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屠隆是晚明頗具代表性的士人,在明代文學史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其個性狷直狂放,交游也較為駁雜。本文主要以屠隆與王世貞的交游進行簡要梳理。
關(guān)鍵詞:屠?。会笨穹?/p>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0000-01
屠?。?543—1605),字長卿、緯真,號溟滓子、冥寥子、一衲道人,晚號鴻苞居士,浙江鄞縣(今浙江寧波)人。萬歷五年進士,出任潁上縣令,次年調(diào)任青浦縣令,為政期間“時招名士飲酒賦詩,游九峰、三泖,以仙令自許,然于吏事不廢,士民皆愛戴之?!薄Hf歷十一年因治行突出升為禮部儀制司主事,萬歷十二年屠隆因人誣陷而被罷官歸鄉(xiāng)。后屠隆“邀游吳越問,尋山訪道,嘯傲賦詩”,耽言學道,詩酒風流,萬歷三十三年屠隆因病去逝。
屠隆的一生交友廣泛,與達官顯貴、文人墨客、山人道士佛僧均有過往來。吳新苗在《屠隆研究》的著述中考證屠隆約與八十余位文人有過詩文往來,在《白榆集》中屠隆有尺牘寄之的約有六十人。這些人包括屠隆家鄉(xiāng)的文人,甬上詩文社中的社友,戲曲家和復(fù)古派文人,其中不乏像王世貞和汪道昆這樣的復(fù)古派文學領(lǐng)袖,他們暢談文學、玄理,記錄一些日常和生活感想,內(nèi)容廣泛駁雜。從他們的交游中,可以看出屠隆的心態(tài)變化。其中,屠隆與王世貞結(jié)識之后,王世貞甚為賞識屠隆的文學才華,將其與趙用賢、魏中允、李維楨和胡應(yīng)麟列為末五子。但兩人的關(guān)系的頗為微妙,從萬歷六年結(jié)識到萬歷十八年王世貞去世,十二年間兩人經(jīng)歷了初識到關(guān)系較為緊密再到疏離三個階段,各個階段屠隆的心態(tài)也有所變化。
一、初識階段
萬歷年間,王世貞作為復(fù)古派文學領(lǐng)袖聲名顯赫,文壇的影響甚大,據(jù)《列朝詩集小傳》之《沈記室明臣》條:“萬歷間,……王元美繼二李之后,狎主詞盟,引同調(diào)、抑異己,謝茂榛故社中老宿,有違言于歷下,則合縱以摒之,用以立饉示威。海內(nèi)詞人有不入其門墻,不奉其壇墠者,其能自立者亦鮮矣?!碧煜挛娜耸孔颖甲咂溟T下的眾多。當時屠隆為任潁上,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儒生又剛踏入仕途,屠隆仰慕其文名,于萬歷六年十一月寫信自通于王世貞:“隆發(fā)未燥,即知有吳會王元美先生。蹉跎三十年,犬馬之齒長矣,日手大篇,耳榮名,蘿寐玄圃,終屬隔塵,言念喆人,臨風悵結(jié)?!毖哉Z之間充滿渴慕,期望與之會面。該書洋洋灑灑累千言,屠隆縱談自己的文學旨趣,并極言對王世貞的文學造詣的推崇:“每讀古人文章,則弛神往喆,恨不得與此人同時。過其故里,經(jīng)其墳?zāi)?,考其陳跡,或故物從古人之遺,或片語出人間之秘,輒展然大喜……世無先生,何羨異代?世有先生,又何羨異代?……先生何所不有也!有于鱗,有獻吉,又兼有往哲,而自又有元美。廣大變化,斯其所以極玄也。讀《藝苑卮言》,辯博哉如涉太湖云夢焉;讀《弇州集》,魁瑰鉅麗,和暢雄俊哉如泛大海焉?!眹@服王世貞文學的廣博兼收并蓄。王世貞給屠隆回信:“啟椷讀之,累數(shù)千言,舌為燥而不忍已,且畏其盡也。雕龍繪辭……詩語秀逸,有天造之致,的然大歷以前人;文尤瑰奇,橫逸諸子兩都而持論破窺勝之?!睂χ澴u有加。
結(jié)識之初,屠隆和王世貞的交往只是一般的文人交往,兩人尺牘多以探討文學為主。自通王世貞之后,王欣賞其文學才華將屠隆列為“末五子”之一,以王世貞的聲望又經(jīng)其揄揚,屠隆的聲名也更為廣大。
二、關(guān)系緊密階段
隨著交往的加深,兩人的尺牘來往逐漸頻繁,尺牘內(nèi)容不只是局限于探討文學,還包括交流個人的人生際遇、內(nèi)心的惶惑和對佛道的探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屠隆這一時期的心態(tài)。這一階段屠隆致書王世貞的尺牘大多收于《白榆集》,共有十二篇,王世貞對之也多有回應(yīng)。
萬歷六年,王世貞因與張居正不和被彈劾,官場上的失意令王世貞有些心灰意冷稱“無意人世”,之后他便稱病回鄉(xiāng),后與同樣退隱在家的王錫爵一同拜王燾貞為師學道。屠隆此時為任青浦,與王世貞所在婁東相距不遠,于是兩人走動較為頻繁。后經(jīng)王世貞的引薦,屠隆也拜曇陽子學道,與王世貞同為道友。兩人經(jīng)?;ハ嘀聲涣餮械佬牡?。
屠隆當時身為青浦令,政務(wù)繁雜、吏事的艱辛常常令其產(chǎn)生功名難取的感慨,官場上的失意等諸多感受他以尺牘寄予王世貞,訴說他對閑云野鶴般自由灑脫的生活的向往;修道中的障礙,“名障欲根”的難以消除,屠隆時時心緒難平,他亦對王世貞真心交付,王世貞也對其進行寬慰和鞭策警惕。
三、疏離階段
萬歷十二年(1584)刑部新任主事俞顯卿因宿怨,誣屠隆與西寧侯宋世恩縱淫,盡管上查并無“淫縱”之事,最終屠隆還是以“詩酒疏狂”和任職青浦時“放浪廢職”的罪名被罷官。罷官后,屠隆忿忿不平,與友人解釋冤誣之事,朋友也紛紛表達對其的支持與勸慰。而屠隆被罷官,讓王世貞對他又憐又恨,愛惜其才華,一句“相如勝井丹”對其罷官之事的評價又表達了對屠隆生活作風頗為不滿。王世貞對之“相如勝井丹”的評價屠隆始終耿耿于懷。屠隆家貧,罷官后處境更是困窘,常常靠朋友接濟。王世貞也奉金助之,王世貞后致書三封、一詩予屠隆,當時屠隆無一字奉報。之后兩人書信往來,屠隆亦不時提及“相如勝井丹”之語,王世貞也對之作出解釋。罷官后,屠隆益耽于佛道,兩人尺牘的內(nèi)容也大多圍繞這一主題,不復(fù)當年的知心。
四、結(jié)語:
屠隆是一生追求個性自由,缺少黨羽式的朋友。罷官后的他心緒一直難以平復(fù),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儒家知識分子,修身治國的理想被終結(jié)了,他更加的憤世嫉俗?;氐郊亦l(xiāng)之后他愈加詩酒放曠,沉迷于研習佛道,以期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中找到平衡點,實踐自適的人生哲學。
參考文獻:
[1] 屠隆《由拳集》《續(xù)修四庫全書》本
[2]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M].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吳新苗.屠隆研究.[M].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