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盡管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遣詞造句水平有所提高,在段落篇章方面卻表現(xiàn)出組織松散、布局零亂等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學生在寫作中段落篇章方面的問題,指出相應措施,旨在提高學生寫作中各段落內(nèi)部的一致性連貫性,使整篇文章統(tǒng)一、流暢、自然。
【關鍵詞】大學英語 寫作策略 段落篇章
1前言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為表達某一思想,并通過一定的連接手段而實現(xiàn)的有機結合,而不是一堆意義互不相干的句子的簡單堆砌。近年來,盡管學生在英語寫作中遣詞造句方面有所提高,但是在段落篇章方面,卻表現(xiàn)出邏輯性較差、缺乏連貫性、結構混亂等問題。因此,如何提高我國英語學習者的段落篇章寫作能力是一個亟需研究的課題。
2問題
2.1 文章組織松散、布局零亂
“中國人漢語寫作時的修辭模式往往不是從主題入手,卻傾向于先圍繞著主題外圍闡述評論,然后再以反復而又發(fā)展的螺旋型形式對某一思想加以展開”。正是受這種思維模式的影響,許多中國學生在寫作文時,或者先寫一些與文主題關系不大的內(nèi)容;或者進入主題之后,展開的內(nèi)容很少,就匆匆結尾。整篇文章內(nèi)容顛三倒四、組織松散、布局零亂。
2.2段落內(nèi)部缺乏一致性和連貫性
在批改學生的作文習作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為了湊字數(shù),重復使用作文要求中給出的單詞或句子;有的學生在行文過程中出現(xiàn)偏題現(xiàn)象;有的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前后連貫性較差,甚至雜亂無章,整個段落、整篇文章就是一堆意義互不相干的句子的簡單堆砌。
2.3段落之間缺乏銜接與過渡
由于對英語篇章模式理論知識的欠缺,很多學生即使在遣詞造句方面不出現(xiàn)明顯的錯誤,但是在篇章結構方面很明顯不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或重復啰嗦,或思路紊亂,或雜亂無章。由于沒能正確使用銜接與連貫等手段,學生的英語作文中缺乏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銜接和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語篇自然缺乏連貫性,文章自然不能緊扣中心思想,論證不合理,層次不突出,邏輯不嚴密。
3對策
3.1了解英漢語篇思維差異
所謂思維方式就是思維的組織形式。要寫好英語文章,就必須明白說英語的人是如何組織其思維的。早在上世紀60年代,西方人Kaplan.R.對英漢段落發(fā)展模式進行過對比研究,他認為英語段落一般“呈線性”,而典型的漢語段落模式為“螺旋型”。(Kaplan.R.1996)也就是說,西方重分析而中方重綜合。英語篇章按直線發(fā)展的特點常表現(xiàn)在語段以表達中心的主題句開頭,接著將這一中心逐一展開,并為后面其他思想的發(fā)展作準備。而東方人寫作時,“總是繞著主題的外圍轉,而從不從主題入手展開討論,”中國學生習慣于這種迂回法。因此,要使得寫出來的文章思路清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首先要很好了解掌握英漢語篇思維方式的差異。
3.2了解英語段落寫作技巧
段落是文章的基礎單位。一般說來,一篇英語文章是由三部分段落構成的,即引言段、主體段和結論段。英語段落的寫作技巧包括:1)通常來說,引言段用觀點法、現(xiàn)象法、引言法來開展;主題段用時間法、空間法、例證法、對比法、因果法等來開展;結論段用號召法、建議法、意義法、結論法等來開展。2)每一個段落要有主題句、推展句和結尾句。主題句不能太泛泛而談也不能太具體,應該包括主題詞組和觀點詞組;推展句是對主題句起著舉例、說明、闡述等作用,應該清晰翔實、條理清楚、句式句型多變;結尾句是對本段進行歸納總結,要與主題相呼應。3)段落中還應注意適時地使用過渡詞及多樣化的句式、連接詞及各種連接手段。這樣,各段落內(nèi)部才能保持一致性和連貫性。
3.3了解英語篇章模式理論
合理的篇章結構對于表達作者的觀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諸多語言學家如R. B. Kaplan(1966)對英語篇章結構和模式進行過研究,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國語言學家Michael Hoey(1983)[3],他從篇章的形式和內(nèi)容結構入手,認為英語篇章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問題解決型。即:情景——問題——反映——結果/評價;2.一般特殊型/直線型。1)概括舉例式:先概括,后舉例證明;2)整體細節(jié)式:先整體概括,后進行細節(jié)討論和闡述。3. 匹配比較型。用來比較兩個事物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因此,我們應該嘗試用英語篇章模式理論指導教學,重視從思維方式深層次對學生進行英漢篇章模式差異對比和訓練,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英語語篇的模式類型、結構特點以及同漢語篇章模式的主要差異,使學生能有意識的用英語的篇章模式擴展段落,謀篇布局,提高英語表達能力。
4結語
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寫作方面不光具備扎實的語言基礎——即語法和句法,還應該擁有出色的寫作知識與能力——即寫作的基本理論和技巧。只有這樣,在以后的實際應用上才能學以致用,寫出的文章才能流暢自然,才能被英語族人接受和認可。
【參考文獻】
[1]穆春玲,王若平.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萬能作文[M]. 北京:航空工業(yè)出版社,1999.
[2]Kaplan R B.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J].Language Learning,1966.
[3]Hoey M. 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 [M]. London: George Allen Unwin,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