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流行語既是一種詞匯現(xiàn)象,也是反映某時期社會文化的符號。它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受到社會廣泛認同和關注,適應時代并具有強烈感化意味。本文以流行語“正能量”一詞為切入點,分析其反映出的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觀、道德觀、精神觀以及價值觀,以此來看傳統(tǒng)文化的復蘇與流行。
關鍵詞:流行語 正能量 傳統(tǒng)文化 復蘇 流行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1-0000-01
“正能量”在《咬文嚼字》編輯部發(fā)布的“2012年十大流行語”中位居榜首,毫無疑問地成為2012年中國人最喜愛的詞匯之一,使用者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然而“正能量”背后所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的觀念以及它所反映出的傳統(tǒng)文化的復蘇與流行趨勢卻沒引起人們的重視,這正是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希望以此引起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
一、流行語“正能量”
“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罢芰俊北臼俏锢韺W名詞,以真空能量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質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質為負?;艚稹稌r間簡史》中就用過:“宇宙中的物質是由正能量組成的?!薄罢芰俊钡牧餍性从谟睦韺W家理查德·懷斯曼的專著《Rip it up》(中文譯名《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fā)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xiàn)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當下,人們?yōu)樗蟹e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簽。
二、“正能量”反映出的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觀
“正”本是一種空間位置,一種狀態(tài)。在中國人的審美觀念中,“正”是一種空間美,符合中國人的欣賞習慣。而流行語“正能量”則剛好符合中國人以“正”為美的審美觀念。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長輩都傾向于要求晚輩“坐有坐相”:在學校,老師要求小學生坐“端正”;在正式場合中,中國人大多采取“正襟危坐”的姿態(tài);在中國家庭中,父母也會教育小孩“坐正”。這些都是我們習見的審美行為規(guī)范,是“正”由審美意識上的標準演變?yōu)樾袨橐?guī)范中的準則。在這里,流行語“正能量”所包含的積極美好的意義,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正”為美的審美觀?!罢睆男袨橐?guī)范發(fā)展為美好的抽象概念,在儒家的經(jīng)典《論語》中就多次從不同角度提到過與“正能量”相符合的美好積極的“正”。
例如:
子曰:“君子……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保ā秾W而》)
子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能不正?”(《顏淵》)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保ā蹲勇贰罚?/p>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保ā蹲勇贰罚?/p>
子曰:“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
以上這些具有積極意義的行為規(guī)范的“正”與“正能量”中所蘊含的美好積極的意義可以說是如出一轍,這也表明“正能量”繼承了傳統(tǒng)文化美好積極的追求。
除此之外,在以“正”為美的審美觀的支配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由語素“正”構成的詞中有大量的褒義詞,例如:正直、正當、正軌、正氣、正道、正統(tǒng)、公正、改正﹑糾正﹑端正﹑斧正﹑雅正……而我們的祖先也是非常有智慧的,不“正”便是“歪”,由語素“歪”構成的詞則大多都是貶義的,例如:歪風、歪曲、歪理、歪門邪道、歪歪扭扭……然而,當“正”與“歪”同時出現(xiàn)在語句中時,就更能顯示出其相反的褒貶傾向來,例如:身正不怕影子歪;歪嘴和尚念不出正經(jīng)。
三、“正能量”反映出的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觀
“勤儉廉正”作為中華民族十大傳統(tǒng)美德之一,其中的“廉正”體現(xiàn)了中國人廉明正直的傳統(tǒng)道德觀念,而“正能量”中所體現(xiàn)的健康積極的意義就是其最好的傳遞。在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觀念中,“正”體現(xiàn)在品格上是“正直”,表現(xiàn)在待人上是“公正”,作為境界又有所謂的“正氣”。正人必先“正己”、“正心”,是為根本?!罢奔仁亲裱x和道德,因而又與“誠”、“中”等德目想通?!按髮W之道”就是把“正心”作為重要的條目。中國人從古到今對于那些為民請命、舍生求仁的人都十分尊敬與崇拜。而流行語“正能量”所傳遞的道德觀念與“2012年十大流行語”中的“最美”和“贊”在實質上其實是一樣的,都是一種對積極美好,高尚的,催人向善的傳統(tǒng)道德觀念的繼承與發(fā)揚,從這點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正能量”的流行其實也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的復蘇與流行。
四、“正能量”反映出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觀
“剛健有為”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國人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的最集中的理論概括和價值提煉?!兑讉鳌分姓f“剛健中正,純粹精也?!逼渲?,把剛健當做一種最重要的品質,同時又要求剛健而中正,即不妄行,不走極端,能夠堅持原則,以“中正”的態(tài)度來立身行事。而流行語“正能量”所傳承的美好積極的,自強不息的思想,與傳統(tǒng)文化所提倡的剛健自強,積極有為的精神觀念其實是共通的,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觀念深入人心,為全社會所認同與接受,對人們產(chǎn)生強烈的激勵作用。從“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到“最美戰(zhàn)士”高鐵成、“最美女法官”后莉……層出不窮的“最美”背后,我們感受到一股感動人心,催人積極向善的“正能量”,這股力量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從古到今所流傳繼承下來的,塑造了中國博大精深,寬厚務實的精神面貌,將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復蘇與流行注入新鮮的血液與力量。
五、“正能量”反映出的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觀
“義以為上”是中國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雖然也有它不可避免的消極作用,但僅從其積極作用來看,它所提倡的價值觀念對于社會的和諧有促進作用。流行語“正能量”的所蘊含的價值觀念,在某種意義上,與傳統(tǒng)文化所推崇“義以為上”的價值觀念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它們都傾向于突出“義”的普遍制約,反對惟利是求,這對于避免利益沖突的激化,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從一系列的“最美”稱號,“學雷鋒”,“托舉哥”的背后,我們看到了“正能量”
所體現(xiàn)出的傳統(tǒng)文化所注重的積極向上,真善美的價值觀,作為中國人,我們應當傳承傳統(tǒng)文化遺留下來的積極的價值觀念,讓這股“正能量”與傳統(tǒng)文化融為一體,成為經(jīng)典,而不只是流行一時的流行語。
結語
通過分析流行語“正能量”一詞所反映出的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觀、道德觀、精神觀以及價值觀,我們可以大致看到傳統(tǒng)文化的復蘇與流行,而傳統(tǒng)文化也漸漸演變?yōu)楫敶袊奈幕J剑M@股富含傳統(tǒng)文化的“正能量”能牢牢扎根于我們的民族與人民之中,塑造成為我們民族特有的精神和文化。
參考文獻:
[1] 倉理新,劉仲翔,奐平清.流行語折射的流行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
[2] 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 孫麗萍.“正能量”為何當選年度最熱詞?―《咬文嚼字》發(fā)布2012年十大流行語調查.[J]新華網(wǎng),2012.12.30
[4] 金池.《論語》新譯[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