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沽
人們常把天津稱為“津沽”、“沽水”、“沽上”等,天津以沽為名的地方有幾十個,號稱“七十二沽”。沽實際指的是河曲凸岸方向的灘地。天津位于九河下梢,河道縱橫,海河支流多,河道本身短而曲折。據(jù)說19世紀時,海河河道曲折率達到1.8,以至于河身成螺旋狀,河曲十分發(fā)達,這樣稱“沽”的地方就特別多。如:賈家沽、大直沽、小直沽、三汊沽、東沽、西沽、丁字沽、邢家沽、咸水沽、葛治、大沽、東泥沽、中泥沽、西泥沽、赦家沽、鄧善沽、四里沽、盤沽、桃源沽、草頭沽、塘沽等。雖然后來海河的支流曾決口改道,近代部分河道經(jīng)過人工裁彎取直,使許多\"沽\"遠離河道,但是人們?nèi)粤晳T地把這些地方稱為“沽”。
官銀號
指今天津東北角一帶。顧名思義,官銀號是清政府官方設立的金融機構(gòu)。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天津,各國紛紛在天津設立銀行,使天津物資損耗,金融紊亂。國內(nèi)原有的錢莊銀號逐漸萎縮。為了恢復國內(nèi)金融的元氣,清政府于1902年在天津成立了直隸官銀號,位置就在東北角。該銀號一面發(fā)行銀元鈔票,十足兌現(xiàn),一面經(jīng)營本省金庫,融通行政經(jīng)費。到了1913年,北洋政府就其遺址照銀行條例組織成立了直隸省銀行,成為籌集軍費的機構(gòu)。1928年直隸省銀行關閉。后來國民黨政府在該址建立了河北省銀行,官銀號的地名卻一直沿傳至今。
大紅橋
位于河北區(qū)北營門外大街北口與北河口之間,北運河和子牙河將要匯合的地方。大紅橋原是一座木制拱橋,在今天的大紅橋以東。1888年改建為鐵橋,橋長約40米,形狀如彩虹,故又稱“虹橋”。由于橋的坡度很陡,橋兩頭看不到對面的人。1924年,因橋身年久失修,洪水沖刷過甚而倒塌。橋塌之后,人們在原地修建了一座浮橋以維持交通。到了1936年才重修了新的大紅橋。大紅橋位于繁華的市區(qū),附近是天津市通往冀中的重要內(nèi)河碼頭,因此在天津很有名。至今當?shù)氐男姓^(qū)名還是以該橋命名的。
海光寺
位于天津南門外大街與多倫道西口相交的地方。此地原有一座寺院,始建于康熙五十四年。當時寺院的建筑十分華麗,是天津的名寺院之一。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lián)軍侵入天津,逼迫清政府在海光寺內(nèi)簽訂了屈辱的《天津條約》。1867年洋務運動期間,清政府在海光寺建立了一座小型兵工廠,與東局并列稱為\"南局\"。1900年這里曾是八國聯(lián)軍進攻天津城的戰(zhàn)場。辛丑條約簽訂后,海光寺成為日租界的一部分,這里長期成為日本駐屯軍的兵營。解放后,日本兵營的原址改為一座部隊醫(yī)院。
紫竹林
關于紫竹林的位置有兩種說法,一說在今吉林路以東,哈爾濱道以北的地方;一說在今承德道解放路以東的地方。紫竹林原是一座古廟,約建于康熙年間。因為景色很美,常為詩人所稱道,曾有“萍蹤今初定,新修紫竹林”?!案吡G圍村,村煙接水痕。板橋通古寺,花圃背衡門”等詩句。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紫竹林被劃入法租界。此后,紫竹林就成為法租界的代名詞。19世紀末,這一帶曾有一條十分繁華的紫竹林大街,而紫竹林寺?lián)f毀于20世紀初,其確切地址今天很難確定了。
鼓樓
位于舊城的中央,建于明代弘治年間。樓高三層,底層是一座方臺,有四座互相通連的門洞,名稱分別為;“鎮(zhèn)東、定南、安西、拱北?!迸_上有兩層樓,第一層供奉觀音、天后圣母和關羽、張飛等。第二層有一口重三百斤的大鐵鐘(現(xiàn)存天津市歷史博物館)。鼓樓并沒有鼓,實際是鐘樓。樓上原有一副對聯(lián),“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原來大鐘每日早晚各敲54下,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大鐘每天提醒市民的作息時間,與人們?nèi)粘I蠲芮邢嚓P,因此鼓樓被列為天津衛(wèi)三宗寶之首。庚子年以后,鼓樓一度用作消防隊的瞭望臺。1921年重修過一次。擴大了城門。1950年8月,因拓寬街道被拆除。鼓樓從始建到拆除共經(jīng)歷了450年的歷史。
南市
泛指南門外大街、南馬路、和平路一帶的街區(qū)。19世紀時,這里到處是積水,一片荒涼。19世紀末,外國租界逼近東南城角和海河東岸,這里成為中日法三國勢力交匯的地方,舊社會也叫“三不管”。這個名稱說明這一地區(qū)統(tǒng)治力量較薄弱,因此成為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聚集的地方。算命的、說書的、唱曲的、練把式的、賣野藥的,各種藝人都來這里謀生。同時,飯館業(yè)、娛樂業(yè)、服裝鞋帽業(yè)、百貨店等也應運而生,南市逐漸發(fā)展成一個下層人民的娛樂購物中心。民國年間,軍閥李純的東興公司,清末貴族榮源的榮業(yè)公司在南市廣置房產(chǎn),更促進了南市的繁榮。由于政府控制力薄弱,南市也成為藏污納垢的場所,妓院賭場云集,黑幫勢力猖獗一時。解放后,南市已滌盡污濁,但仍然保持著影劇、飲食、服裝、百貨集中的綜合消費中心的特色。
水西莊
位于南河南岸今西頭芥園一帶。水西莊原是天津蘆鹽巨商查日乾與其子營建的園林別墅,興盛于乾隆時期。該園當時水木清麗,風景幽雅,舊有枕溪廊、數(shù)帆臺、藕香榭、覽翠軒、花影庵、泊月舫、碧海浮螺亭等勝跡,是文人雅士吟詩酬唱的佳境。由于園主人愛養(yǎng)名土,交接名流,水西莊曾人文薈萃,盛極一時。道光年后該園逐漸衰敗,庚子之后被戰(zhàn)火所毀,昔日樓臺亭榭已蕩然無存。30年代天津文化界名人曾發(fā)起組織“水西莊遺址保管委員會”,意在呼吁重建,但由于時局不靖,沒有結(jié)果。而今,水西莊遺物只有建設路天津自來水公司門前的一對石獅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