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十年的人生之旅中,書法,以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深深吸引了我,使我一如既往地傾心投入。書法,滲透了歷代賢哲的魂魄,弘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那橫豎撇捺的優(yōu)美形態(tài),那參差錯落的和諧布局,那或清峻或雄渾的玄妙神韻,那或儒雅或樸拙的不凡造型……每當我面對氣勢奪人的大幅佳作時,仿佛看到阡陌無垠、征途縱橫,驚濤澎湃、峰巒崢嶸,自然的千姿百態(tài)盡收眼底,人生的弘闊悠遠蔚為壯觀……
書法,與漢字共同承載、傳播了華夏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除了歷代圣賢、名流大家卷帙浩繁的書法珍品以外,不少手抄孤本、宗教經卷、文人信札、朝廷奏折,均是難得的書法佳作。還有古今牌匾、名勝楹聯(lián)、民間書信、凡人印章,以至時尚的標徽、廣告、服飾、裝潢等現代設計,都與書法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過去,由于電腦的普及,很多中小學不安排寫字課程,使很多青少年遠離了書法。2011年,教育部門發(fā)文,規(guī)定全國中小學必須在每周安排書法課程,這是個好的開端。我在授課中了解到,不少公辦、民辦大學生甚至藝術專業(yè)的學生,不僅書寫功力很差,還分不清真草隸篆四體書法的特點,更說不上分辨書法的優(yōu)劣了。不少年輕的報刊編輯,在編排版面時,習慣采用字庫中清一色的鉛字與美術字體,懶得使用書法標題,在副刊版面上,書法作品極少發(fā)表,而且由于責編限于審美水平,選用的往往少有佳作。在書報刊等紙質媒體和網絡信息中,充斥著大量造型怪誕東倒西歪難以辨認奇丑無比的“書法作品”,我在圖書館閱覽雜志時,竟一連發(fā)現幾十種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刊名書寫是繁簡混用!當然,也有不少熱衷傳統(tǒng)文化、重視華夏國粹,希望寫出端莊美觀的中國字的年輕人,在不斷地將書法藝術融入自己的現代生活。
我常想,我們偉大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美輪美奐的書法藝術,難道我們不應該努力傳承下來,美化我們的心靈,美化我們的生活嗎?如果讀者能在臨習一幅幅灑脫的書法中,體味寫字的樂趣,我就十分欣慰了。
我堅信,承載了泱泱神州悠久文化,與現代時尚生活密不可分的書法藝術,必將薪火相傳,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