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群,1969年本科畢業(yè)留北京交通大學工作,2005年退出領導崗位后,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叢書《拼搏與奮進——北京交通大學百年回顧與思考》,圖文史冊《京色交大》。2007年任校關工委主任,教育部關工委理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2008年退休。
探索“師友”活動新形式,舉行“老少共話”“人生大課堂”“老少牽手迎奧運”等活動
2007年,李士群探索并拓展了“班級之友”和“社團之友”活動的新形式,舉行了“老少共話”“老少牽手迎奧運”等新的活動方式,生動而富有成效。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學校關工委緊緊抓住這一契機,開展了“新老黨員共話十七大”的系列活動。2008年正值改革開放30年,李士群帶領關工委的同志們,開展了“老少共話改革開放30年”的活動。
2007年以來,他倡議以“人生大課堂”系列講座的形式為新生開展了《校園文化景觀賞析》《大學學習方法探究》等講座。提議關工委開辦“名師面對面”講座。2007年以來,有三屆新生聽了富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作的《怎樣學好高等數(shù)學》《怎樣學好大學物理》的輔導講座。
整合教育資源 傳承革命精神
學校有一批延安時期、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時期的老干部、老英模、老教育家,李士群帶領大家撰寫人物專輯,把他們璀璨的革命生涯,如歌的往事,用先進的科學手段記錄下來,成為教育大學生的生動教材,已完成的文集和電子雜志有五套。2010年10月,通過校關工委網站這個空中課堂,將人物專輯傳播出去,實現(xiàn)了關心下一代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
他特別重視兩種類型教育資源的挖掘。一是組織撰寫啟迪交大學子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美好情思的人物傳記。二是鼓勵、支持和搜集老同志們撰寫的詩歌、文學著作和回憶錄等?,F(xiàn)已有十幾位老同志的著作正式出版或印刷成冊。
加強自身建設是做好關工委工作的重要保證
本屆關工委實行“實務制”,即副主任以上的委員均擔負一定的實際工作,委員承擔某一方面的工作,形成了“團隊成員各展所長、團結協(xié)作,主任和委員各司其職、默契配合,秘書班子盡心盡責、周到服務”的良好局面。
關工委組織專門小組,調研起草了《北京交通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規(guī)則》,堅持例會、報告、簡報、檔案資料歸集等制度。
目前關工委工作形成了三個方面的基本隊伍。一是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隊伍,這是一批對學生充滿愛心的“五老隊伍”;二是離退休黨員隊伍;三是社團骨干隊伍。老同志中很多文學、書畫、攝影愛好者成為“社團之友”。
[責任編輯: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