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文課很特別,一上課,盧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三個大字:畫爸爸。大家一看,全都傻了眼,開始在下面議論紛紛。有的說:“我沒帶圖畫本呀!”有的說:“我畫畫畫得不好。”還有的說:“這個題目可真難寫,換一個行嗎?”就連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我也覺得大腦一片空白,手足無措。爸爸究竟該怎么畫呢?
老師看著同學們千奇百怪的表情,笑瞇瞇地說:“各位同學,開完家長會后,我發(fā)現(xiàn)爸爸對你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你們有沒有想對爸爸提出一些要求呢?”“有!”“今天我們就來塑造一個自己心目中的好爸爸吧!”
聽完盧老師這番話,教室里沸騰起來,頓時炸開了鍋?!氨R老師,有沒有什么提示呀?”大家紛紛問道。
“不,一百個人都能標榜出一百零一種特色,相信每個人心里也都有不同的想法。開始寫吧!”盧老師最終還是拒絕提供思路。
老師命令一下,大家只好乖乖聽從。到底該怎么寫呢?我從來都沒有這種無從下筆的感覺,但又不能不寫,還是先列個提綱比較好。不過煩心事又來了,我可沒列過提綱呀!怎么辦呢?我始終還是不知道該怎樣“畫”爸爸。
有了!受一篇文章的啟發(fā),我決定先列出希望爸爸改進的地方,用加號串起來,這樣我就有素材了。我越寫越多,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再看看同學們,有的在咬筆頭,愁眉苦臉的;有的嘴里念念有詞:“難哪!難哪!”還有的索性丟下筆,津津有味地玩起文具做的玩具。更多的同學是在抓耳撓腮,絞盡腦汁地想,原來大家也都沒有頭緒??!
老師看到我們這樣沒有狀態(tài),沒有思路,只好先讓我們下課。老師走后,同桌一把把我的本子抓過去,大聲念起來:“1. 不要在打電話的時候口吃+2. 不要瘋瘋癲癲+3. 不口臭+4. 不要整天玩游戲+5. 不腳臭+6. 不爽約+7. 不睡懶覺(不晚起床)+8. 達到正常視力+9. 不經(jīng)常喝酒+10. 不要對我期望太高+11. 不要老跟我搶電腦+12. 不要在給我講題時沒有耐心+13. 不要動不動就罵我+14. 不要把面條煮得太干+15. 不要總在蛋花湯里放醬油+16. 不要總把車開得太快+17. 不要吹牛+18. 做事不要慢吞吞+19. 不要總和媽媽聯(lián)起手來對付我=一個好爸爸?!苯淌依镄β曇黄?,我也跟著笑得東倒西歪。
第二節(jié)課上課后,盧老師修改了作文題目,并神秘地一笑后擦掉了“失敗”兩個字。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題目竟然變成了“一節(jié)成功的作文課”!
是??!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一篇作文,這難道不是一節(jié)成功的作文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