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成都找快樂,是我這幫兄弟的共識。
一九八六年到川大上學前,我對成都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地圖上的名字,“天府之國”也不過是個地理概念,沒有任何感情因素蘊于其中。在川大讀了四年書,不僅習慣了別人對自己稱“老子”,而且習慣了稱別人“狗日的”,還習慣了用“格老子”表示憤怒或不滿,“啥子”成了日常用語中使用最多的詞匯,總之,我已于不知不覺中成了“四川人”。
我的人生幸福也在四川大學生成,并因四川大學的緣分而豐滿,而延續(xù),而長久。
我在川大談了人生第—個且是唯一的女朋友,她現(xiàn)在是我的愛人。我們一起在川大讀書、成長,種植快樂、收獲快樂、播撒快樂。從—對戀人到一對夫妻,從糟糠夫妻到恩愛親人,從小兩口到老夫妻,我們一起從成都開始了快樂的旅程。
川大還賜給了我一幫好同學、好弟兄:成斌、葆青、傳銀、良森和劉林等,他們與我畢業(yè)多年后聯(lián)系從未中斷過——我們在校時共同制造了好多快樂,畢業(yè)后繼續(xù)制造著快樂。記得大二期間上蔡老師的《統(tǒng)計學原理》課時,我和葆青都覺得蔡老師的成都話地道,好聽,尤其是她連續(xù)說出“啥子啥子啥子喃”時,簡直把成都少女特有的那種嬌滴滴、媚酥酥、純真真、麻辣辣的黏人味兒表達得直逼人心、恰到好處。于是,我們兩個就應(yīng)用蔡老師教的統(tǒng)計方法,統(tǒng)計她一節(jié)課究竟能夠說,多少個“啥子”。乖乖!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跳:蔡老師一節(jié)課竟然說了二百三十六個“啥子”!
當然,最好玩兒的還是幾個弟兄捉弄成斌。成斌是我們弟兄中談女朋友最早的。他的這個女朋友靚麗,大方,善良,開朗,不僅經(jīng)常從家里給成斌拿好煙,在學校給成斌買好吃的。而且經(jīng)常給我們送小禮品。這讓我們高興的同時,也刺激了我們的嫉妒心。所以,只要她來我們寢室,我們幾個^就不約而同地圍著她說話,不給成斌表現(xiàn)的機會。如果他兩個出去“壓馬路”,我們就不遠不近地跟著,總之得讓成斌感覺到不自在。成斌無奈,就求饒,就把她送給他的好煙拿出來跟弟兄們分享。隔三差五地請我們“搓”一頓,時不時地請我們看場電影。多年后回憶起這段往事,弟兄們還感謝成斌的“阿詩瑪”;并且,基于“路徑依賴”原理,畢業(yè)后外地同學到四川,不管到了哪里,都記得給成斌聯(lián)系。已經(jīng)做了工商局長的成斌總是不管忙與閑、遠與近,都必會帶著他的“阿詩瑪”去看望同學。同學如果到了德陽,負責吃、住、玩就都是成斌的當然義務(wù);他當年的女朋友、如今的愛人給同學們洗臟衣服,也由美談逐漸演變成了習慣。有一次我和成斌都喝醉了,她就給我們燒洗腳水,伺候我們上床,之后去給我們洗酒氣熏人的衣服。我就在成斌家跟他抵足而臥,害得她孤守長夜。
見證我們快樂的還有川大的荷花池、野豬林和榕樹下的小徑,以及我們每次去都翻墻而入的望江公園。在這里,我們誦古詩,背單詞,留倩影,造浪漫;也是在這里,我們奉獻了青澀的初吻,嘗試了醉人的擁抱,壓碎了榕樹下的馬路,坐壞了野豬林的長凳,弄折了望江公園的青青翠竹,并把這些打成五顏六色的快樂包裹投進川大門口川流不息的錦江,托她帶給長江,囑她悄悄地告訴太平洋:讓全世界的人們分享我們的快樂。
畢業(yè)后常常回成都,與其說是出差,不如說是習慣。
春天漫天遍野的油菜花,夏天浸香了空氣的黃桷蘭,秋天變得安靜的錦江,冬天臘梅飄香的四川大學,都那么令人神往。任何一個時節(jié)到成都,都能感受美好,分享快樂。
洛帶鎮(zhèn)的傳說與武侯祠的智慧、浣花溪的浪漫與望江樓的等待、金沙遺址的厚重與文殊院的深邃、薛濤詞的委婉與杜甫詩的情懷,都能讓人感受成都多元而厚重的文化,分享品位高尚的快樂。
龍泉驛的桃花與望江公園的翠竹、郫縣的花卉與溫江的農(nóng)家、都江堰的奇觀與寶光寺的神秘、雙流的老媽兔頭與市區(qū)的龍抄手餐廳、要都的夜市與九眼橋的酒吧;銀杏的川菜與騾馬市的小吃,總能滿足驢友的好奇和饕餮客的食欲,讓大家一起分享快樂。天府廣場不知疲倦的毛主席與人民南路熙熙攘攘的人群規(guī)劃著不同的藍圖,人民南路的奢侈品與春熙路的百貨撥動著女人的芳心,海洋公園的動物與兒童樂園的玩具傳播著寶貝的笑語,川大的讀書聲街頭的叫賣聲聲聲入耳,天下的戰(zhàn)事明星的趣事事事關(guān)心,共同展現(xiàn)了成都的多姿多彩,讓各色人等都能從中找到快樂。最能體現(xiàn)成都特色的可能還是川劇的變臉、林立的茶樓、遍地的麻將、街頭龍門陣與路邊的雜耍。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掏耳工具的清脆響聲與麻將相碰的混濁碎音居然能夠相映成趣,修腳的享受與喝茶的悠閑居然能夠和諧統(tǒng)一,就像酒吧里走出了張靚穎、環(huán)球中心引進了《財富》論壇,出人意料卻又水到渠成。
不過,我在成都最為享受的,還是聽李老師講課、跟成斌兄神聊、到寬窄巷子看書。
我認識李老師是因果成就于一九九八年的機緣。那年,李后強教授離開川大,在仁壽縣掛職常委、副縣長,我在雙匯集團主管收購兼并。雙匯集團中意眉山肉聯(lián)廠,仁壽縣政府想讓雙匯落戶當?shù)?。在這個你愛我、我愛“她”的糾結(jié)選擇中,李老師用他的淵博學識、高尚品格、真摯熱情、戰(zhàn)略眼光懾服了我這個川大學生,用他嫻熟的溝通技巧、換位思考的善意、有理有據(jù)的分析打動了萬總,最終把仁壽肉聯(lián)廠這個樸實的“少婦”嫁給了雙匯這個活力四射的“壯男”,成就了一段合作共贏的佳話。
認識李老師是我此生的幸事。他既是個修養(yǎng)深厚、學識淵博、純樸睿智、為人仗義、善于創(chuàng)新、擅長引導(dǎo)、勤思擅寫的學者,帶著化學、理論物理、管理學、自然辯證法等七個專業(yè)的博士,又是個政治覺悟高、理論水平強、綜合素質(zhì)過硬、領(lǐng)導(dǎo)經(jīng)驗豐富、關(guān)心群眾疾苦,卻又不爭不躁的官員,歷經(jīng)縣、市等不同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的工作歷練,所以,他總能以其智慧而樸實、風趣而深刻、學理而務(wù)實的交流給我們以醍醐灌頂?shù)膯l(fā),指導(dǎo)著我們工作進步、生活幸福。
通過李老師,我認識了他的美麗、賢惠、隱忍、善良、開朗的夫人——湯老師,認識了他的美麗、聰慧、活潑、陽光、多才多藝的女兒——李單晶,并與她們成為了好朋友,像家人—樣經(jīng)常分享彼此的快樂。尤其是單晶,從“小不點”到“大閨女”,從“口技女孩”到“小李博士”,都跟我無拘無束地友好相處,給我表演她的才技,給我講她的趣事,儼然就是我的寶貝。
也是通過李老師,我認識了成都市勤奮上進、少年老成的許書記,西南化工院豪爽仗義、敢作敢為的古總,智慧超群、出類拔萃的周輝,率真樸實、成就斐然的胡宏大哥,等等,我從他們那里學到了好多做人做事的經(jīng)驗與智慧。尤其是老胡。我們兩個幾乎一見面就掐,在互掐中增進感情,分享快樂。
成斌是我多年的好兄弟。通過他,我有幸結(jié)識了善良友好、睿智、勤陜、寡言的波兒,十多年來與波弟在全國各地分享快樂,他的女兒——朵兒——也成了我的女兒的好朋友;認識了行俠仗義的劉戈、豪爽善飲的郭二哥以及他那善做泡菜的嬌夫人、好學論道的詹局長,以及能歌善舞的曹夫人、貌美才高的葉書記、德藝雙馨的梅博士。
李老師、湯老師、單晶和成斌等是我在成都的親人,他們和他們的朋友讓我到成都都有回家的感覺,快樂自然流淌。
如果偶得閑暇,我必會溜達到寬窄巷子,揀個安靜的茶樓、靠窗的位置坐下,要一杯碧潭飄雪,配兩碟瓜子茶點,拿一本智慧書籍,邊喝邊看,邊思邊想,享受“獨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的意趣。如果成斌陪著神聊,碰巧邂逅年輕貌美、清純可愛的川妹子,也許又能見證一段人生佳話。
總之,成都是安逸、快樂的,令人神往、讓人留戀的。曾經(jīng)有人用—句話概括了成都的魅力:“成都,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钡谖铱磥?,成都的魅力其實在于其樂觀向上的精神,在于她是個浸滿了快樂的城市。你可以來也可以走,可以與之廝守也可以揮手告別,但成都就在你心里,如滴滴甘露滋潤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