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鐘瑋,肇慶學院院長辦公室助理研究員;黃文輝,清華校友總會人才質量研究室主任,清華大學高級職員;郭樑,清華校友總會秘書長,研究員,博士。(廣東肇慶/526061)
本文系2011年肇慶學院青年立項課題“中國大學教育基金會運行機制研究”的研究成果。
摘要:本研究基于對2386名清華大學校友大規(guī)模的問卷調查,對校友捐贈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將影響因素分為學校的因素、個體的因素和在校經歷三個方面。研究表明,對學校的文化越認同,越愿意為母校提供捐贈;對學校教育滿意度越高,越愿意為母校提供捐贈;入學年越晚的年輕校友越愿意為母校提供捐贈。研究建議,要繼續(xù)做好校友工作,加強與校友的聯(lián)絡;加強對年輕校友的培養(yǎng)、關注和募捐;加強對來自企業(yè)的校友進行關注。
關鍵詞:高校;校友捐贈;影響因素;清華大學
一、引言
校友資源[1]是高校的寶貴財富。世界一流大學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都非常重視運用校友資源進行籌款,獲得教育經費。清華校友總會充分重視校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對校友捐贈工作非常重視,如開展“勵學金工程”等校友捐贈活動,獲得了貧困學生的好評和廣大校友的支持。
校友捐贈的影響因素可分為文化因素、政府因素和個人因素。[2]在本實證研究中關注的是學校因素和個人因素這兩方面,文化因素和政府因素暫不作考慮。清華校友總會自2004年以來,連續(xù)6年在校慶期間大規(guī)模發(fā)放調查問卷,收集清華校友工作的第一手反饋資料,本研究正是基于2007和2009年校友問卷調查進行的綜合實證研究。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
MARR等(2005年)對大學的教育質量與校友捐贈的關系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在校期間接受的教育質量越高,畢業(yè)后向母校捐贈的可能性越大,捐贈數(shù)額越高。[3]Wunnava等(2001年)對組織校友活動與校友捐贈的關系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舉行校慶等重大活動對校友捐贈具有積極的作用。[4]Beield等(2000年)對畢業(yè)生的個人及家庭收入與校友捐贈的關系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收入越高,校友捐贈的可能性和數(shù)額越大。[5]Sun,Xiaogeng(2005年)通過為期2年的針對美國中西部公立大學的校友捐贈行為進行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畢業(yè)年、性別、校友動機、校友經歷、在學經歷以及課外活動這些因素對校友的捐贈行為產生顯著的影響。[6]
陸書根等(2006年)對高校校友捐贈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提出校友個體特征、在校經歷以及高校特征和籌資努力是影響校友捐贈行為的主要因素[7],應從提高教育質量、培養(yǎng)學生對母校的感情、提高高?;I資效率三個方面促進校友捐贈。喬海署等(2006年)對校友捐贈和高校的發(fā)展進行研究,提出校友捐贈是高校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發(fā)揮校友社會資本的融資、信息和發(fā)展功能,對推進高校發(fā)展有重要意義。[8]羅公利等(2006年)對影響我國大學社會捐贈的學校自身因素進行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綜合實力、學校募捐機構和人員狀況、學校募捐工作力度、校長投入等是影響受贈的主要因素。[9]樂為等(2009年)對高校校友捐贈心理特征和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對一些影響因素如高考志愿、在校活動、師生聯(lián)系、對學校的信任度、學校資助、性別、年齡、收入等與校友捐贈行為進行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校友對學校合理利用捐贈的信任度越高,校友的捐贈可能性越大;在校時參加活動的校友比不參加的更可能達成捐贈。[10]汪繭(2010年)對美國私立大學校友捐贈的影響因素進行文獻綜合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校友捐贈的有文化因素、政府因素、學校因素和個人因素。[11]學校因素包括學校自身的情況如教育質量、運營情況、聲譽和名望,學校對籌資做出的努力程度和捐贈資金的用途等。個人因素包括校友的個體特征和校友的在校經歷等等。
通過對國內外相關研究進行綜合分析,發(fā)現(xiàn)國內外研究中實證性研究比較少,文獻綜述性的研究比較多,尤其缺乏對國內高校校友捐贈的影響因素分析的實證類研究。
三、本調查清華大學校友樣本簡介
本調查共回收問卷3150份,有效問卷2386份,問卷有效率為75.75%。其中,男性校友占77.8%,女性校友占22.2%。按照入學年來分類,如表1所示。
調查樣本現(xiàn)在所在單位的分布如表2所示,調查樣本所在的行業(yè)分布如表3所示。
四、校友捐贈影響因素相關性分析
根據(jù)國內外相關研究以及清華大學的具體情況,通過充分的調查問卷設計論證,對清華校友捐贈的影響因素進行操作性量化指標設定,共分為三類,分別是學校的因素、個體的因素和在校經歷。其中,學校的因素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對清華傳統(tǒng)和校園文化的認同,一個是對學校教育方法和質量的認同,共計六個指標。個體的因素選取了九個指標,分別是性別、入學年、校友類別、職稱、企業(yè)職位、行政級別、行業(yè)、工作單位來源和地域來源。在校經歷共選取了三個指標,分別是教育滿意度、畢業(yè)時班級排名、參與學校活動。具體指標詳見表4。
通過將以上三大類影響因素與因變量是否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四個選項:非常愿意、愿意、一般、不愿意)進行相關性分析,獲得相關系數(shù)分析表,如表5所示。
學校的因素中,對學校傳統(tǒng)及文化的認同有“對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認同”、“對清華校風(行勝于言)的認同”、“對清華學風(嚴謹、勤奮、求實、創(chuàng)新)的認同”這三個因素,與“是否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是0.170、0.141、0.139,表明對學校校訓、校風、學風越認同,校友越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對學校教育方法和質量的認同有“對實踐教學的認同”、“對‘雙肩挑’的認同”、“對本科教學體系的認同”三個因素,與“是否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是0.148、0.165、0.157,均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對實踐教學、“雙肩挑”、本科教學體系越認同,校友越愿意提供捐贈。
在個體因素中,通過顯著性檢驗的有入學年、信息行業(yè)、金融行業(yè)、職稱、企業(yè)職位、高校研究所、外企這六個因素。入學年與“是否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的相關系數(shù)為-0.248,表明入學年越晚,越愿意提供校友捐贈,即校友越年輕,越愿意提供捐贈。信息行業(yè)與“是否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的相關系數(shù)為0.081,表明信息行業(yè)的校友更愿意提供捐贈。金融行業(yè)與“是否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的相關系數(shù)為0.088,表明金融行業(yè)的校友更愿意提供捐贈。對另外的十多個行業(yè)(如表3)也進行了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并無顯著性相關,表明其他的行業(yè)較信息行業(yè)和金融行業(yè)的捐贈意圖更不明顯。職稱與“是否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的相關系數(shù)為0.090,表明職稱越高越不愿意提供捐贈。企業(yè)職位與“是否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的相關系數(shù)為0.103,這表明在企業(yè)中職位越高,越愿意提供捐贈?!案咝Q芯克迸c“是否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的相關系數(shù)為0.074,表明在高校和研究所工作的校友,較不愿意提供捐贈。外企與“是否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的相關系數(shù)為0.099,表明在外企工作的校友更愿意提供捐贈。性別、行政級別、校友類別、地域來源這四個因素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這些因素對是否提供捐贈的影響不顯著。即男女性別影響不顯著,行政級別高低影響不顯著,是否本科、研究生校友影響不顯著,是否來源于西部、北上廣等地方影響不顯著。
在校經歷因素中,教育滿意度與“是否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的相關系數(shù)為0.159,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對學校提供的教育滿意度越高,校友越愿意為母校提供捐贈。畢業(yè)時班級排名與“是否愿意為學校提供捐贈”的相關系數(shù)為0.059,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畢業(yè)時班級排名越高,校友越愿意為母校提供捐贈。參與學?;顒尤缈蒲谢顒?、學生工作這兩個因素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
五、結論與建議
根據(jù)對樣本數(shù)據(jù)的分析,相關假設獲得統(tǒng)計檢驗,具體情況如下:首先,對清華大學文化(校訓、校風、學風)越認同,越愿意為母校提供捐贈。第二,清華校友對教育的方式、方法(實踐教學、“雙肩挑”、本科教學體系)越認同、對教育滿意度越高,越愿意為母校提供捐贈。第三,來自信息行業(yè)和金融行業(yè)的校友更愿意為母校提供捐贈。第四,來自外企的校友更愿意為母校提供捐贈。第五,入學年越晚的年輕校友越愿意為母校提供捐贈。第六,來自企業(yè)高層的校友更愿意提供捐贈。第七,校友來源于西部還是北上廣地區(qū),無顯著地域差異。
本研究的相關性分析對高校的育人工作有重要意義。首先,清華大學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高等學府,學生對于學校文化的認同在學校期間就已經開始形成。隨著校友走向社會,對母校的校訓、學校的文化更加深了認識?!白詮姴幌?,厚德載物”的校訓,對于許多清華學子來說,更是行事方式和座右銘。所以,高校的大學文化教育,對于校友今后的捐贈意愿有較大的影響。第二,要努力為學生提供滿意的教育。在辦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使學生走上社會還能懷念學校的恩情。加強對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如繼續(xù)加強對實踐教學、“雙肩挑”等培養(yǎng)方式進行探索,完善本科生教學體系。第三,畢業(yè)時班級排名對校友的捐贈意愿起正向的作用,但校友在校期間參與社會工作多還是科研活動多,對校友的捐贈意愿沒有顯著影響。所以,要繼續(xù)對學生進行“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策略,不僅使清華學生在專業(yè)課程方面拔尖,同時也要對其在社會工作、科研活動等方面因材施教。本研究對高校校友募捐活動的建議如下:首先,要繼續(xù)做好校友工作,加強與校友的聯(lián)絡。做好校友服務工作,讓校友組織成為校友的心靈港灣。第二,加強對年輕校友的培養(yǎng)、關注和募捐。年輕校友思維活躍,且為母校提供捐贈的意愿非常濃厚,是學校的希望。第三,由于收入等原因,來自企業(yè)高層和外企的校友更愿意提供捐贈,要加強對來自企業(yè)的校友進行募捐。
參考文獻:
[1]賀美英等.對高校校友資源的再認識[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6):78~82.
[2][11]汪繭.美國私立大學校友捐贈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16~17,16~25.
[3]Marr,K.A.,Mullin,C.H.,Siegfried,J.J.UndergraduateFinancialAidandSubsequentAlumniGivingBehavior[J].TheQuarterlyReviewofEconomicsandFinance,2005,45,123~143.
[4]Wunnava,V.P.Lauze,M.A.AlumniGivingatasmallLiberalArtsCollege:EvidencefromConsistentandOccasionalDonors[J].EconomicsofEducationReview,2001,20,533-543.
[5]Belfield.C.R.Beney.A.P.WhatDeterminesAlumniGenerosity?EvidencefortheUK[J].EdueationEeonomics,2000,8(1),65-80.
[6]Sun,Xiaogeng.AMultivariateCausalModelofAlumniGivingataMidwest,PublicUniversity[D]TheUniversityofNebraska-Lincoln,2005.
[7]陸根書等.高校校友捐贈及其影響因素[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7):55~58.
[8]喬海曙等.校友捐贈和高校發(fā)展:社會資本視角的分析[J].教育科學,2006(10):50~53.
[9]羅公利等.影響我國大學社會捐贈的學校自身因素研究[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94~101.
[10]樂為等.高校校友捐贈心理特征和影響因素研究[J].技術監(jiān)督教育學刊,2009(1):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