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項誼(1982-),女,長江師范學院教師,四川外語學院在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國家社會與文化。
摘 要:《老爸老媽的浪漫史》是一部備受歡迎的美國情境喜劇。該喜劇體現(xiàn)了五個在紐約生活的年輕在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劇中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折射出來美國人的個人主義價值觀。本文分析了美國人的生活和事業(yè)兩個大方面,由此闡明我們必須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美國的個人主義。
關鍵詞:個人主義 平等 自由 自立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1-0000-01
一、自由平等在日常生活的體現(xiàn)
友情在美國人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國的很多電視電影都是圍繞友情展開情節(jié)。在該劇中五個朋友的工作各不相同,收入也有高有低。但他們從來不用金錢作為衡量友誼的標準,也不以宗教文化的不同來選擇朋友,平等的關系可以說是他們友誼的重要組成。例如五個人中,盡管羅賓來自加拿大,與其余四位朋友的文化背景大不相同,但仍然是他們不可缺少的朋友之一。其中的巴尼從小在缺乏父愛的家庭中長大,喜歡不停的換女友,可以說他的生活方式與其他幾位大不相同。雖然四位朋友有時不能夠理解巴尼的做法,也時常被巴尼惡作劇,他們卻從未試圖改變巴尼,而是尊重他自己的選擇,當他無助時給予幫助和慰藉。可以說美國人朋友間的相處是把平等放在第一位的,美國人很少去改變別人的想法而是尊重朋友的決定,即便是他們自己并不贊同的決定。
美國人非常尊重個人的自由選擇,沒有“父母之命,媒說之言”這種觀點,而這一點與美國的個人主義價值觀是非常契合的。強調個性自由和自我選擇是個人主義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選擇戀人時,美國人考慮的往往是個人的快樂和幸福,而很少會去考慮家庭背景、工作和學歷等所謂的個人條件,他們考慮的更多是雙方的性格和興趣愛好等。結婚后當他們發(fā)現(xiàn)雙方?jīng)]有感情不會因為考慮孩子而勉強過下去,而會選擇分手,因為他們認為個體的幸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們不會犧牲自己的幸福換取別人的快樂。這并不是是利己主義的表現(xiàn),這只是美國人生活的原則。每個人都是是平等的個體,這也就是個人主義的一種體現(xiàn),強調個體的平等自由和自我選擇。劇中人物的婚姻觀是各不相同的,馬修和莉莉是對從大學就開始戀愛的情侶,他們彼此離不開對方,對婚姻忠誠。最為馬修戀愛長跑的見證人,泰德期待能得到像馬修和莉莉那樣的幸福婚姻,但在尋找的路途中他也不放棄自我,比如說當他發(fā)現(xiàn)與羅賓的婚姻觀不同時,他選擇的不是改變羅賓的想法,而是分手。因為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美國人相信人們無法去改變比爾的選擇。巴尼的婚姻觀和他們則是大相徑庭,他女友無數(shù),甚至有些連名字都記不清楚,他害怕穩(wěn)定的愛情,更不要說婚姻了。羅賓是跟不婚主義者,對婚姻有著一種恐懼。
美國人平等、獨立和寬容的婚戀觀就源于個人主義價值,因為它體現(xiàn)了追求自由,追求個性以及和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的精神。 在劇中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追求愛情,雖然每個人的婚姻觀各不相同,但他們并未試圖去改變自己的朋友,而是想法去幫助朋友。巴尼喜歡一夜情,莉莉和馬修的愛情觀和他截然不同,但他們從來沒有對他進行說教或是想改變他的想法。
二、事業(yè)中的奮斗與追求
個人的奮斗和堅持是個人主義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人相信自己是與眾不同的,美國人都有無限的潛力,只要不斷進取,就能獲取成功。
劇中五個好朋友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在各自的事業(yè)中取得了成功。最值得一提的是羅賓·什貝斯基。她來自加拿大的羅賓獨立而又理性,為追求理想來到美國。作為一個垃圾時段的新聞主播,她報道的盡是一些瑣碎的小新聞。盡管如此,她從來沒改變自己的夢想。為了夢想她到日本播過新聞;為了夢想,她曾播過深夜兩點的直播新聞。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她進入了一家大型的新聞機構,為了當上女主播,她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承受前同事的嘲笑。雖然如此,但她從未放棄過。馬修對事業(yè)也很執(zhí)著,當所有的朋友包括自己的女朋友都工作時,他還在苦苦的讀著他的法律碩士,不為了賺大錢,只為了兒時那個保護環(huán)境的夢想。劇中的莉莉,最讓人感動的就是她深情地望著馬修說:“我不需要你賺很多的錢,我們要堅持自己的夢想。”莉莉雖然是個幼兒園教師,但她也擁有個偉大的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名藝術家。在于馬修訂婚后,她開始思考起自己的夢想來,有很多她計劃的事情她沒有完成。為了到華盛頓學習繪畫,她放棄了與馬修的婚姻。雖然經(jīng)歷過很多之后她發(fā)現(xiàn)她自己的藝術才華還不能使她成為名藝術家,于是她暫時放下自己的夢想,回歸以前的工作,但是她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繪畫的追求,仍然堅持繪畫。泰德·莫斯比堅持自己的夢想,從工程師到大學教授,泰德·莫斯花了很多時間定位。作為建筑工程師時,他堅持自己的觀點,并不惜為此與自己的上司作對。做為教授的第一次,注定讓泰德別樣尷尬,但他也不懈的調整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喜愛的教師。
結語
個人主義正如許多其他的社會價值觀一樣,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在美國歷史中,個人主義對美國的民族個性的形成以及它的經(jīng)濟和政治發(fā)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個人主義使美國人擁有享受生活的機會并確保了其民族的成功。但是我們不能盲目跟從,因為我們的文化和歷史與美國有很大的差別。對個人主義價值觀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我們需要分析美國各個時期不同文化來分析美國的個人主義在不同時期的方方面面?,F(xiàn)在美國的電視劇電影為我們提供了不少研究美國文化和社會價值觀的素材,借此我們可以從美國人生活的細節(jié)來體會美國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Gregory,S.Jay,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 Cultural Wars.Cornell University Press,.Ithaca,N.Y.1997.
[2] (日)端木義萬.美國社會文化透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 顧寧.美國文化與現(xiàn)代化[M].沈陽:遼海出版社,2000.
[4] 王鵬飛. 美國歷史文化讀本[M].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 .
[5] 王錦瑭編著.美國社會文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
[6] 王恩銘.美國文化與社會[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7] 朱永濤.美國價值觀——一個中國學者的探討[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