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中國有多少爸爸媽媽說過這樣的話:“這輩子啊,都撲在你們身上了,全是為你們而活?!狈凑衣牭降貌簧佟?。于說者,這句話大概都并不是有意要展露傷懷的情緒,但聽者卻忍不住生出悲愴欲淚下的感喟,這個你們當然指的是被含辛茹苦的兒女子孫。所以大概也是為了緩和這種不太符合天倫之樂喜慶的悲傷氣氛,末了,爸爸媽媽總還是會再加上一句:“你們好了,我也就好了。”回到一種功德圓滿的溫情歡喜。
對于前面一句,因為我活了21年還一直當?shù)氖亲优?,所以即使敢冒被人神共噴的天下之大不韙說我不太贊同這句話,但還是只能扭扭捏捏地承認,說者豪邁親者受,我的確不能如父母一樣地去感受“全是為你們而活”到底是怎樣感覺,怎樣心酸,又怎樣甘愿,怎樣驕傲。
只是知道很大程度上是事實,從小到大,在學(xué)校,在街上,在親朋好友里常常看到那種場面,全家老小圍著一個孩子團團轉(zhuǎn),甚至不惜辭了工作丟了行當一心為孩子拼未來的父親母親也很多。愛是以傾盆如雨的氣勢倒下來,大可用“一有子女深似海,從此自己是路人”來形容,至于子女能不能承受則又是另一回事了。
是當了這么多年的子女,其實我每次聽到這句話都會有一種惶惑不安的罪惡感。畢竟人生只有一次,用學(xué)術(shù)一點的話說是,最好能自我價值實現(xiàn),用家常一點的話說是,悲歡離合,酸甜苦辣,這輩子也活出了自己的味兒,方不枉來此人世一遭。但就因為有了我們,父母從此重心盡移,仿佛只用安身,不再立命也可了,愛恨也罷,追求也罷,夢想也罷,承當也罷,只要兒女小有所得,什么都不惜放棄,于是我們活脫脫成了謀殺父母生活權(quán)的劊子手。
而且中國的父母即使愛到這般狂風(fēng)暴雨,自己悲涼起來還是溫溫吞吞的,不仔細還體會不出,就像《桃姐》里面的桃姐,得了那么點溫情便幸福得了不得了,其實她完全應(yīng)該得到更多。
再后來更仔細琢磨這個問題,又覺得父母是真苦,但孩子其實也挺苦的,說不定還更苦,因為有苦說不出。面上受盡的是萬般寵愛,為王為主,實際上擔當?shù)姆置魇遣还獠实膭儕Z別人為自己而活的生命權(quán),等到長大,看著父母年華盡逝卻從未為自己而活過,光是自責(zé)內(nèi)疚的折磨就足以羞對人生了。
不過話轉(zhuǎn)一鋒,中國的父母之所以特別偉大,永遠都不會忍心子女忍受良心的折磨,哪怕自己拿了惟一一次生命的機會在完完全全為兒女奉獻。所以感喟一番蠟炬成灰后總能巧妙地為子女打圓場說“你們好了,我也就好了?!惫湃税堰@個解釋為父憑子貴,現(xiàn)代肥皂劇里闡釋是父母用兒女的幸福來為自己的利益加碼,但其實都是污蔑瞎扯。以我在水生火熱的生活里只是小滾小爬的有限經(jīng)驗來看,父母們絕不至于如此功利,他們的真實意圖其實是在為子女的忘恩負義打圓場。
各種文學(xué)紀實或非紀實賺淚劇里不老有這種描寫嗎,或者悲赴輝煌前程,留父母空守老房子,或者光榮啃老,繼續(xù)豐富滋潤已經(jīng)老去的天真青春,或者拿著父母賣血賣命的錢含淚苦讀n長載,反正就是好像各種精神層面物質(zhì)層面形式層面不愛父母如己的人都有,但這種不愛卻并不受指責(zé),還往往因為有了“子女的好便是父母最大的好”這面大旗,一下子就能搖身一變就成為愛卻不能的深沉悲劇,是英雄人物。
而且中國的父母們也樂于宣傳這一點,讓你以為他們真是這樣想的。但常常有一些老人,一輩子看著兒孫幸福便笑容燦爛,為兒女面子舍身孤苦,為兒女事業(yè)含辱負重,甚至為兒女的無理要求退讓犧牲,都是甘心情愿,卻會在深深的夜里,兒女熱鬧過后,幸福睡去的時候發(fā)一個怔怔的愣,用輕得不能再輕的聲音嘆一聲“這輩子啊,竟然就這么過了,還沒有哪一天是自己的?!?/p>
所以,中國的父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