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討論如何實施案例教學法。實踐證明,將案例教學法引入課程教學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時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及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課程教學;計算機基礎
中圖分類號:TP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374(2013)03-0064-03
《計算機基礎》是高等院校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主要以普及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和提高應用能力為目的,以適應快速發(fā)展的社會對大學畢業(yè)生能力與素養(yǎng)越來越高的要求。
《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具有知識點眾多,相互分散,邏輯關聯(lián)性不強,操作性、技能性要求很高,更新速度快的特點,在課時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課程要求。盡管在教學過程中,很多院校也引入現(xiàn)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但也僅起一種輔助教學作用,對教學效果的提高收效甚微,達不到教學目標。
根據《計算機基礎》課程特點,筆者嘗試將案例教學法引入課堂教學中,實踐表明,案例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廣受師生歡迎。
1案例教學法概述
1.1案例教學法理論基礎
案例教學法原型為拋錨式教學,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一種先進教學法。它要求案例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并有感染力,能起示范作用。真實的事例通過形象地比喻為“拋錨”,一旦事例確定了,教學活動及教學內容也相應確定了。建構主義的觀點認為要實現(xiàn)所學的知識的意義進行建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環(huán)境中去體驗、去感受,而不是局限于老師經驗的介紹和講解。
1.2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案例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歸納和總結,從而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的一種教學法。由于案例教學法不看重最終答案對錯,而注重學生對案例分析過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眾多操作性、技能性要求高的學科教學中。
2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法,必須根據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從真實例子出發(fā),通過老師的講解,相互間的討論,最終總結出所要掌握的計算機技能。案例教學法倡導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因此教師要從實際問題出發(fā),對課程內容精心提煉和分析,圍繞章節(jié)的知識點設計案例,結合教學任務進行教學。本文以Word學習為例。
2.1案例的設計
2.2案例的講解
案例講解是指教師將已經組織好的案例,通過講解,讓學生能愉快、輕松地迅速掌握大量的知識點,從而產生模仿案例的欲望。以案例一為例,一般案例講解由以下兩部分構成:
2.2.1案例的展示首先教師確定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然后向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班級宣傳小報,以此為樣張,讓學生思考案例是怎樣完成的;如果自己做,能不能完成?這樣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2.2案例的學習學生產生興趣后,教師因勢利導,和學生一起分析案例中包括的知識點,哪些是之前學過的,哪些需要馬上傳授的,這些可以讓教師方便地了解學生的水平,同時可以有針對性地調整講解的重點、難點。
2.3案例的討論
通過老師對案例的講解,同學們對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及其應用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案例討論的目標是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比如重難點的掌握、對案例的見解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討論,比如怎樣使自己的宣傳小報與眾不同?小報的內容和圖片如何搭配?怎樣使用邊框底紋更合理?學生可以針對這些問題分組討論,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然后由學生上機操作,邊操作邊驗證,從而形成每個小組的最終方案。對于制作階段中學生遇到的一些操作問題,可以引導他們通過討論方式解決。通過案例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不但能夠鞏固已學知識,還可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增加知識活學活用的能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2.4案例的總結
學生通過案例討論、實驗操作等階段,完成自己的作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作品進行介紹、總結,讓別人更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此階段,同學們也可以相互交流總結,了解別人作品的優(yōu)點及知曉自己的不足,從而在一種寬松的氛圍下學到知識、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點、重難點及學生作品的亮點、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盡的總結和評價,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形成真正的應用能力。
3應用案例教學法需注意的事項
3.1建立課程案例資源庫
案例教學法的成敗在于案例的選取,但目前很多學校都沒有形成與教學內容、教學進度相適宜的教學案例庫。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已經開發(fā)了一部分案例,但還需要加大力度去豐富,去完善,原有的案例也需作實用性驗證。因此,應用案例教學法需建立和豐富課程案例庫,與時俱進地對案例進行改革、完善,從而形成內容豐富,可供各高校共享的資源庫。
3.2注意分組,鼓勵人人參與
一般討論活動,常會有性格外向的同學發(fā)言更主動,而性格內向的同學思考問題更全面的現(xiàn)象,因此,在討論分組時應該把不同類型的學生適當搭配,讓大家都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3.3注重總結
案例教學法最終成果就是教師所總結的內容,總結時老師要提示案例的知識點、重難點、學生的亮點及不足,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對案例的理解和掌握。此外,總結時不宜過細,可以概括出案例所包含的知識,讓學生自己將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形成自己知識的建構及技能的掌握。
3.4結合其它教學方法使用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法,但由于課程內容的多樣性,整門課程都采用這種教學方法不一定會達到最好的效果。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的需要,適當引入其它教學方法配合教學,比如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導向教學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法等等。
4結束語
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能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導”教學模式的很好教學效果。在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的動力,從而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大大提高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威. 信息技術教學導論[M].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09:3.
[2] 傘穎.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探討[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2,(29):179.
[3] 胡洪都. 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成人教育, 2012,(11):155—156.
[4] 付兵.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案例教學的探索[J]. 中國成人教育, 2010,(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