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謝家富與晚清義賑制度的創(chuàng)立

        2013-01-01 00:00:00勒環(huán)宇
        西部學刊 2013年3期

        摘要:謝家福是晚清時期我國民間慈善事業(yè)中的最重要人物之一。他發(fā)起、組織和參與領導了近二十年全國性的慈善救濟活動,為當時最典型的民間慈善組織——義賑組織的運行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規(guī)范,成為全國民間籌賑的中樞。謝家福主導創(chuàng)立的晚清義賑制度,既包括宏觀層面的三位一體的義賑組織制度,也包括微觀層面具體保障義賑組織運行的募捐制度、宣傳制度、公信制度、局廠制度、褒獎制度等。這些制度對于晚清和民國時期的慈善組織運作都具有范式意義。

        關鍵詞:謝家福;義賑組織;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G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傳統(tǒng)天朝上國體制被外力所打破,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社會生活等一切領域都處于迅速、急劇的變動之中,是為“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外患內憂的近代中國,軍事戰(zhàn)爭頻仍,自然災害頻發(fā),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上天弄人,國家不寧,而自然界也與我們開了很大的玩笑。光緒初年的華北五省持續(xù)旱災,卻不啻給處于相對穩(wěn)定時期的清政府一次巨大挑戰(zhàn)。國庫匱乏,列強環(huán)伺,西教滲透,如何才能挽救災黎于危亡?疲敝懦弱的清政府并不能很好地給出答案。政府的行政真空卻給一群正處于生長、發(fā)展期的紳商、買辦和洋務官員們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施展空間。這一空間十分巨大,大到使參與其間的個人完全跳出了鄉(xiāng)土、省域的范圍,而變身為全國公共事務的發(fā)起者、引領者。謝家福就是晚清大變局中一位全國慈善救濟領域引領潮流、樹立規(guī)范的中堅人物。謝家福是晚清中國的新經(jīng)濟、新教育以及新式公益事業(yè)中的弄潮兒,是當時全國紳商各界為之矚目的新派人物。但是在他逝世后的一百余年間,雖然與他有很深關系的輪船招商局、電報局、江南洋務集團以及義賑等問題都有比較深入的研究,然而學界對于謝家福個人而言似乎是忽略和漠視的,對于他甚至都沒有專文研究。 客觀公正地說,這與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是不相稱的。本文僅以《申報》和其部分日記為線索,初步探討其對晚清義賑組織管理制度方面的建構性貢獻,這些慈善組織的管理制度不僅在當時發(fā)揮了重大的效力,對于今天慈善組織的運行與管理也不無參考意義。

        一、謝家福:全國義賑事業(yè)的劈劃者和統(tǒng)籌者

        謝家福受其家鄉(xiāng)江蘇吳縣與父親謝元慶的熏染,平素即養(yǎng)成強烈的鄉(xiāng)邦意識與責任意識。當時一位著名義賑慈善家熊其英(熊于光緒五年病逝于河南衛(wèi)輝助賑局)在給謝家福的信中就道及此點:“頃過方君子厚,得讀大著《立愿善啟》,粹然儒者之言。并悉《鄉(xiāng)約》一事,諸君子將議復前規(guī),而閣下謀之尤力。仰見胚胎前光,好善克世其家。竊在下風,惟有欽佩。伏念吳中自尊公歸道山,仔肩世道,獨賴梁溪;梁溪亡而遺老盡矣。今之妖異朋興,亦足見人心不正之一端。呼寐者而使覺,《鄉(xiāng)約》在今日,要為切務。振當前之鐸,扶大雅之倫,敬以望之有心人而已。”[1]

        由于地方人文傳統(tǒng)的侵染與家庭的熏陶,謝家福本可繼承父祖衣缽,擔當起家鄉(xiāng)公益、教化的應有使命和責任。但是一切都因鴉片戰(zhàn)爭——中國逐步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之后,謝家福的命運和人生境遇都發(fā)生了徹底的改變。謝家福青年時期在家鄉(xiāng)吳縣接受了正統(tǒng)的儒家教育,為邑庠生,后補府學博士弟子員。之后,即入上海輿圖局,編校世界各國地圖。再入上海廣方言館,從德國人金楷理學習外國文字,任翻譯館筆述。在上海這一中國近代首批通商口岸重鎮(zhèn)的學習歷練、耳熏目染,使得謝家福成為了當時不可多得的學貫中西、嫻于任事的實務人才。也正是這一時期謝家福在上海的學習、生活、工作經(jīng)歷,讓他更直觀地感受到中國國力的疲弱、西方國勢的強盛,感受到清政府的屈辱無能和西方政府以及外國人的驕揚跋扈。

        現(xiàn)實家國的困厄局勢加之儒家文化在其內心的氤氳,激起了謝家福強烈的民族精神和高度的愛國情感:事事都要與外國人相爭鋒、較高下,尤其在中國國土上做事,更要體現(xiàn)中國的聲音和氣勢。軍事、政治、外交等領域暫且不論,但是在民生福利、慈善公益等社會公共領域中國人決不能輸于外人。這就是當光緒初年華北五省大旱災之際,面對外國在華官員和教會人士對中國災區(qū)的救助情況,謝家福當時內心深處的想法。這一基于民族自尊心的思考,使其超越了地理界限的約束,民胞物與、善與人同、不分畛域,終于跨出省界,走向山東等地,從而造就了一位頗具現(xiàn)代意識的全國性的義賑慈善家,并且成為當時這批慈善家中的引領性人物。從1876年全國性義賑之始,到80年代晚清義賑的高峰時期,以至90年代中期晚清義賑的衰微時期,謝家福幾乎無役不與,尤其是在義賑事業(yè)的中前期,更是起到了創(chuàng)設制度、引領風騷的地位和作用。其具體辦賑事功如下表所示:

        1876-1893年謝家福領導和參與籌賑統(tǒng)計表

        年份受賑災地義賑組織義賑組織地域備注

        1876蘇州北地災民、蘇北旱災無明確組織,蘇州、贛榆等地民間辦理賑濟,輪船招商局,耕記絲棧,蘇州、上海等地義賑組織萌芽謝家福為籌賑事居間多所聯(lián)系

        1877山東、山西旱災輪船招商局,同仁輔元堂,揚州、鎮(zhèn)江組織救賑山東,上海果育堂,安息保節(jié)局(蘇州),桃花塢謝寓上海:3

        蘇州:2

        鎮(zhèn)江:1

        揚州:1桃花塢謝家福寓所是當時籌賑的主要機構

        1878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直隸旱災果育堂,桃花塢,仁元錢莊上海公濟同人會,同仁輔元堂,保嬰局,輪船招商局,太古輪船公司帳房,耕記絲棧,揚州同善堂,蘇州安節(jié)局,杭州同善堂,揚州東關街,鎮(zhèn)江吉泰和煙鋪,蘇州柑子園李宮保第,上海:7

        蘇州:3

        揚州:2

        鎮(zhèn)江:1

        杭州:1蘇塢為全國義賑中心。上海內部前期果育堂為中心,后期,仁元錢莊為中心。此時上海協(xié)賑公所設于仁元錢莊內,由經(jīng)元善負責。

        1879河南、山西、直隸旱災上海同仁輔元堂、上海果育堂、上海王詒谷堂、上海保嬰局、上海新太古鄭氏、杭州同善堂、揚州東關街李氏、鎮(zhèn)江吉泰和、蘇州桃花塢公寓、蘇州柑子園李宮保第上海:5

        蘇州:2

        揚州:1

        鎮(zhèn)江:1

        杭州:1蘇州桃花塢與上海新太古鄭氏為當時義賑的主要領導機構,此時上海協(xié)賑公所設于新太古公司帳房內,由鄭觀應負責。

        1880直隸(水災),廣東(水災)蘇州桃花塢,上海新太古,果育堂,同仁輔元堂,保嬰局,揚州東關街,鎮(zhèn)江吉泰和,上海:4

        蘇州:1

        揚州:1

        鎮(zhèn)江:1桃花塢為籌賑重要基地

        1881江蘇江北江陰、常熟一帶沙洲水災上海電報局、上海保嬰局、蘇州電報局、鎮(zhèn)江電報局、天津籌賑局、揚州東關街李公館、蘇州泰昶錢莊上海:2

        蘇州:2

        鎮(zhèn)江:1

        揚州:1

        天津:11881年,義賑組織出現(xiàn)重大變動,電報局系統(tǒng)參與義賑慈善救濟,為義賑的一體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謝家福居間統(tǒng)籌。

        1882江蘇江北救命墩工賑,安徽水災,浙江水災上海電報局、蘇州電報局、鎮(zhèn)江電報局、揚州電報局、蘇州泰昶錢莊、上海后馬路義隆里沈太史公館,揚州多子街復茂恒錢莊上海:2

        蘇州:2

        揚州:2

        鎮(zhèn)江:1

        在1881-1882年辦理江蘇水災義賑期間,上海后馬路義隆里沈寓為蘇滬辦賑中心,蘇州電局、泰昶錢莊等皆將所募款項交沈寓轉解災區(qū)。謝家福參與領導。

        1883江蘇、山東、直隸水災、浙江等地水災上海絲業(yè)會館,上海金州礦務局,怡順昌,三馬路官銀號,上海山東賑捐滬局(在滬諸商號辦理)上海:5上海絲業(yè)會館籌賑公所首次組織辦賑,金州礦局主其事者仍為上海電局之領導人。謝家福參與領導。

        1884上半年,直隸、山東義賑收束。安徽水災,湖北水災。下半年,江蘇青浦等地風災,江西景德鎮(zhèn)等地水災,江西疫災,安徽水災,山東水災上海果育堂,絲業(yè)會館,鎮(zhèn)江吉泰和煙鋪(年底新開,募集善款后,交揚州匯解)上海:2

        鎮(zhèn)江:1

        農歷四、五月份,上海陳橋礦局、東賑滬局、三馬路官銀號、蘇州電局、鎮(zhèn)江電局等皆行停撤。上海果育堂重新辦賑(只見發(fā)啟,但效果極?。?,下半年,全國僅剩上海絲業(yè)會館籌賑公所一家。謝參與領導。

        1885廣東、廣西、山東、直隸水災文報局,與昌絲棧,高易公館,絲業(yè)會館,上海:4文報局,與昌絲棧,高易公館為該年成立的新的義賑組織。謝參與領導。

        1886山東、直隸水災文報局,與昌絲棧,高易公館,絲業(yè)會館,輪船招商局上海:5輪船招商局首次獨立辦賑。謝參與領導。

        1887主辦河南、安徽水災,兼辦直隸、山東水災上海陳家木橋電報總局,文報局,與昌絲棧,高易公館,絲業(yè)會館,上海:5電報總局成為上海各義賑組織的領導中樞,也是全國義賑領導中心。謝家福主之。

        1888廣東、奉天、河南、安徽水災,江蘇丹徒、丹陽等處旱災上海陳家木橋電報總局,文報局,與昌絲棧,高易公館,絲業(yè)會館,四馬路陳春記號,上海:6新成立的四馬路陳春記號奉賑公所專辦奉天水災義賑。謝參與領導。

        1889奉天、河南、安徽、山東、浙江、江蘇水災,四川瀘州火災上海陳家木橋電報總局,文報局,與昌絲棧(該年因陳煦元去世而裁撤),高易公館,絲業(yè)會館,四馬路陳春記號(因奉天秋成尚可,該年秋裁撤),四馬路盤記,法馬路致和里怡春茶棧,上海申報館,濟陽里公大莊(慈北募振公所)上海:10電報局協(xié)賑公所于該年正月杪即停止收解賑款。電局賑所裁撤后,文報局賑所成為上海義賑組織領導中樞,新組設“山東賑捐收解處”,領導一切東賑事宜。謝參與。

        1890江蘇吳江、震澤、昆山、新陽、常熟、昭文、太倉、鎮(zhèn)洋、寶山、青浦等地以及浙江義賑在春末基本結束,(自夏季始)福建水災,另外,亦辦理直隸、山東等地水災文報局、絲業(yè)會館、仁濟善堂、高易公所、申報館,(直隸道福社)上海鐵路橋廣益善堂,上海津幫公善堂,上海:7

        仁濟善堂、廣益善堂、津幫公善堂內該年新成立義賑組織。上海義賑組織以文報局與絲館、仁濟為最重要。謝參與。

        1891直隸水災,浙江定?;馂?,山東小清河、臥牛山工賑絲業(yè)會館、仁濟善堂、申報館、高易公所、文報局上海:5該年,文報局、高易公所內的義賑組織裁撤。施善昌成為全國義賑核心人物。謝參與。

        1893山西旱災,山東水災,順天、直隸水災絲業(yè)會館,仁濟善堂,申報館,廣肇公所,蘇州西大營門電報公寓,上海源通官銀號上海:5

        蘇州:1該年,蘇州謝家福重新開設義賑組織,掀起90年代義賑一小高潮,但該年內即撤。

        1896 謝家福病逝于桃花塢

        注:該表根據(jù)《申報》信息繪制。

        由上表可知,在1876—1895年間中國最主要的義賑組織中,謝家福的地位、貢獻和影響力可謂厥功至偉。從1876年義賑開始,謝家福即聯(lián)系浙江、江蘇與上海等地紳商籌資辦賑,居于中心地位。1878年和1879年,謝家福以蘇州桃花塢為中心,與上海協(xié)賑公所的經(jīng)元善、新太古公司的鄭觀應共同領導了當時全國的義賑工作。1881年以中國電報局系統(tǒng)加入辦賑行列而使義賑組織出現(xiàn)重大轉型,江南各地義賑組織逐漸走向聯(lián)合。1887年上海各主要義賑組織為救賑山東、直隸水災組成董事會,共同辦理全國賑濟事務,而由謝家??偧?。直到1889年,謝家福參與管理的中國電報局都是當時義賑組織的中堅力量。因母親去世,謝家福丁憂在家,暫時放下義賑事業(yè)。1993年時,謝氏又以住所桃花塢為中心辦理全國義賑,掀起當時全國義賑事業(yè)的一個小高潮。晚年,由于身體健康原因和甲午戰(zhàn)爭的刺激,謝家福主要服務桑梓辦理教育事業(yè),也因積勞成疾于1896年逝世??傊x家福之在中國近代義賑事業(yè)中取得重要成績和社會普遍贊譽,主要在于他在籌措善款、居間調處和制度性建構與管理等領域的重大貢獻。對于民捐民辦的義賑組織來說,謝家??梢哉f抓住了工作的核心和關鍵。

        二、謝家福創(chuàng)立的義賑組織機構及董事會管理制度

        在晚清義賑事業(yè)中,謝家福所付出極大心力并取得重大積極貢獻的一個方面就是創(chuàng)立了各項義賑管理制度。在資金有了保障之后,制度是否完備、科學將是決定義賑組織能否持久、高效、公平、公正的重要制約因素。謝家福十分重視義賑組織的制度建設,從義賑組織的草創(chuàng)到其成熟,這一理念一以貫之。從這一層面看,謝家福不同于一般的實踐型慈善家,而是一位思想與實踐兼具的組織領導型慈善家。

        總體來看,謝家福對義賑組織的制度建構,在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都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宏觀層面,謝家福與其他慈善家一起,創(chuàng)立了中國近代義賑組織運行的三位一體式的制度框架,即包括依托機構、籌資機構和派出機構。在創(chuàng)立之初,江浙與上海一帶的地域性鄉(xiāng)土慈善家可能還沒有義賑的成熟概念,也沒有對義賑組織的宏觀架構,僅僅是激于民族與愛國情感去救助同胞,彌補政府之不足。這時雖然有上海果育堂、耕記絲棧和蘇州安息保節(jié)局等的參與,但各機構間的區(qū)分尚不十分明晰。迨1878年上海協(xié)賑公所成立之后,三位一體的辦賑模式和運行體制才逐漸形成。這三大體系之間,各有獨立主體,各有其職責,但是三者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與協(xié)作,共同保證了義賑組織功能的實施。

        所謂依托組織,主要是指義賑組織所依靠的某一傳統(tǒng)或近代的慈善組織和經(jīng)濟組織,由這些組織為義賑組織提供了辦賑的人員、活動的場地以及部分的辦賑經(jīng)費,關鍵的還提供了籌款和辦賑的組織資源,包括該依托組織的分支機構,以及其社會公信力等。依托組織的典型代表有上海果育堂、中國輪船招商局、中國電報局、中國文報局、耕記絲棧、上海絲業(yè)會館、上海與昌絲棧、上海高易會館、上海仁濟善堂、上海申報館、上海源通官銀號等等,這些機構的經(jīng)濟色彩以及社會公信力都很強,義賑組織都是依托這些機構而建立的。

        所謂籌資機構,就是依托前述這些機構,運用這些機構的場地和部分經(jīng)費并由該機構的高層領導人員主持的善款募集和居中調處機構。表面看籌資機構沒有獨立的場地和人員,但是它的成立需經(jīng)官府備案承認,有自己的經(jīng)費收支往來賬務,有獨立專門印信,有明確的工作職責,等等,因此它是獨立的機構,只是居于依托機構之中而已。這很像當代一些機構的“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模式。

        所謂派出機構,就是由籌資機構挑選、委任人員到災地去具體辦理勘災、放賑、救助等事務所設立的撫教局、收養(yǎng)局、粥廠、助賑局、施藥局等機構。這些機構是義賑組織救助災民的最前沿。上述三類機構緊密聯(lián)系,有機協(xié)作,共同完成辦賑事務。

        謝家福在義賑組織宏觀管理領域的另一重大貢獻,就是將當時散處蘇州、上海、揚州、鎮(zhèn)江、杭州等地的義賑組織,逐漸向上海集中,并且最終形成了由一家實力最為雄厚、影響最大的義賑組織作為當時各地所有義賑組織的領導中心,通過董事會的形式統(tǒng)籌辦理義賑組織的籌資、放賑工作。

        1877年和1878年東賑和豫賑期間,以謝家福為領導的蘇州桃花塢和以瞿紹依等人為領導的上海果育堂都是當時的主要籌賑機構,而蘇州桃花塢的地位還突出一些。它們之間互不統(tǒng)屬,但是也間有聯(lián)系往來。到1879年辦理晉賑之時,謝家福等人已有將各地義賑組織聯(lián)合辦理的意思,他會商于浙江杭州同善堂、上海同仁輔元堂、果育堂、保嬰局、詒谷堂、待鶴齋、揚州東關街、鎮(zhèn)江公寓等機構,決定聯(lián)合辦理晉賑,統(tǒng)一刊刻《晉賑捐冊》。 [2]稍后,它們又制定了聯(lián)合辦賑的八條規(guī)則。根據(jù)規(guī)則顯示,謝家福所領導的桃花塢居于當時各義賑組織中的核心地位。 [3]

        1881年中國電報局在上海成立,在鎮(zhèn)江、杭州、蘇州等地也率先建立電報分局。十分巧合的是,這時電報局系統(tǒng)的領導人士,正是之前辦理義賑的各地領導人。而此時謝家福已到上海會辦中國電報局業(yè)務,這就為謝家福依托電報局系統(tǒng)將當時的義賑中心集中到上海陳家木橋電報局籌賑公所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到1883年,上海電報局主持辦理山東、直隸大水災救賑工作之時,在義賑組織系統(tǒng)之中已經(jīng)基本了一種一元化的科層管理體制。其中,上海電報局委托陳家木橋金州礦務局設立的山東賑捐公所居于最高領導層,鎮(zhèn)江、蘇州、杭州等地的電報分局居于中間,各地籌資分支機構居于基層。

        1887年河南黃河決口,該年10月上海電報局負責人謝家福決定辦理豫賑。他聯(lián)合文報局、絲業(yè)會館、高易公館、與昌絲棧等滬上全部義賑組織會商豫賑事宜,制定了十則豫賑聯(lián)合辦理條例。[4]條例主要內容有在上海電報局設立豫賑辦事處作為義賑最高領導機構;辦事處采用董事制,設董事七人,由滬上各賑所領導人組成;小事由董事謝家福擬稿處理,大事需董事會討論決定;辦事處制定統(tǒng)一格式籌集善款,并共同選派義賑慈善家赴河南辦賑,等等。至此,義賑組織形成了較為成熟的一元化科層管理體制,即由最高領導機關豫賑辦事處負責統(tǒng)籌、調度、安排全國性的義賑救濟事務,其下則由位于上海的電報局、文報局、絲業(yè)會館、高易公館、與昌絲棧等義賑組織具體負責各項辦賑事宜,在最基層則是由各義賑組織統(tǒng)轄的遍及全國的籌資分支機構,這種一元化、科層制管理模式能夠最大化的凝聚整體的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這種既統(tǒng)一又分立、既聯(lián)合又分工的義賑管理模式對于同一時期多地災害的救濟將更加靈活、便捷。謝家福對于晚清義賑組織這一宏觀管理架構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三、謝家福與義賑組織微觀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設

        謝家福對于義賑組織的宏觀管理問題多所劈化,且對微觀層面的管理制度也多所用心。謝氏創(chuàng)制的義賑組織微觀管理制度主要有:募捐制度、宣傳制度、公信制度、交涉制度、局廠制度、褒獎制度等。

        所謂募捐制度,即由主事者書寫勸捐文啟,繪制寶塔以及災地瘡痍、災民流離失所等圖畫,雇用刻工,雕版印刷,制成募捐文冊。如在華北五省救賑之時,謝家福就以桃花塢為中心,相繼印刷了《東賑塔捐文冊》、《河南奇荒鐵淚圖》、《河南福幼圖》、《河南比離啜泣圖》等募捐冊。然后,主事者同仁將募捐文冊分頭散放求捐,并拜請外地之親朋友好代為勸募。捐款、捐物統(tǒng)交給募捐中心,并發(fā)給捐款憑條,以為資信。謝家福等人東賑前的這些做法成為之后義賑組織辦理各項賑事通行的法則,只是文本的內容稍有差異而已,流程和制度是一以貫之的。

        宣傳制度是晚清義賑組織具有近代化特色的一個顯著標志。由于辦理義賑的核心人物謝家福、唐廷樞、鄭觀應、經(jīng)元善、盛宣懷、葛繩孝、施善昌、陳德薰等人都有與西方交往的經(jīng)歷,對西方先進文化多有接觸、習練和接受,因此,在辦理義賑的過程中也就自然地運用了近代西方傳入中國的先進傳播工具。義賑組織近代化的宣傳制度,就是謝家福的等人充分利用了上海的現(xiàn)代媒體,以當時全國影響最大的《申報》為中心,將救賑的募捐文啟、災地被災情形、辦賑過程、資金募集情況等等內容都刊布于報章之中。其目的,就是借現(xiàn)代報紙之力收到廣為宣傳,獲取更多民眾之支持。謝家福創(chuàng)制的義賑宣傳制度,除在報紙上與辦賑直接的信息之外,還發(fā)表一些西方辦理公共慈善事業(yè)的經(jīng)驗和做法,并將辦賑同仁聚會、生日、逝世等公布,通過宣揚慈善家的慈善行為和精神,以傳達一種向善之心,激勵更多國人參與其間。謝家福等人可謂用心苦矣。華北五省救賑之后,這些做法亦成為辦賑的定式,翻檢當時申報即可一目了然。

        茲舉一例,光緒四年五月十四日,凌淦與熊其英等人受謝家福等的委托在河南辦賑,由于災區(qū)情況變化,二人就自擬一些救賑措施,并擺脫謝家福幫助他們將這些辦賑規(guī)范刊布于《申報》之上。凌淦、熊其英致信謝家福:“行者、居者不獲合并,如何布置,無緣奉教,只得杜撰為之,不敢執(zhí)亦不敢謙。要之奇荒與偏災不同,從濟源下手,頗不得地勢,而不得不爾!參活著乃所以收全盤,其間機括,或有呆滯之處,斯則財力限之,無奈何矣。此次條復如正法眼,以為不謬,付之《申報》,藉省鈔稿可乎?”[5]由此可見謝家福在當時義賑宣傳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信制度是民捐民辦慈善組織十分重要的一種制度,也是一種傳統(tǒng)的慈善制度。在義賑出現(xiàn)之后,公信制度也有了新的發(fā)展。義賑時期的公信制度大致可以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是在捐款人捐款之后,籌賑組織即發(fā)給捐款人一章寫明捐獻數(shù)額的捐款憑條,以資核對。其次是義賑組織將捐款人的名字、籍貫、捐獻數(shù)額、收捐機構、經(jīng)手人等信息多次發(fā)布在《申報》等現(xiàn)代報刊,一般是募捐一日即發(fā)布一次,每月將該月募捐信息發(fā)布一次,辦賑收束后在總的發(fā)布一次。再次是按照傳統(tǒng)習慣,每次賑事完畢,雇印書局印刷征信錄。最后則是由災地督撫將收捐、支出情況以及辦賑、捐賑人員出力情況寫成奏折上報朝廷,除匯報外,還為相關人員請獎。這種具有近代色彩的義賑公信制度也是由謝家福等慈善家創(chuàng)制并通行開來的。

        交涉制度對于近代義賑組織的運行而言顯得十分重要。這里所說的交涉制度主要是指民間義賑慈善家為著辦賑的順利進行而與官府發(fā)生的一系列關系和活動。這一方面謝家福等慈善家也具有首創(chuàng)之功。義賑人士與官府交涉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安全保護。義賑慈善家攜帶大量金錢和糧食、藥品等救災物品赴衣食無所的災區(qū)救賑,如果沒有官方的保護將是不可想象的。這些慈善家被搶、被殺都有可能。如光緒三年五月謝家福等人在山東煙臺、青州等地辦賑時,就全賴山東登萊青道張蔭桓發(fā)給護照,張氏并致信青州知府富文甫妥為照料。[6]凌淦、熊其英等人在河南辦賑時,亦得豫撫及歸德、開封、原武、衛(wèi)輝等地地方官員的照拂。二是減免相關費用。義賑開辦過程中,交通運輸、郵資、租稅等費用都可申請當?shù)劳耆獬虿糠譁p免。三是提出辦賑建議。例如謝家福在辦理山東義賑時 ,即向青州知府、兩江總督沈葆楨、直隸總督李鴻章以及江蘇巡撫、河道總督等人提出贖田、禁止販賣兒童、以工代賑等救賑方案。四是請求協(xié)助推動救賑事務的進行。仍如前例,謝家福向各級官府建議,其目的就是希望更高層次的官員重視并下發(fā)批札,以助推行。另外,義賑慈善家與官府的交涉,主要限于府縣層面的地方官員,督撫層次的交涉并不很多。

        局廠制度就是義賑組織的派出機構所開辦的相關救賑設施的運行辦法。在這方面,謝家福也作出了較為突出的貢獻。在東賑四月余,謝家福即草擬了《收養(yǎng)棄孩章程(十二則)》、《撫教局工役辦事規(guī)條(十則)》、《留養(yǎng)局日常管理章程(四則)》、《青州同善堂章程(八則)》、《撫教局章程(八則)》 等項規(guī)章制度,為此后豫賑、晉賑以及其他災賑辦理積累了經(jīng)驗。

        褒獎制度也是近代義賑組織一項重要的辦理制度,它對于激勵一般民眾參與捐款活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義賑組織的褒獎制度根據(jù)其辦理人員和途徑大致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由官府根據(jù)各地辦賑和捐賑人員的貢獻,上報朝廷,分別授予一定榮銜或者旌表其門楣。這是一項較為傳統(tǒng)的政府激勵民間捐獻的褒獎制度。另外一條路徑則是由謝家福充分利用《申報》等現(xiàn)代傳媒而創(chuàng)制的民間輿論褒獎模式。

        早在1879年,蘇州桃花塢賑寓即將其各地籌賑分支及主持人的名銜刊布于《申報》,而他(它)們都是經(jīng)常為其籌賑的中堅。[7]1884年上海絲業(yè)會館籌賑公所為辦理山東、順直、江浙等處災賑,也將其在招商局系統(tǒng)的籌賑分支機構主持人的名單予以臚列。[8]而愈到后期,義賑組織對于籌賑人員的褒揚愈加重視。比如1887年上海電報局(亦主要由謝家福主持)籌賑公所義賑組織就褒揚蕪湖項繼善、高郵丁鏡齋等人辦賑之得力。[9]而在1889年高郵籌賑分支機構的主持人丁鏡齋去世后,上海各義賑組織慈善家施善昌、王松森、陳德薰、經(jīng)元善等人聯(lián)名為其在《申報》發(fā)啟志哀,并對其給予高度評價,[10]并在《申報》連續(xù)多日匯載各地人士謳歌、悼念丁鏡齋的挽聯(lián)。[11]而這些都是尋常地方紳士所難以企及的。

        由上可知,謝家福是一位具有深厚傳統(tǒng)儒家文化根底的愛國者,也是一位具有近代西方新知識、新思想的新經(jīng)濟管理者。正是前者的作用,使他積極投身于晚清政府的自強自救運動,開企業(yè),辦學校,因此其身份可以歸入到近代洋務派開明紳士中間。很顯然,他們這類人處于洋務派的中下層,不像上層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既能搞洋務,也要處理國內外重大政治事務。他們除了具體從事洋務企業(yè)和學堂以外,由于具有近代西方的新知識和新思想,因此也想從社會公共事務的層面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積弊作些變革和救治。風云際會,義賑事業(yè)成為了他們發(fā)揮的舞臺。這一個舞臺是他們創(chuàng)造的,是他們?yōu)樗麄冏约捍罱ǖ奈枧_。因為他們具備愛國心、新經(jīng)濟的力量以及如日中天的洋務派的政治庇護,所以他們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驕人的業(yè)績。他們的這一業(yè)績值得后人銘記,銘記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心力,他們的方法,等等。這些對于當下我國慈善組織的運營和管理尤為重要。

        注釋:

        對于謝家福的關注,多是其親屬和同代人,內容則是對其生平傳記式的介紹,尚不能稱之為學術研究。如其《清史稿》小傳、《碑傳集補》中的《謝公家福傳》、其子所撰的《謝家福行述》等。進入新世紀,則有柯繼承發(fā)表在《蘇州雜志》2002年第3期的《中國電報事業(yè)的開拓者——謝家福》一文,也主要是對其在中國近代電報領域所作貢獻的簡要介紹。黃鴻山在《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2期發(fā)表了《江浙洋務集團內部關系考——以謝家福所藏鄭觀應等人蘭譜為中心》,該文也主要是對謝氏所藏蘭譜的展示,也僅能反映作者論文主題一個側面,也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關于謝家福的研究論著。另外,《歷史檔案》2010年第1期也登載了義賑慈善家熊其英致謝家福的信函。

        當時義賑組織的管理系統(tǒng)及籌賑網(wǎng)絡可參見《致各善堂、各電局山東助賑函》,《申報》1883年7月31日;《上海陳家木橋金州礦務局協(xié)賑同人勸募山東賑捐啟》,《申報》1883年8月12日;《上海陳家木橋山東賑捐公所同人催收匯解啟》,《申報》1883年8月14日;《上海陳家木橋賑所江浙閩粵同人、鎮(zhèn)江姚灣賑所、蘇州天庫前賑所桃塢同人催捐公啟》,《申報》 1883年11月10日,等等。

        相關章程分別參見謝家福:《齊東日記》,上卷,光緒三年丁丑六月初一日、七月二十六日、七月二十九日、七月朔日、八月二十七日。

        參考文獻:

        [1]熊其英致謝家福函(光緒三年或更早,七月二十八日)[J].歷史檔案,2010(1):3.

        [2]浙滬揚蘇賑晉捐啟[N].申報,1879-07-01.

        [3]浙滬揚蘇同人酌擬晉賑事宜[N].申報,1879-07-23.

        [4]上海陳家木橋電報總局籌辦河南水災賑捐公啟[N].申報,1887-10-13.

        [5]凌淦、熊其英致謝家福函(光緒四年五月十四日)[J].歷史檔案,2010(1):7.

        [6]謝家福.齊東日記(上卷)[M].蘇州市博物館藏件.

        [7]蘇州晉賑匯記[N].申報,1879-08-10.

        [8]上海絲業(yè)會館籌賑公所教弟施善昌函托各埠招商輪船局總辦大善士代募春賑[N].申報,1884-03-14.

        [9]上海陳家木橋電報總局豫賑處事略[N].申報,1887-11-16.

        [10]善士西歸[N].申報,1889-07-29.

        [11]匯錄丁鏡齋善士挽聯(lián)[N].申報,1890-09-13.

        作者簡介:靳環(huán)宇(1975-),男,河南杞縣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聯(lián)絡辦公室深圳培訓調研中心副教授、博士,湖南師范大學慈善與公益發(fā)展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主要從事慈善理論研究。

        成人免费看aa片| 亚洲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 看黄色亚洲看黄色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播放| 日日噜噜噜夜夜狠狠久久蜜桃|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久久久|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幂| 免费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avtt一区| 水蜜桃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千人斩| 免费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黄色av影片| 亚洲一区二区懂色av| 亚洲桃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极品在线内射3p蜜臀|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 深夜福利国产| 少妇又紧又爽丰满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天天燥日日燥|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 久久伊人中文字幕有码久久国产| 亚洲乱码av一区二区蜜桃av| 老熟女富婆激情刺激对白| 少妇私密会所按摩到高潮呻吟| 亚洲日韩∨a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人妻少妇在线系列| 亚洲码无人客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蜜|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欧美| 国产剧情麻豆女教师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日本人妻伦理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