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應用時域有限差分法分析微帶間隙和寬度躍變兩種不連續(xù)性,準確地給出了它們的散射參數(shù),并與商用軟件IE3D的計算結(jié)果做了對比,兩者的計算結(jié)果基本一致。
【關(guān)鍵詞】時域有限差分法;微帶間隙;微帶寬度躍變
【Abstract】Microstrip gap and microstrip step-in-width is analyzed using FDTD in this article, and S-parameter is obtained. It is almost the same to the result of calculation using IE3D.
【Key words】FDTD;Microstrip gap;Microstrip step-in-width
0 引言
在微波電路中,通常會遇到微帶傳輸線的不連續(xù)性。這些不連續(xù)性的出現(xiàn),都給電路設計帶來新的課題。因為不連續(xù)性對電路帶來的負面影響或利用不連續(xù)性的影響提高電路的性能等,而成為電路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因素。
本文主要研究微帶間隙和寬度躍變兩種不連續(xù)性。對于微帶線間隙和寬度躍變,已經(jīng)有很多文獻研究,如文獻[1][2]。根據(jù)靜態(tài)分析法和全波分析法得到的結(jié)果通過曲線擬合表示成解析形式,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在微帶電路設計中[3-5]。但這些經(jīng)驗公式多用在頻率較低的情況下,頻率較高時誤差就比較大甚至不適用。因此,本文選用FDTD法分析微帶間隙和寬度躍變,通過一次計算就可給出豐富的寬頻帶信息[6]。
1 基本原理、公式
時域有限差分法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直接將時域Maxwell方程組的兩個旋度方程中關(guān)于空間變量和時間變量的偏導數(shù)用差商近似,從而轉(zhuǎn)換為離散網(wǎng)格點上的時域有限差分方程。
在各向同性,無耗條件下的麥克斯韋方程為[7]:
■=■■×H
■=-■■×E (1)
常規(guī)區(qū)域x、y、z方向的Maxwell方程變?yōu)椋?/p>
?滋■=-(■-■) ?著■=■-■
?滋■=-(■-■) ?著■=■-■ (2)
?滋■=-(■-■) ?著■=■-■
PML區(qū)域,Maxwell方程修正為:
?滋■+?滓■H■=-■ ?著■+?滓■E■=■
?滋■+?滓■H■=■ ?著■+?滓■E■=-■
?滋■+?滓■H■=-■ ?著■+?滓■E■=■(3)
?滋■+?滓■H■=■ ?著■+?滓■E■=-■
?滋■+?滓■H■=-■ ?著■+?滓■E■=■
?滋■+?滓■H■=■ ?著■+?滓■E■=-■
圖1 FDTD離散中的Yee元胞
采用圖1所示的Yee的離散網(wǎng)格,利用二階精度的中心差分近似把方程(2)和(3)中的公式轉(zhuǎn)換為差分形式,就得到TD-FD法迭代公式,然后編程進行分析計算。
2 分析計算
本文采用厚度為0.5mm,介電常數(shù)為3.2的介質(zhì)基片。取步長為?駐x=?駐y=0.05mm,?駐z=0.1mm進行分析計算。
2.1 微帶間隙
微帶間隙如圖2,微帶寬度為1.2mm,微帶間隙為0.1mm,間隙兩邊的微帶長為4mm。
圖2 微帶間隙
微帶間隙從DC到200GHz的FDTD計算結(jié)果如下圖3所示,是由FDTD一次計算得出的結(jié)果,其優(yōu)點顯而易見,通過一次計算就可以給出豐富的寬頻帶信息。下圖4是微帶間隙的FDTD計算結(jié)果和IE3D計算結(jié)果的對比,兩者的計算結(jié)果基本一致,在此只對比了從DC到20GHz。
圖3 微帶間隙的FDTD計算結(jié)果
圖4 微帶間隙的FDTD與IE3D計算結(jié)果
2.2 微帶寬度躍變
寬度躍變?nèi)鐖D5,微帶寬度為1.2mm,微帶寬度躍變部分的長度為1mm,寬度躍變部分的寬度為3mm,寬度躍變兩邊的微帶長度都為4mm。
圖5 微帶寬度躍變
微帶寬度躍變從DC到200GHz的FDTD計算結(jié)果如下圖6所示,也是是由FDTD一次計算得出的結(jié)果。下圖7是微帶寬度躍變的FDTD計算結(jié)果和IE3D計算結(jié)果的對比,兩者的計算結(jié)果基本一致,在此也只對比了從DC到20GHz。
圖6 微帶寬度躍變的FDTD計算結(jié)果
圖7 微帶寬度躍變的FDTD與IE3D計算結(jié)果
4 結(jié)論
由本文可以看到,F(xiàn)DTD方法是解決微帶不連續(xù)性的一有效工具。通過一次的FDTD計算可以獲得豐富的寬頻帶信息。顯示出它在解決微帶不連續(xù)性問題,建立微帶不連續(xù)性電路模型的諸多優(yōu)越性。
【參考文獻】
[1]XiaoLEI ZHANG AND KENNETH K.MER ,“Time-Domain Finite Difference Approach 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Frequency-Dependent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trip Discontinuities”[J].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VOL.36.NO.12.DECEMBER 1988.
[2]Yaowu Liu,Senior Member,IEEE,Jingsong Hong,and Kenneth K.Mei,”Analysis of a Double Step Microstrip Discontinuity Using Generalized Transmission Line Equations”[C]//IEEE TRANSACTIONS ON ADVANCED PACKAGING,VOL.26,NO.4,NOVEMBER 2003.
[3]K.C.Gupta et al.,Microstrip Lines and Slotlines,Dedham[M],MA:Artech House,1979.
[4]M.Kirschning et al.,electron.lett[M].,Vol.17,1981:123-125
[5]顧其征.微波集成電路設計[OL].
[6]王長清.現(xiàn)代計算電磁學基礎(chǔ)[M].北京大學出版社.
[7]葛德彪,閆玉波.電磁波時域有限差分方法[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責任編輯: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