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蘆丁作對照,測定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種子中的總黃酮含量,以BHT和維生素C作對照,比較其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結果表明,水杉種子中總黃酮含量為34.7 mg/g,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隨質量濃度升高而增強,達到EC=145.6 μg/mL,低濃度時低于BHT,隨著濃度增高,高于相同質量濃度的BHT,低于維生素C,但在400 μg/mL時,與維生素C持平。水杉種子中黃酮有較高利用價值,作為天然抗氧化劑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種子;總黃酮;抗氧化;自由基
中圖分類號:O657.32;R2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02-0423-02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為裸子植物門杉科水杉屬,是世界珍稀孑遺物種。據(jù)《中國中藥資源志要》[1]記載,其葉、種子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功效,常用于治療癰瘡腫痛,蘚瘡等癥,《名醫(yī)別錄》列為中品,謂煮湯洗,可治臁瘡,《本草綱目拾遺》載杉木油治一切頑癬[2]。水杉中化學成分較為復雜,包括黃酮類、萜類、木脂素、類胡蘿卜素、甾醇等[3]。水杉中的黃酮具有抗心肌肥厚和心律失常的藥理作用[4],其葉中的總黃酮具有抗氧化功能[3],早期研究表明,腫瘤、冠心病和衰老均與自由基引起的膜脂質氧化性損傷有關。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杉葉方面,而對水杉種子的研究較少。本試驗對水杉種子中黃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進行分析,為其進一步的開發(fā)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水杉種子于2011年11月采自信陽農(nóng)業(yè)高等專科學校校園內。
TU-181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購自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蘆丁標準品(批號10080-200707)購自中國藥品生物鑒定所。
1.2 方法
1.2.1 總黃酮的提取 稱取1.0 g水杉種子粉末于25 mL三角瓶中,加60%(V/V,下同)乙醇10 mL,超聲萃取30 min,靜置,冷卻至室溫,過濾,藥渣再加60%乙醇10 mL超聲萃取30 min,過濾,藥渣用60%乙醇5 mL清洗1次,過濾,合并濾液,定容至25 mL,得樣品液。
1.2.2 標準溶液的制備 精確稱取10.30 mg蘆丁,以60%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配成濃度為1.03 mg/mL的標準溶液。
1.2.3 含量測定 分別移取0.2、0.4、0.6、0.8、1.0和1.2 mL蘆丁對照品溶液于25 mL容量瓶中,加 60%乙醇4 mL,搖勻,靜置6 min,加5%(m/V,下同)NaNO2 0.4 mL,搖勻,靜置6 min, 加10% Al(NO3)3 0.4 mL, 搖勻,靜置6 min,再加入4% NaOH 4 mL,搖勻,用60%乙醇定容到刻度,放置15 min。同時作空白對照,分別在510 nm處測定吸光度,以對照品濃度C(mg/mL)為橫坐標、吸光度A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A=0.079 5C-0.001 6,R2=0.996 8
1.2.4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DPPH)是一種穩(wěn)定的自由基,在517 nm處有一強吸收峰,DPPH自由基與自由基清除劑的電子配對后吸收峰逐漸消失,并與其接受的電子數(shù)成定量關系,可用分光光度法對其抗氧化性進行定量分析[5,6],用二丁基羥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和維生素C作對照。分別吸取樣品液2.0 mL,加入DPPH溶液 (0.2 μg/mL)2.0 mL,搖勻、靜置30 min,以溶劑(70%乙醇)為空白,測定試液在517 nm處吸光度D1;同時測定樣品液2.0 mL與70%乙醇2.0 mL的混合液在517 nm處吸光度D2;再測定DPPH溶液2.0 mL與70%乙醇2.0 mL的混合液在517 nm的吸光度D0。每組測定3次,按下式計算樣品的清除率:清除率=[1-(D1-D2)]/D0×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總黃酮含量
精確吸取樣品提取液0.01 mL于5 mL容量瓶中,定容后,測得吸收度,重復3次,計算總黃酮含量(以蘆丁計)為34.7 mg/g。
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由圖2可知,水杉種子總黃酮提取液清除DPPH的能力隨其濃度升高而增強。總黃酮濃度低于100 μg/mL時,低于BHT的清除能力,隨著濃度增高,其清除能力高于同水平的BHT,而低于維生素C,當濃度為400 μg/mL時,其清除能力與維生素C相當,且該結果與文獻報道[6,7]基本一致。水杉種子總黃酮清除能力EC=145.6 μg/mL與BHT清除能力EC=149.2 μg/mL接近。
3 討論
本試驗測定的水杉種子總黃酮含量為34.7 mg/g,高于水杉葉的總黃酮含量[3,8],因此水杉種子中總黃酮的利用價值高于水杉葉。水杉種子中的總黃酮比BHT抗氧化能力稍強,與維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相當,而大量的油溶性抗氧化劑如BHT不僅可導致動物肝臟腫大,還會增加微粒體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負作用[9],因此水杉種子總黃酮作為天然抗氧化劑具有良好的開發(fā)和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中國藥材公司.中國中藥資源志要[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2] 姜明凱,厲建燕,孟昭禮,等.水杉葉甲醇提取物的農(nóng)用抑菌活性研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7(10):55-56.
[3] 翁德寶,臧 蓉,閻白洋.水杉落葉中黃酮類化合物的測定與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5,24(4):46-62.
[4] 劉維莞,楊曉茹,屠治本,等.水杉總黃酮抗實驗性心肌肥厚及抑制心室C-Fos蛋白表達的作用[J].中草藥,2001,32(4):329-332.
[5] 胡喜蘭,韓照樣,陶 瑩,等.DPPH·法測定17種植物抗氧化活性[J]. 食品科技,2006,31(10):264-268.
[6] 魯曉翔,唐津忠.紫背天葵中總黃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4):145-148.
[7] 羅開梅,黃軼群,曹 芳,等.萵苣總黃酮抗氧化活性研究[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9(6):507-509.
[8] 王 暐,王有為.不同季節(jié)水杉葉總黃酮含量變化的研究[J].武漢植物學研究,2003,21(5):449-451.
[9] 朱宇旌,張 勇,王純剛,等.紅三葉黃酮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科技,2006,31(4):70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