我們怎么會明白珍惜的重要;如果沒有時間,我們怎么會知道何時為人生的盡頭?時間,是一位饋贈者,他給予我們過去,給予我們回憶,讓我們站在此刻的時間線上,回首往事,確乎是看破了什么。周遭的迷霧消散,那些帶著暖意的時光逐漸明晰,然而此時顯現(xiàn)的,是歷經(jīng)風(fēng)雨后留存下來的,可以面對未來的東西。我因這位可親朋友的饋贈而感到快樂,萬分感謝他無限的給予,伴隨我的人生之路。
有人說世間的痛苦太多,人會因此而變得苦悶。在我看來,這是不值得的。紀伯倫說過:“悲哀的創(chuàng)痕在你身上刻得越深,你越能容得更多的快樂?!蓖词峭鈦淼?,苦是我們自己給的,原因就是我們禁不起失去。
我知我的人生之樂。我的“魚”正游弋在生命的永無止境的長河之中。
(作者系北京市第161中學(xué)初三·四班學(xué)生)
【原載2012年12月17日《北京晚報·五色土》】
點 評
快樂是什么?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復(fù)雜無比的問題。一名初中生對此如何理解?這篇命題作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樣本。作者以“有人說”引出自己對于快樂的理解,借對種種悲觀心態(tài)的不認同,闡述何為快樂、快樂何在。以一個孩子的經(jīng)歷和認知,她觀察到世間各種生命形態(tài)的美好,看到了時間的可貴、挫折的價值:即使是行將腐朽的一片落葉,也有著獨有的美態(tài);無情流逝的時間,正是每個人生命旅程的見證者和饋贈者;令人苦悶的痛苦,很多時候只是庸人自擾。作者對于個體生命的認知,對于世事的思索,雖稚嫩,亦可貴。
珍惜、感恩、豁達,這人人懂得的道理,又有幾個能真正做到?蓋因生命復(fù)雜,非幾字箴言幾句警語所能道盡,但不管如何,清醒的認知是第一步,小作者的步伐不可謂不穩(wěn)健,愿她沿著這個方向,走出一條開闊的人生之路。
(星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