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時候,數(shù)學和物理對我來說,已經(jīng)不能簡單地算作弱科了。平時考試,及格都很吃力。物理成績也是羞于見人的,簡單說來就是奇差無比。這兩個拖后腿的家伙一日不解決,我就完全沒有可能在高考時高奏凱歌。為此,我一直想方設法地想要減少這種弱勢,可惜收效甚微。幾次考試的成績依然叫人難堪,我痛定思痛后終于認真地總結(jié)了教訓,制訂了一套屬于我的見縫插針的復習計劃。
首先是停止題海戰(zhàn)術?;A不扎實的情況下,題海戰(zhàn)術只能起到反效果,讓我更加厭惡數(shù)學、物理。于是,我開始認真地復習基礎,把高中階段所有數(shù)學、物理課本都認認真真地研讀一遍,將其中的公式、定理分別用隨身筆記本記錄下來,方便翻看。這樣,排隊買飯的時候都可以隨時拿出來,見縫插針地背記了。而且,抄寫的過程,與單純的看書相比,也更有利于理解記憶。
因為已經(jīng)身處高三,時間緊迫,各個科目都需要照顧,所以這個全面復習工作不能超過兩個月,不然會耽誤整體復習進度。完整地把數(shù)學、物理課本都過了一遍之后,便有了驚人的發(fā)現(xiàn),當初以為死都記不住的各種坑爹公式、定理貌似也可以一點點地記住了。然后,就可以用高考試卷來鞏固重新夯實過的基礎了。當然了,這種練習也不能是簡單的題海戰(zhàn)術。
拿來練習的,最好是往年的高考真題,如果想再給自己加碼,也得是正規(guī)的模擬題,而絕對不能只是“課后習題集”這種章節(jié)式的題目。平時不需要專門找空閑時間(如自習課)做題,只需要課間十分鐘或者飯后的一點時間,做些選擇、填空之類的知識點少的小題。至于大題目,每天做兩三道大型的解答題、計算題就可以了,這樣可以檢查一下綜合運用能力的弱點在哪里。然后,每個星期要找一個完整的時間段出來,按著高考的要求做一套題,認真核對答案、計算分數(shù),找出不足之處。這樣有節(jié)奏地堅持下來,做完準備的題集,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的。相信我!
做題過程中不是簡單的計算、核對,而是認真地分析其中的考點和自己錯誤的原因,然后發(fā)散思維,爭取利用錯誤的問題來復習一下相關知識點。尤其是解答、幾何類的答題,不能粗略地看過解題思路就覺得自己掌握了這種做法,要知道實際計算解題和腦海中的思路有很大的差距,一定要腳踏實地地去完成一道題目。對于有多種解法的題,要認真研究每種方法和其切入點,爭取做到舉一反三。
有的人喜歡收集錯誤的題,然后做成一本自己的題集,這個主意很好,但是在題目選擇方面卻是很有講究的:不是凡是做錯的題都記錄下來,錯誤很多時候是因為粗心造成的,這部分其實可以省去,真正需要收集的是那種思路錯誤、很有代表性或者特殊性的題型。最好可以只抄寫題目,過一段時間之后再返回去重新做一遍。一本錯題集整理完了以后,要經(jīng)常復習鞏固,這在最后的復習時間段里是相當厲害的秘密武器。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這種個人性質(zhì)的復習提升計劃,必須建立在不影響老師要求的復習進度這個前提之下,不然老師的系統(tǒng)復習會失去應有的整體效果。針對薄弱科目的重點復習,也不能影響優(yōu)勢科目的鞏固和提升,否則弱科沒提升優(yōu)勢科目又下降,就得不償失了。
我還想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哪怕按著計劃嚴格復習但是考試成績卻沒有顯著上升,也不能灰心喪氣甚至輕易地改變復習計劃。要知道前期都是在積累點滴進步,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
最后,高考的時候千萬不能緊張,不然大腦一片空白,平時復習得再好也是白搭??紙錾弦M量放松,深呼吸是很有效的辦法。對于平時吃力的科目,不要期望高考時一口氣超常發(fā)揮,那種奇跡很少發(fā)生的。而對于優(yōu)勢科目,也不能太過放松,謹慎答題很必要。遇到不會做的題不要慌張,也許是真的難度太大大家都不會呢!跳過暫時沒有思路的題目,把有把握的搞定了再來繼續(xù),說不定立刻就有解決辦法了呢。實在不會的也不能空著,必須寫點會用到的公式、定理,也能混點分。
我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的復習計劃貌似還挺有效的。高考時,數(shù)學、物理并沒有拖后腿,成績還過得去。所以,和我有相同困擾的同學,可以試試這種愚公移山似的笨方法,雖然見效慢,卻勝在穩(wěn)健。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