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一線教學悟出多媒體教學不能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手段,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如果多媒體教學運用不當,不僅達不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目的,還會產生負面作用,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如何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筆者擬從設立意境、抓住關鍵、結合板書等環(huán)節(jié)作膚淺論述,以達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優(yōu)勢、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之目的。
【關鍵詞】多媒體 語文教學 問題 對策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已成為教改的熱點,它為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局面。以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和資源,為探索和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證。但從目前多數語文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情況來看,還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表現如下:
一、機械的操作,呆板的模式,妨礙了師生情感的交流和互動
語文課的魅力在于教師成功地引導學生去認真朗讀、閱讀、創(chuàng)作,培養(yǎng)語言習慣,激活想象思維,達到教師與學生的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火花碰撞的目的。然而,不當的現代教育媒體的使用導致語文課這一充滿人性的特點蕩然無存,出現教師認真地操作著多媒體,不停地演示著圖片,而忽視了學生存在的現象發(fā)生,教師與學生人性化的互動被多媒體取代,妨礙了師生情感交流與教和學之間這種必然的互動。
二、固有的課件,照搬的圖文,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單一化
可以說,現在的多媒體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內容是教師選定的,使用的素材多數也都是教師自己去搜集的,這使得教師的思維主宰了課堂,致使大部分學生毫無個性展現可言,思維活動當然就被動了。比如說,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時,輕輕一按復讀機,原先準備的朗讀磁帶就發(fā)出優(yōu)美的聲音,聲音的確標準,語速的確恰當,語感也體現了出來,可是這是現成的菜,沒有經過學生的手去泡炒煎煮,教師再怎么樣的去強調學生模仿,學生也品不出那種獨有的“味”來,老師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得惟妙惟肖算是成功了。
三、從一到二,條條框框,本是鮮活的課堂教學流程被僵化了
我們知道,教無定法,學無止境。語文課堂教學具有“生成”的特點,每一節(jié)課的成敗優(yōu)劣,教師是無法預測的,課堂存在著諸多難以確定的因素。我們作為教師,往往會發(fā)現在課前精心打造的教案到了課堂教學流程不自覺的走樣了,這是很正常的,也正因如此,課堂教學有時在教師的靈活處理下卻異常地生動活潑,異彩紛呈??墒?,多媒體課件的程序相對固定,僵化了靈動的本能,處理不好,課堂就像是放電影,教師變成多余的局外人。在我們學校,有位老師在教學《在山的那邊》時,教案設計得很好,課件準備非常充分,從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到哪一個環(huán)節(jié)事先安排得妥妥當當,可到了實際教學時,沒想到請到了一位偏不按老師的意圖讀課文的同學,另找?guī)锥谓處熣J為不重要的句子,這可是急壞了老師,于是,教師便想方設法把這位學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上去,真是手忙腳亂。在評課時,大家都說這位學生找的那幾段其實是非常關鍵的,可作為情感的升華,太可惜了,這樣本可靈動的課堂變得蕩然無存了。
四、以視頻音頻為主,大大弱化了教材原有的本體地位
很多時候,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中,教材文本都由多媒體加以展示,重要的句詞段落都在屏幕上顯示,下面的學生眼睛忙著盯住演示屏幕,自己的思維是跟著屏幕上的內容而變化,有時都跟不上,眼花腦亂心煩躁,甚至下課了,連書角都沒翻動一下。顯然,這樣的課堂,教材已是純屬多余。當然,屏幕上“圖文并茂,聲色俱佳”,但這不是原汁原味,而是加工品。語文是人文性、情感性極強的科目,新課標提倡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只有通過反復地誦讀,細細地把握文本,才可能領略文中的奧妙,體會文章的感情。
那么,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行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整合,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下面就語文的教學過程,談一談筆者的幾點對策。
一、設立意境,體驗感受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教學中為形成好的開端,用多媒體的語音、圖像、影像、文字等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打基礎。多媒體教學在這方面確實起到很好的作用,營造良好的教學開端,有利于學生較快的了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筆者認為,把它當作一個“引子”即可,不可累贅。另外,語文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令人心馳神往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容,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其他的則不宜太濫用多媒體手段教學。
二、重視文本,抓住關鍵
師生互動在語文教學中是很重要的,既增進對課文的理解,又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同時,把握關鍵的東西,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幫助了解文本難點、疑點,對文本的重點、難點知識以特殊的方式、特殊效果來激發(fā)學生的視覺、聽覺,加強學生的聽課效果,當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能不分主次地運用多媒體反教學內容全盤托出,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動眼動耳不動手不動腦,達不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三、結合實際,適當板書
在多媒體教學中,由于屏幕切換速度快,教師無需手寫,所以每節(jié)課教學信息量很大。因此,以往教學中在較少課時數的情況下完成較多的教學內容的困難似乎解決了。但是,教師講解快速,學生往往接受不了。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形象直觀的板書,讓學生在板書中慢慢理解,并能跟上老師的思路。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必要時要把傳統的教學手段與之相互配套使用,互相結合,相輔相成,以彌補各自的不足。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給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物質條件。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只要我們將多媒體技術跟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在透徹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科學地開發(fā)和選擇多媒體課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很好地完成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