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南社古村落,游人多半時間是看大小祠堂。這些祠堂的脊檁正中,搭著紅帳子,垂至半空。紅布兩側(cè),各有紅繩拴橘子,懸掛于朱紅色的脊檁。
桔,如今水果攤上很少有寫“橘”的。詞典上說,“橘”俗作“桔”?!敖邸蹦軌蛟谌粘?yīng)用中勝出,靠筆畫少,易寫;也得益于字形有個“吉”,受看且好記。祠堂多有講究,那講究,傳承的即是文化。桔子也多得民俗的賦予。金桔兆發(fā)財,四季桔祝平安,朱砂桔象征吉星高照。此外,桔異名“木奴”,古時有人栽桔千棵,傳給其子:“吾有木奴千頭,可為汝業(yè)。”這是勞作與遺產(chǎn)的話題。宋代《清異錄》則記,后唐李存勗讓伶人詠桔,有“金香大丞相,兄弟八九人”句,獲賞賜。桔子雅號“金香大丞相”,由此而來??婆e時代崇尚耕讀傳家。桔稱“木奴”,關(guān)乎“耕”;桔名“金香大丞相”,關(guān)乎“讀”。吉祥的桔,捎帶著富與貴的佳話,走進(jìn)風(fēng)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