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人才輩出,可他們的世界,我還不懂。
他們,一群人。我還時不時地可以聽到他還的嘆息聲;他們或遲疑地看著手中的寶劍,默而不語;或看著已經(jīng)見底的酒杯,暗自發(fā)呆……他們的世界,我還不懂。
他,放逐在外,卻仍在為國家擔憂。無法為國家出力,天天在憂憤中度過,捻斷數(shù)莖須。“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他的志向。可除了他自己,誰還知道?“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這是他的狂傲。除了他自己,誰還了解?“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他的做人之道??沙怂约?,誰還明白?可他又為什么要抱石沉入汩羅江?是他痛恨自己的無奈,不能為國出力?還是只為了在水中才能夠得到永生?他是一位先秦文化的傳播者,結(jié)局卻是何等的悲涼!他的心難道只為了那個君王?難道……
屈原的世界,我還不懂。
他,來到烏江。八千子弟起江東,如今只剩下他一人了。想當初,他破釜沉舟,殺得秦軍主力潰不成軍。而現(xiàn)在,他卻遲疑了。還記得他小時候胸懷大志,看到秦始皇會稽巡游,他卻滿不在乎地說:“吾必將取而代之?!睕]錯,他的確做到了,成了一方霸王。
現(xiàn)在,四面楚歌之后,他與愛人虞姬要分開了,他身邊就只剩屈指可數(shù)的幾人??粗瓭L的烏江,他仰天長嘯:“天要亡我?!边@時,烏江上來了個船夫,要他過江,回到江東,卷土重來。我想他會回去的,可他沒有。他謝絕了船夫的好意,把自己的愛馬烏稚送了出去。然后,他毅然拔出了寶劍,就地自刎。為什么?為什么他不回去?為什么一方霸主卻落了個如此地步?或許,他想虞姬了吧?或許,他想曾經(jīng)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八千江東子弟了吧?或許……
項羽的世界,我還不懂。
他飄逸,欲上青天攬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輩豈是蓬蒿人;他清高,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他憂愁,借酒無法消愁;他大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曾讓楊貴妃為自己磨墨,讓高力士為自己脫靴??伤慕Y(jié)局,怎么會與屈原一樣?可能,是他醉了,想把月亮撈上來,可此一舉,他真為酒而死去了,用詩放縱自己的靈魂。可他是否知道,杜甫思他,后人感他。余光中評價他,說他的才華秀口一吐,就半個盛唐!自賀知章當年認他做謫仙,他便更加狂放。后人把他擁為“詩仙”。他不知這個世界能否容得下他?他不知自己的生命會不會就此戛然而止?還是不知……
李白的世界,我還不懂。
他們,感情濃厚,我還不懂;他們,人生坎坷,我還不曉;他們的思想,我還不知。我還只知,路在前方。
【指導教師:黃敏】
特色點評
總體而言,本文構(gòu)思新穎,亮點眾多。具體表現(xiàn)在:1.文章標題獨具特色,一下子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讓人產(chǎn)生閱讀欲望。標題設(shè)置懸念,富有新意。2.思路清晰。文章主體部分選用三大名人——屈原、項羽、李白的事例,點明作者的觀點。3.語言優(yōu)美。本文作者雖為一名初一的學生,其文學功底卻是不容小覷的。文中的名句、典故以及名人的生平事跡可謂信手拈來,足見作者平時深厚的文學積累。
拾階而上
文章中所舉的例子多為古代名人,如屈原、項羽、李白等,范圍過于狹隘,如果能在舉例的過程中多融入一些現(xiàn)代名人的事例,收到的效果可能會更好。另外,文章中如果可以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來寫作,文章意蘊將會更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