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曾說過:“只要有一壺茶,中國人走到哪里都是快樂的。”正因為茶,鑄就了中國人優(yōu)雅、溫和、謙遜的性格,也正因為茶,洇潤了千年的中華文化,構(gòu)筑了一個美麗,和諧、充滿朝氣的中國。
辰龍辭舊歲,巳蛇迎新年。四海愛茶客,相聚知音人。每逢辭舊迎新之際,在每個人的心中,除了追憶過去的一年,更是會憧憬新的一年,寄寓美好的愿望。因此,當(dāng)2012年漸行漸遠、2013年翻開嶄新的一頁時,愛茶人們通過一杯香茗來表達吉祥。
2013年1月2日,《海峽茶道》與海峽兩岸20個城市的辦事處、聯(lián)絡(luò)處及茶友會攜手,共同舉辦一大美中華“茶香傾城”中華茶友迎新茶會活動,兩岸愛茶人,歡聚一堂,沉浸茶香,回味過年一年中難忘的茶事與感悟,展望新年,把盞舉杯共祝愿。
此時,中華大地一壺茶。從南到北,由東至西,無論是山溫水暖、風(fēng)景秀麗的南方,還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遠隔千里的人們用香茗開啟新年,用茶香傳遞祝福。
和香茗 度華年
元月2日午后,在最具福州地理特色,也最現(xiàn)代的福州歐王莊的營銷會所,福州市的茶客們—起“和香茗 度華年”。當(dāng)天的茶會別開生面、精彩紛呈:曼妙的茶舞表演、專業(yè)的泡茶師、積極踴躍的品飲分享,還有最火爆的微博現(xiàn)場抽獎……茶友們無不興奮說道:用這清香悠遠,透徹心扉的八款美茶來迎接這盛世華年,感覺特別愜意和溫暖。茶,不但掃除了—年的疲憊和辛酸,更浸潤了對新—年的美好期許。
慧心悟茶香
一場茶會。主角自然是茶。茉莉花茶、鐵觀音、大紅袍、紅茶、白茶、生普。悉數(shù)登場。福建的茶會。最不缺的就是通曉各種茶類且“善品善言”的茶客,當(dāng)日的茶客很多都是茶方面的里手行家,相當(dāng)部分還是制茶的高手,“干看外形。濕品內(nèi)質(zhì)”一點都不含糊。
每款茶在品飲后,茶友們都踴躍地分享自己的品飲感受。品鑒清雅的白茶,茶友小周道:“這茶清純甘鮮,淡而有味?!眮碜园蚕耐跸壬鷮庀阈丸F觀音的評價是“勾起了我對傳統(tǒng)碳焙觀音的回憶?!辈栌褱傤H有感慨地說:“很難得能在一次茶會上喝到這么多的好茶,一年一次這樣的聚會絕對值得期待?!?/p>
榕韻展新顏
福州作為八閩首府,孕育出濃厚的本土文化和一大批個性鮮明的特色產(chǎn)品。既然當(dāng)日的迎春茶會主會場設(shè)在福州,那么福州元素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郭沫若生前曾贊譽福州漆器是“天下諒無雙,人間疑獨絕。”在茶會現(xiàn)場,一組彰顯福州地方特色的漆器茶席,引得茶人不斷駐足、留影,這組茶席,將福州傳統(tǒng)的漆器工藝與茶器制作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其斑斕瑰麗的漆光亮如鏡,漆色均勻剔透地包裹在茶壺、茶杯的外圍,與凈白透徹的瓷質(zhì)內(nèi)壁相互輝映,顯得動感十足;另一道茶席“二十四器”仿鈞瓷茶器組合,釉面閃爍著瑩潤卻透射出樸拙之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自然的窯變形成無與倫比的圖案和色彩,紫中帶紅卻如同潑墨山水一樣寫意。用這樣的美器品茗,一定能激發(fā)出更別樣的茶香。
禮樂傳悠然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大氣磅礴的《青青子衿韻悠悠》開場舞,將茶會現(xiàn)場氣氛推向高潮。來自華祥苑茗茶茶藝表演隊的姑娘們,身著漢服,舞動身姿。將對茶韻的追慕演繹得惟妙惟肖,冬日的嚴寒一下蕩然無存。
一組《南音》表演,閩南民間音樂的清麗柔曼散發(fā)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如玉蘭花香般陣陣沁入茶友的心田,讓人如癡如醉。泉州南音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能在茶會上見到這組表演,茶友們都很意外,紛紛拍照留影。茶客陳先生說道:“沒想到能聽到這么曲調(diào)優(yōu)美的地方樂種,雖然很難聽懂,通過曲調(diào)依然能感知它的婉麗?!?/p>
《茶香》茶藝表演展示出福建烏龍茶靈動賞心的沖泡技藝,每一道工序、甚至是每—個動作,都有專業(yè)的術(shù)語與注解。在古典音樂的烘托下,茶藝師沉靜嫻雅的動作將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展露得淋漓盡致。一支活潑靈動的《請茶》舞,姑娘們手持蓋碗“恰恰”起舞,表現(xiàn)著閩南人熱情好客的鄉(xiāng)土風(fēng)情。
當(dāng)日的茶會還開通了微博互動平臺。線上的茶友們?nèi)呵榧ぐ?,用手機捕捉茶會現(xiàn)場點滴有趣的事情。微博上的茶友或風(fēng)趣幽默、語言詼諧,或圖文并茂,或字斟句酌、字字含金。最后的微博抽獎環(huán)節(jié)中,全國20個城市的32名茶友成為2013年《海峽茶道》全國茶友迎春茶會的幸運兒。獲得了豐厚新年茶禮。一次品茗的盛宴,一次歡騰聚首的平臺。至清、至醇、至真、至美。就是迎春茶會帶給我們的獨特感受。茶的香、茶水的清、茶煙的縈繞,構(gòu)織出難于言傳的意境之美。此刻,人們在茶中停留,感悟茶帶給我們的平和、歡愉,久久回味,不愿離去……
清音漫詩彝家茶
1月2日下午2時,平湖秋月茶館三層“茶學(xué)堂”里,陽光滿室,高朋滿座,茶會在一陣清靈悠揚的流泉鳥鳴聲中拉開帷幕。
兩位身著彝族服裝的姑娘,一邊哼著歌,一邊跳著舞,翩翩而來。擺在案頭的是一套富有彝族特色的漆藝茶器,絢麗的色彩尤為醒目。伴著音樂,麗江詩人段歡平聲情并茂地朗誦新創(chuàng)的茶詩《飄香的彝寨》;主泡茶藝師阿芝手執(zhí)銅壺,嫻熟流利地將茶器一一燙洗。詩人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阿芝行云流水的動作,相得益彰,不時博得現(xiàn)場茶友的陣陣喝彩。副泡手則蹲坐于一只黑陶爐前,輕搖蒲扇,爐內(nèi)炭火正紅。隨后,阿芝取過爐旁的土陶罐,依次裝入普洱生茶、大米,置于爐上烘烤。待烤至清香時,她提起銅壺注水,光滑圓直的水柱在半空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茶煙裊裊,芳香四溢。值得一提的是,副泡手還將幾枚香菇用竹篾穿起,放在陶罐兩側(cè)燒烤,巧妙地融進了彝家的飲食風(fēng)俗。
彝家姐妹斟茶入碗,雙手敬奉嘉賓。茶友“飛鳥與魚”接過茶碗。抿了一口,微笑著說:“溫暖的陽光。暖暖的茶水,現(xiàn)場氛圍好溫暖?!苯夥浇榻B說,這套茶藝選取了彝族人日常生活的—個場面。吸收了詩、歌舞、民俗、音樂、茶藝等多種藝術(shù)形式,體現(xiàn)了彝家人對生活的熱愛。因此,《云南信息報麗江讀本》采編部副總監(jiān)和慧東給予了它高度評價:“這是一次創(chuàng)新,它將音樂、民族服裝與歌舞、漆藝茶具、詩歌融為—體,讓我感覺仿佛穿越了。”沐陽啜茗話茶緣
茶會現(xiàn)場,茶藝師們分別沖泡了福鼎白毫銀針、安溪鐵觀音、武夷大紅袍、周寧鷲紅工夫紅茶、福州茉莉花茶等5款最具代表性的閩茶。
約進行了—個多小時的時候,陽光早已把每個人都曬得暖洋洋的。茶藝師又為茶友們奉上了清新優(yōu)雅的《普洱七道》茶藝。這套茶藝融合了綠茶、白茶茶藝特點,用白瓷蓋碗沖泡,背景音樂用的亦是江南絲竹,舒緩的樂曲和深情的朗誦,讓人陶醉其中。接著她們沖泡了分別是5年、10年和15年的3款陳年普洱茶,透明的玻璃茶海中,漾起了醉人的茶色。
茶友們圍桌而坐。把盞品茗。并且通過現(xiàn)場開設(shè)的“微博墻”與全國茶友實時互動,暢敘茶情,分享感動。在品茶的間隙,茶友們談起了自己的麗江茶緣:
@東巴作坊的阿?。何沂菑某啥技薜禁惤瓉淼摹3啥茧m然也很悠閑,但是麗江有陽光。正如喝酒的人有酒有菜,喝茶的人有茶有友。
@麗江玩茗堂老九:我來自貴州,目前在麗江定居。因為愛上這里的陽光和這里的普洱茶,所以想一輩子留在麗江。在麗江,一生只想做三件事:曬太陽、彈琴和喝茶。
@高原夭人:我是福建人,來到麗江已有兩年,今天能在這里見到并喝到家鄉(xiāng)的茶,還有普洱茶,我感到非常的親切。
@麗江老段:昨夜閑潭夢落花,西窗半醒花未發(fā)。未曉一醉元旦過,亦茶亦酒處處家。
揮毫潑墨賦深情
臨近尾聲,手中的茗杯尤暖,糅著茶香的陽光透過窗紗,在茶室里徘徊。麗江市廣播電視臺副臺長、云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閔文新即興展宣揮亳,書就“茶香醉人”和“品茶悟道”墨寶兩幅。作品瀟灑飄逸,氣韻生動,透著茶人的豪邁灑脫。當(dāng)他把墨寶遞給茶會組織者解方時,動情地說:“今天有幸品嘗了這么多好茶,讓我醉在了茶香之中,真是‘茶香醉人’吶!”
納西族公益音樂人老納也即興賦詩道:
山水雖相隔,茗香卻相連。
平心品真味,意遠情更濃。
的確,天南地北,縱然山海相隔,縱橫萬里,但是茶可以拉近距離。山高水闊,不過一盞茶而已。
“麗江是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它是大美中國的一部分,而麗江又是茶馬古道的‘活化石’。與茶有著不解之緣,早在千百年前就已是‘茶香傾城’。新年伊始,我們又在這里舉辦迎春茶會,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我們期待來年再相聚!”解方說。
堯都茗約,秦漢之風(fēng)
早有華夏第一都定論的堯都臨汾,亦是尋根問祖的大槐樹(根祖文化)之原鄉(xiāng)。這里雖不產(chǎn)茶,卻與茶有不解之緣,有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君山播茶之傳說,有萬里晉商茶路之飄香,皆是晉人之驕傲。
堯都如似盆,又像是一個大的茶杯,而人又似茶,自然舒展于其中。堯都茶人對文化的敬仰和對茶的尊重,大有其歷史的基因。尚文嗜茶,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習(xí)慣,謙和禮讓,大有堯王揖讓之風(fēng)骨。而茶如錦之花、龍之睛珠,在堯都大放異彩,茶之柔骨清情,把愛茶之人的生活,沏泡得濃香、甘甜……于是,元月2日,為迎新年,堯都茶人們即興而發(fā)的大槐樹“無我茶會”很自然地在樹下的“秦漢胡同”國學(xué)會館開始了。
“秦漢胡同”從晉堯民俗到國學(xué)大雅,詮釋著三晉古都的歷史和文化,一切的浮俗,在這里得到了沉淀。那是心靈的靜合、博雅的歸處,給人一份踏實、一份謙和,不需一絲外力,很快的使人從塵埃中沉靜下來,進入佳境。這境況似乎又是一種尋覓,尋覓著平凡中對生命的認知。千百年來古城堯都積累的文化、思想、智慧……洋溢出每個臨汾茶人共有的氣質(zhì),從容淡定、溫文爾雅。他們以茶為媒,茗香做引,追尋著那一份屬于自己的意境。而茶在這里無言地拓展著她的魅力,用各種滋味與人對話。茶品、人品交錯在茶會的整個空間里,干凈得讓人舒心,清澈得使人悅目。
茶藝演繹著茶的芬芳,琴笛伴隨著茶的起舞。
灑墨揮毫,云飛龍騰之間,啜著香茗,伴著墨香,爽然入口,觸喉通肺,很是暢快。壺走水流間,友人們心曠神怡,一派的祥和。這境、這韻、這茶、這人,還有這新的一年,把個會場沁潤得如詩如畫。
視飄渺,嗅絲縷,清空朗月、啜茗而忘喧。心領(lǐng)而實難言傳。其妙味佳境,只化作一句“吃茶去”。
新年寄語
我們與《海峽茶道》共同經(jīng)歷了一個香悠韻濃的2012年,又一起迎來了生機勃勃的2013年。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日子里,澗中石、戈振謹代表臨汾《海峽茶道》讀者與茶友,?!逗{茶道》及廣大的茶友們:新春快樂、吉祥如意!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zé)釔壑覀兊摹逗{茶道》,熱愛著我們的茶。讓我們共同祝愿《海峽茶道》明天更美好!祝愿我們偉大的中華茶文化更加發(fā)揚光大!
雪地烹茶,醉茶之約
1月2日午后,美麗的大慶仍沉醉在滿天飛舞的雪花中,而在與之緊鄰的林旬縣北國溫泉度假村的“議政廳”內(nèi)。卻是高朋滿座,春意盎然。2013年《海峽茶道》全國20城迎春茶友會大慶分會場暨首屆“雪地烹茶”溫泉茶會正熱絡(luò)地進行。
茶會現(xiàn)場溫馨舒適,茶友們分成六組在舞臺的兩側(cè)圍桌而坐。正后方是領(lǐng)導(dǎo)和嘉賓席位,每一組嘉賓品鑒的是不同的茶。
隨著主持宣布茶會開始,伴著悠悠琴韻,全國高級茶藝師、來自齊齊哈爾市成陽茶藝學(xué)校校長孟陽女士首先上臺做茶藝表演,她一襲古裝。舉止文雅,從溫杯、取茶到注水、沖泡,整套動作一絲不茍、精湛嫻熟,現(xiàn)場茶友仿佛被她帶到了一個云霧繚繞的山頂茶園,靜逸祥和。此情此景,按捺不住激動情緒的書畫家們,開始揮亳潑墨。丁德榮、張子旭、李建群和周大力四位書法家,聯(lián)手以四種字體共同書寫此次活動的主題“雪地烹茶”四個大字;畫家王寶瑞、王立君、王文超現(xiàn)場亦有感而畫。手捧茶杯,邊飲茶邊談欣賞字畫,給人以美的享受。
代表四川特色的長嘴銅壺茶藝表演酣暢淋漓;榮獲黑龍江省大獎的陸蔚剛先生為大家獻上太極拳表演;東北石油學(xué)院的學(xué)生們帶來的舞蹈曼妙優(yōu)雅……讓到場的嘉賓及茶友們飽享了一頓精神大餐。
雪水烹茶天上味。正午12點,讓人期待已久的雪地烹茶活動開始了。恰逢天公作美,紛紛揚揚的雪花伸手便可以落入掌心。繞過幾個冒著熱氣的大大小小的溫泉池,大家來到一片開闊平坦的雪地上,趁著茶藝師門烹雪煮茶的空當(dāng)。一些人開始你追我趕地打起雪仗來,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不一會兒的功夫,人們的睫毛、眉毛、頭發(fā)上都結(jié)了一層霜,可是臉上卻蕩漾著歡快的笑容。這一邊激戰(zhàn)正酣。那一邊已有人在熱氣蒸騰的溫泉池邊寬衣解帶了。美女們穿紅著綠落落大方,為這雪天一色的美景增添了無限生機。而男嘉賓們也不甘示弱,袒露著健美的身軀,跳^溫泉池中。頓時,水花伴著雪花,歌聲伴著笑聲,一方紅木托盤隨水波起伏蕩漾,托盤里精致透明的茶盅里,盛著琥珀色普洱茶湯,蒸騰的熱氣與氤氳的茶香,讓大家的熱情就如這剛剛煮好的茶,沸騰了!人們在這縷縷茶香與漫天飛舞的雪花中沉醉不知歸路。品茶的境界千萬種,如這般在雪地烹茶渾然忘我的卻不多,或許也只有這一方水土上的人得到了上天特別的眷顧吧。
在本次茶會的最后,大慶市茶葉協(xié)會常務(wù)副會長馬賴先生代表主辦方邀請在場及全國的茶友們,明年再來大慶。再赴這“醉茶之約”!在品味中隨意,在隨意中品味——讓心意隨茶的境界無限延伸。
茶道驚春意 并州潑茶香
龍去神威在,蛇來春意濃。2013年1月2日《海峽茶道》全國茶友迎春茶會在古城太原,完美地展現(xiàn)一番茶的盛宴。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都,“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沖,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城,三面環(huán)山,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也是世界聞名的晉商都會。
維我太原,從來風(fēng)物殊佳,居然山川形勝。蒼莽呂梁接其西,雄奇太行措其東,黃土沃其野,河汾貫其中。秀美天龍鐫樸偉石佛,疑是神工;凌霄雙塔護嬌艷牡丹,天若有情。參天周柏,盡閱不滅斯文;傾城侍女,猶聽難老泉聲。寥寥數(shù)語描繪出了太原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說起茶來,太原更與它有著不解之緣。以太原為中心的晉商在明清兩代的商業(yè)活動中,很有特色地進行過茶樹培植、茶葉加工及運銷等工作,為我國茶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清人衷千說:“清初茶時均系西客經(jīng)營,由江西轉(zhuǎn)河南,運銷關(guān)外。西客者山西商人也……(《茶事雜詠》)。
今天太原茶人更是把對茶的喜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夢里藏有一幅畫面。月光照進山林的夜晚,有風(fēng)吹過,天籟回旋,我心如蓮開?!痹谝魂囉茡P的古琴曲的鳴和之中,茶會由《海峽茶道》太原辦事處主任郭志軍先生宣布開始。
錦繡太原,晉陽故地,并州新府。北達幽燕,南通秦蜀。襟四塞之要沖,盛衰攸系;控五原之都邑,治亂必據(jù)。表里山河,山右首區(qū)。際山枕水,華夏名都。
——自《太原賦》
本次茶會,請來了八位茶席席主為茶友們布席、泡茶。茶席始于我國唐朝,大唐盛世,四方來朝,威儀天下。茶,就在這個歷史背景下,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詩僧與遁世山水間的雅士,開始了對中國茶文化的悟道與升華,從而形成了以茶禮、茶道、茶藝為特色的中國獨有的文化符號。
今日的席主為我們帶來了美輪美奐的席意境:遠古的塤聲講述著潺潺流水的故事;悠遠的洞簫更是飄浮了空中的茶香;“永樂天閣”大紅袍展現(xiàn)了濃郁的巖骨;“駿德”桐木紅韻籠罩了整個殿堂。微博墻上滾動著各地茶友們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著太原茶友,想來我們的茶席一定也點燃了別處的目光,茶友們在幽幽的古曲、美輪美奐的茶席、沁人心脾的茗香之中盡興品飲、暢談,其樂融融。雖是隆冬,室外西風(fēng)凜冽,但室內(nèi)卻已然春意濃濃,陣陣茶香……
茶會秦淮·豐福起航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秦淮河畔從古至今使人一提起便聯(lián)想到“煙花”文化。遠有野史里的秦淮八艷,近有影片中的金陵十二釵,無論哪一出似乎都流淌著脂粉香。然而了解的人卻明白,秦淮河畔最浸潤心靈的不是脂粉香而是茶香,不然金陵茶人老崔也不會領(lǐng)著一幫茶友以及媒體朋友。將一年一度的迎春茶會舉辦于此。
1923年8月的一天,朱自清和俞平伯在秦淮河中的茶館中品茶雅聚,后相約各自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為題寫一散文,于是在“茶店里吃了一盤豆腐干絲、兩個燒餅之后,以歪歪的腳步踅上夫子廟前停泊著的畫舫,就懶洋洋躺到藤椅上去了。好郁蒸的江南,傍晚也還是熱的?!扉_船罷!’槳聲響。了”余伯平的散文一發(fā)表,便以其清新、自然之美傾倒了無數(shù)讀者,文采風(fēng)流傳于后世。時光過去80年,曾經(jīng)的朦朧煙月、碧水白沙、粉垣黛瓦依舊,我們一群人重新來到朱、俞二人“心頭,婉轉(zhuǎn)的凄涼;口內(nèi),徘徊的低唱”的秦淮河上,載一船茶香,重尋當(dāng)年的景致,重溫當(dāng)年的情懷。畫舫開始在秦淮河的水面上蕩漾,那股秦淮河特有的韻味就出來了。何況,這舫中還有活動主辦方精心準備的8泡茶。即所謂要做到“茶換景移,細品秦淮”。
茶會的出發(fā)點為江南貢院。據(jù)《南窗紀談》所載:此貢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明永樂年間重建,是明朝規(guī)模宏大的科舉考場,至清光緒年間,江南貢院規(guī)模之大,占地之廣,房舍之多為全國考場之冠。唐伯虎、鄭板橋、李鴻章、陳獨秀等都是從江南貢院走上歷史舞臺的。在跟狀元貼近的地方,自然要開泡和狀元傳說有關(guān)的“永樂天閣”大紅袍?!敖县曉浩诽扉w。永樂還須時運常,金佛澄心心最凈,紅袍妙韻韻流香。”開水剛與茶葉接觸的剎那,便有焦糖香溢出,不大的船艙角角落落都能感受到茶的香氣。又泡了三四水,在當(dāng)初的焦糖香、隨后的菖蒲香逐漸消失后。香氣轉(zhuǎn)化成細銳清幽的蘭花香。這大概便是大紅袍的巖韻吧。
舟至桃葉渡,壺中已換上了“品品香”白茶。白茶素有“女人茶”之稱,而“桃葉渡”原本就是美女與愛情的見證,相傳當(dāng)年東晉著名書法大師王獻之常在此渡口迎接其愛妾桃葉?!疤胰~復(fù)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短短幾句道盡伉儷情深。“桃葉渡口品品香,獻之?dāng)埖眉讶藲w,今朝清正留喉舌,笑數(shù)千年好兒郎。”佳人相伴,想必王獻之不會有機會將墨水當(dāng)茶水了吧!
就在這樣的節(jié)奏中,我們的茶舟時行時停,眾茶友在品茶的同時更能欣賞秦淮勝景。盡管茶會當(dāng)天舟外寒風(fēng)凜冽。但周內(nèi)由于聚集了二十多人的熱情和茶湯熱氣氤氳,茶友們心中絲亳沒有寒冷之意。茶會在一輪一輪的泡茶過程中掀起一陣又一陣的高潮。起初還能大致辨出“賈母當(dāng)年思櫳翠,帝家去日戀煙霞。此香最俱中華魅,散入尋常百姓家”的“老眉君”茉莉花茶;“典雅含華融厚道,殊香盈口惹詩來”的安溪鐵觀音,以及“淳樸為深入本色,一重心境一重情”的普洱。但幾泡茶之后,便覺艙內(nèi)已是氣味交雜,早已辨不清誰是誰茶了。
辨不清倒也無妨,因為茶友們早就在茶香中結(jié)為知音,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中心的于京會秘書長是連續(xù)幾年參加迎春茶會的老茶友了,每年都對舉辦茶會給予極大的幫助和支持,這次身體有恙,但依然抱病前來,也使得茶會順利進行。初次見面的北京來的媒體朋友也在親自泡了一壺茶后跟大家打成一片。茶的精髓不在它的色,也不在它的味,而在于它所內(nèi)涵的凝聚力,這才是飲茶者最真實的向往。
此刻,沒有秦淮八艷,沒有金陵十二釵。更沒有胭脂氣味,有的只是這股茶香,從秦淮河的茶舫里擠出來,氤氳在秦淮河的水面上,穿越歷史的光陰,跟遙遠歲月里的茶香靜默守望……
新年寄語
茶苦茶甜需要慢慢品味;用心感受,能從波瀾不驚的日子中感悟出無窮的樂;歲月變化,助(海峽)茶道氣象更新。
壽州品茗思茶源
“歷史記載,淮南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即已植茶并有濃厚的飲茶風(fēng)尚。唐代茶圣陸羽《茶經(jīng)》里把當(dāng)時的茶葉產(chǎn)區(qū)分為八大茶區(qū),淮南茶區(qū)位列第二。陸羽又把淮南茶區(qū)一分為六:光州、義陽郡、舒州、壽州、蘄州、黃州。壽州即今安徽淮南、壽縣、六安、霍山、霍邱等地。當(dāng)時淮南茶區(qū)產(chǎn)量巨大,據(jù)《唐書·地理志》載:壽春、廬江、鳳陽郡茶葉每年都有固定的貢額,堆在內(nèi)庫,皇室都用不完,元和十二年(817年)一次就出內(nèi)庫茶30萬斤,令戶部變賣成現(xiàn)鈔,以支用度。僅三地貢茶就有這么多,整個淮南茶區(qū)的生產(chǎn)量一定相當(dāng)可觀。茶葉產(chǎn)量的提高必然帶動茶葉的消費和品飲的風(fēng)氣,所以唐時淮南地區(qū)的飲茶風(fēng)氣可以想見。
淮南地區(qū)在唐代能對茶文化產(chǎn)生重大影響還源于出產(chǎn)于此的茶器——壽州窯茶碗。壽州窯是唐代名窯之一,《八公山志》上說,古壽州窯的源頭分布在八公山下東麓淮河兩岸的百里之內(nèi),主要集中在今淮南市上窯鎮(zhèn),此地唐代隸屬壽州。該窯一向以燒制黃釉瓷器而著稱,燒制的茶碗胎壁較厚,敞口,圈足,整體看來雖不及后世同類器物精巧細致,卻能體現(xiàn)出與大唐氣度相符的樸野粗獷。但唐時茶色紅。壽州窯的黃色茶碗影響茶湯的色澤,因此陸羽在《茶經(jīng)》里對壽州窯茶碗的評價并不高,“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壽州、洪州次?!?,“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钡珘壑莞G在當(dāng)時能區(qū)別于“南青北白”的局面而創(chuàng)燒起黃釉瓷,為唐代茶文化增添一抹富貴、祥和、熱烈的氣氛也足以令人敬佩。
茶會開始由茶文化協(xié)會會長笪立君先生致歡迎辭;在逐一品賞茗茶的過程中,壽州窯制作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沈老師對壽州窯的傳承情況作了介紹;紫金硯制作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李老師詳細介紹了紫金硯的來龍去脈,并現(xiàn)場展示八公山紫金石,供大家觀摩;淮南市茶文化協(xié)會名譽會長、著名書法家陳浩金先生也對紫金硯在書法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了闡述;淮南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地方史志專家姚尚書先生、《淮南方志》主編楚樵先生也就本地非遺傳承的意義作了主題發(fā)言。
之后,淮南市佛教協(xié)會會長釋性空法師就茶與佛教的關(guān)系作了精彩的解說,并引起大家對科學(xué)飲茶、健康飲茶的觀念展開熱烈的討論;書法家丁啟舜先生、李家銘先生、詩人徐滿元先生、李傳勝先生、散文家趙立新先生等文藝界茶友紛紛發(fā)表各自觀點,氣氛融洽。場面熱烈。
梅花茶會
還記得劉家昌膾炙人口的老歌《梅花》嗎?“梅花梅花滿天下,愈冷愈開花”。沒錯,寒流籠罩全臺的2013年早春,南投縣水里鄉(xiāng)滿山遍野的梅花開得正猛艷?!皶牟杓边x在當(dāng)天舉辦新年度“梅花茶會”,并首度與隔海的《海峽茶道》全國茶友迎春茶會共襄盛舉。冷颼颼的低溫加上陣陣雨勢,并沒有阻擋愛茶人的興致。108位朋友從全臺各地開車涌入。將詹氏情境梅園一片片白花花的世界妝點得璀璨繽紛。
會心茶集于2008年4月8日在臺中創(chuàng)立。并對外公開了傳典、授則、燃薪的創(chuàng)會儀式,成為全臺第一個正式立案的茶道宗派。作為一個正式的茶道宗派,會心茶集以季野留下的親、敬、雅、潔四字茶觀,作為茶道文化的傳承,每隔周三茶聚,以茶藝教學(xué)、文章發(fā)表、器具研究、典儀制定等方式宏揚茶道。茶藝教學(xué)也堅持“識茶、知味、得趣、會心”四步驟來進行。
第五屆理事長黃世匡會長說。梅花茶會其實早在茶集尚未成立的2005年,當(dāng)時還健在的季野就會帶著學(xué)生,每年早春到詹氏梅園舉辦茶會,并邀請各方高人、藝術(shù)家等積極參與,此后每年都援例舉辦,至今從未間斷。
盡管今年由于天候不佳,茶會被迫與梅花分離,移至臨時搭建的棚內(nèi)進行。共20席的擺設(shè)茶席在棚內(nèi)不免擁擠,整體也稍嫌凌亂。但茶友們?nèi)耘d致高昂。茶會進行也都節(jié)奏明朗而輕快,從第一道茶高山茶到第二道紅水烏龍之間點綴精致的茶食。而紅水烏龍正是將凍頂茶注入傳統(tǒng)工序精神,由師母岑筱瓊帶領(lǐng)師生致力制作與推廣的臺茶典范。開湯后撲鼻而來的一股熟悉又遙遠的香氣,就已令人難以抗拒,金黃紅艷的茶湯入口后,甘醇濃郁停駐舌尖久久不散,潤滑舒暢的喉韻更從丹田直沖腦門。
紅水烏龍的崛起,源于凍頂茶近年在制作觀念上偏綠茶化,茶青愈采愈嫩。萎凋、發(fā)酵、殺青愈來愈不足,失去原本該有的特殊風(fēng)味及口感,早期“甘、香、醇、厚、順”等五大特色也日漸流失。為了力挽狂瀾,季野生前特別與資深茶農(nóng)合作,采摘、施肥、萎凋、炒菁均嚴格要求,以“萎凋得宜,走水合理”中重度發(fā)酵的茶品,加以精制焙火,制成具備“紅香、紅水、酵香”色的傳統(tǒng)凍頂茶,并為了與今天清香型的凍頂茶做區(qū)隔,于1987年正式命名為“紅水烏龍”。
季野生前常說:“溫暖人心,由分享一杯完美的茶湯開始”。當(dāng)天每一位參加梅花茶會的來賓,包括名攝影家洪昭明、資深詩人許丕昌與阿亮在內(nèi),都深深感受到會心茶友們誠摯的分享。精神抖擻,隨著擂鼓聲的節(jié)奏,變換表演出“方陣、鴛鴦陣”等隊列,也讓觀看的茶友們感受到軍人們的堅毅和斗志。
戚家軍們操練歸來,便要端上一杯犒勞之茶。茶友們回到主會場,茶藝師古琳身穿古典漢服,雙膝跪地,煮水煎茶,俯身為戚家軍沖泡香茗;琴藝師輕撫古琴弦。演奏一曲《梅花》。古琴之音來自大地之音,有人說撥動第一根琴弦便是春芽萌動的音律,用古琴彈奏為茶藝表演配樂,恰好是應(yīng)了此次茶會“茶話迎春”的主題,讓現(xiàn)場茶友們都感受到了—分古樸、一分春意、一分萌發(fā)。
主會場的表演結(jié)束后,茶友們可以根據(jù)自己喜好去“尋茶”。分會場設(shè)置在戚公祠的各個樓閣建筑之中。這些風(fēng)格不一的古典樓閣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用處,這時它們都成了品茗之所,而且每個分會場的茶品不同,有武夷山大紅袍、福州茉莉花茶、屏南鷲紅工夫、福鼎白毫銀針等。茶友們聞香而動。有的人一處接著一處慢慢品茶。有的人直接找到自己心儀的茶,還有些人端著一杯茶閑情逸致地信步在戚公祠里,邊欣賞雅致的景色,邊品嘗杯中香茗,別有一番情趣。整個戚公祠,此時,春意萌動,茶香盎然,沁人心脾。
新年寄語
好茶,美器,傳茶道。吾道苑人祝福廣大茶友、各位前輩、茶道同仁新年享受好茶,擁有美器,共同的心愿:一起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茶道。
磁湖把盞迎新春
茶是湖北人的驕傲和榮耀。湖北天門在唐代出了—個茶界高人,就是后來被稱為中國茶圣的陸羽,一部區(qū)區(qū)七干多字的《茶經(jīng)》更是湖北人獻給中國乃至世界茶人的一份厚禮。
也許是骨子里對那一盞茶湯深深的眷戀之情,2013年《海峽茶道》全國茶友迎春茶會的邀請一出,就得到湖北茶友們的熱烈響應(yīng)。1月2日午時剛過,驅(qū)車百里從武漢、荊州等地趕來的茶友們就早早地到達了此次茶友會的舉辦地——黃石市壺中天茶苑,他們中有些是闊別已久的老友重逢,有些則是初次見面卻相見限晚,大家把盞品茗,期待著每年—次屬于愛茶^的盛會來臨。
壺中洞天尋鄂茶
說起黃石,一定離不開磁湖,因為有了它,使得這個以礦產(chǎn)聞名的小城也如江南小城般溫柔起來。寬廣的湖面被薄霧籠罩著,湖中的群山倒影在微風(fēng)輕撫的湖面上。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就呈現(xiàn)在眼前。
壺中天茶苑就位于磁湖邊的—座小樓內(nèi)?;张娠L(fēng)格的小樓里卻別有洞天,每間茶室里都有完整的功夫茶具,書畫、古琴、紫砂壺等一樣不缺。最特別的是一排臨湖的茶室,隔著全透明的落地玻璃,就如暢游湖中品茗?!爸荒芷凡瑁荒艽蚺啤钡膲刂刑煸跐M城皆是棋牌茶樓的黃石獨樹一幟。美麗的女主人胡冰女士事茶多年,
“湖北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茶文化歷史,希望每個來壺中天喝茶的人都能通過學(xué)習(xí)茶,了解茶,愛上茶?!?/p>
的確如胡女士所說。湖北自古蘊藏著豐富的茶文化資源,據(jù)《茶經(jīng)》的記載,湖北省是最早把茶葉做為飲用的地方。茶葉在成為飲品后,才開始發(fā)展出茶文化。宜昌紅茶、三峽碧峰茶、恩施玉露茶、采花毛尖等各色茶類都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19世紀前后,湖北茶葉開始大量出口暢銷國際市場。漢口作為當(dāng)時中國茶葉運往歐洲的茶馬古道源頭,是北方茶葉之路的重要途程,也是全國最大的茶葉市場。全國60%的出口茶葉以這里作為集散地,前后興盛了200多年。
楚茶文化茶品牌戰(zhàn)略規(guī)劃專家舒松介紹說:隨著中國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傳統(tǒng)茶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在湖北喜歡品茶、熱衷茶文化的人越來越多,一些有品位、有特色的精致茶樓也越來越多。它們擺脫了以前茶樓靠經(jīng)營棋牌才能生存下去的魔咒,在打造雅致的環(huán)境、營造傳統(tǒng)文化氛圍方面下足了功夫,“許多習(xí)慣了用大缸喝茶的湖北人,都被吸引進來,從此喜歡上茶?!?/p>
山水相隔茗相連
下午2時,湖北省青年笛簫演奏家徐勉以一曲歡快的《春滿茶山》拉開了2013迎春茶會的序幕?!洞簼M茶山》曲調(diào)歡快,節(jié)奏鮮明,描繪的是初春新茶滿園的景象。雖然時值隆冬。但憑借著徐勉先生嫻熟的技藝,現(xiàn)場所有的人都被悠揚的笛聲仿佛帶到了那個春意盎然的時節(jié)。
湖北省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民宗委主任譚徽在,湖北省作協(xié)副主席程良勝,黃石市原人大副主任李聲高,黃石市軍分區(qū)參謀長王耀球,中國佛協(xié)副會長、湖北省佛協(xié)會長東方山主持正慈方丈等嘉賓蒞臨茶會。正慈法師在現(xiàn)場為茶友誦經(jīng)祈福,他和護持閉目頷首,誠心敬意,吟誦經(jīng)文,祝愿每位茶友在新的一年得到福報,圓滿幸福。
文人相聚。品茗之余自然少不了琴聲相伴。作為俞伯牙和鐘子期故鄉(xiāng)的湖北歷經(jīng)數(shù)千載的經(jīng)典傳承,有不少人鐘情于古琴,資深古琴文化學(xué)者、斫琴師萬翔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一曲《陽光三疊》情意綿綿、真切動人,曲畢,大家心如止水,靜待著那一泡大紅袍的香氣四溢……
作為此次活動組織者之一的舒松先生特意撰聯(lián)一“海峽觀潮茶里博聞道,磁湖把盞壺中別有天”。并邀請青年書法家段肇紅書寫。該聯(lián)將《海峽茶道》與壺中天茶苑巧妙地嵌^聯(lián)中,上聯(lián)大氣磅礴。下聯(lián)詩情畫意,既點出茶會的主題,又貼合茶會意境,贏得了現(xiàn)場茶友的陣陣掌聲。隨后青年古琴演奏家陳夢琪奏唱了一曲《鳳求凰》,再次將茶會帶入了一種寧靜的氛圍。不少茶友被這優(yōu)雅的古琴所感染,閉目聆聽。楚天茶道中心茶藝師董曉霞,則為茶友們獻上了精心編排的《駿德金駿眉漢服茶藝》。
一書一畫、一琴一簫,愛茶人用一杯香茗為新年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相聚的時間總是短暫的,當(dāng)我們揮手作別,道一句:“山水相隔,香茗相連?!?/p>
新年寄語
天下茶人是一家,感謝《海峽茶道》給了壺中天這次承辦茶友會的機會,恭祝全國茶友天天品好茶,月月交好友,年年交好運!
一盞茶間品京韻
1月2日,深冬,整個北京裹挾在肅殺的嚴寒中,但是在京城茶葉第一街一馬連道,卻飄出了幽幽的茶香,傳來陣陣暖意。原來,由《海峽茶道》北京運營中心主辦的迎春茶友會在國際茶城悅茶會舉行。
在茶會進行過程中,不斷有茶友結(jié)伴而來,在座茶友熱情地幫著為新來茶友添杯加盞。一盞茶湯,浸潤了隱于鬧市中的淡泊雅致,飽含了茶友之間的惺惺相惜。新知舊識團聚一桌,品茗交流,情意濃濃。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shù)片淺含黃。古琴絲絲,茶香襲襲,一泡品品香白茶,醇香淡雅;一泡和世佬鐵觀音,鮮滑甘醇;一泡熹茗大紅袍,巖韻十足;一泡鷲紅工夫,蜜韻濃濃;一泡駿德正山小種。桂香若霧;最后是普克普洱,濃郁深沉。由淡至濃。由濃至淡,變換的是口中的滋味,不變的是心頭的喜悅。茶是和諧的飲料。在和諧之都一北京,品起來更有包容和大氣的內(nèi)涵。
北京的茶文化豐富多彩,京味兒十足。琴棋書畫詩酒茶,種種文人雅事,其實都是相通的。席問,社科院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陸堯老師向大家分享了獨到的茶藝見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洪和昌老先生給大家講起了老北京喝茶趣事,大家聽得入迷,老爺子來了興致,清唱一段《甘露寺》,激昂高亢的唱腔給茶會掀起高潮。著名畫家魏萬利欣然揮毫,寥寥數(shù)筆,一個托盞獨飲的老者便躍然紙上,配上著名書法家大漠行云流水般的茶聯(lián):“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人愛斗茶?!倍撕献鞯摹恫枞藞D》令人叫絕。在場書畫愛好者紛紛潑墨助興,墨香、茶香不分彼此,書法、國畫、京劇、扇子名家歡聚一堂,共同打造一場視覺、嗅覺和味覺的盛宴。
以茶會友,以藝會友,真乃樂事。京味茶香,不僅僅是茉莉花香,更像老茶一樣,馥郁厚重又有著歲月的味道。一把茶盞品北京,這個中滋味,我們明年再續(xù)!
茶香傾島城,柑聚鴻福軒
剛步入新年的青島,天氣格外的冷,但有—個地方卻是“熱浪”似火,這就是1月2號下午的鴻福軒茶樓。因為,這里正舉行著201 3《海峽茶道》全國茶友迎春茶會。
裊裊的茶煙,淡淡的清香,纖纖的素手。翩翩的風(fēng)姿。鴻福軒茶樓美麗的茶藝師在優(yōu)雅的《高山流水》樂曲聲中為茶友們表演了烏龍茶藝:“懸壺高沖”、“若琛出浴”……茶藝師的動作舒展輕靈,美輪美奐,令現(xiàn)場的茶友如醉如癡。當(dāng)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英俊瀟灑的尚可先生用其一貫幽默詼諧的主持風(fēng)格閃亮登場后,剛才還都沉靜、斯文的眾茶友—個個變得像孩子一般。在尚可先生睿智機敏的調(diào)度下,爭先恐后地登臺回答問題,喜滋滋地捧回自己心儀的獎品。而兩個來自“品品香”茶業(yè)的小茶藝師,滿懷著她們的熱忱,認真忘我地布置著自己的茶席,潔白的茶具再配上一株淡紅的梅花,顯得格外的優(yōu)雅和清麗,正像茶詩里描述的那樣“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福鼎的白茶香高韻長、滋味醇厚,當(dāng)一杯清亮的茶湯緩緩地蔓延過口腔,流向內(nèi)心深處的時候,茶友們便醉了……
人們總說快樂的時光是短暫的,就讓我們記住,記住這個屬于全天下愛茶人的幸福時刻。
新年寄語
愿將一份寧靜和喜悅,讓茶帶給你,新年快樂!
大美茶香 飲醉鷺島茶社
寒日午后,古琴幽然,一方席,幾盞清茶,暖香傾城。
2013年1月2日下午,第三屆《海峽茶道》全國茶友迎春茶會暨“廈門、龍巖、泉州三地迎春茶友會”如期舉行,近50名茶人熱情參與。
茶會伊始,廈門大學(xué)古琴社友人一曲悠悠音律將參加茶會的茶友們帶入古樸幽雅之境,三地茶人以茶會友,或引水泡茶,或輕抿淡茶。在古音中,大家放下一顆忙碌風(fēng)塵的心,一盞清茶,幾言碎語,于繁華中尋覓一方寧靜。
循著琴人輕弄慢捻,茶會進入“八茶盲品”環(huán)節(jié)。在該環(huán)節(jié)中,只要你在六種茶中品對四種以上,即可獲得組委會贈送的禮品一份。好水好器配好茶,茶友們手執(zhí)茶盞,細觀其色,輕聞其香,有的茶醇厚深沉,有的茶清恬淡然,有的色似琥珀,有的淡若寒玉。盲品猜茶中氣氛活躍,琴音流淌,茶香四溢。
在多輪微博抽獎后進入茶會尾聲,即茶會最后環(huán)節(jié)——書法表演。茶會特邀福建青年書法家李國棟先生現(xiàn)場揮亳潑墨為茶友題寫字幅、春聯(lián)。淡香墨汁在毫尖流瀉,矮紙斜行,霧暖茶香,揮筆間可見豪情,特別是其全國首創(chuàng)“懸空書法”表演環(huán)節(jié)更是獲得滿堂喝彩!
三地茶友齊聚匯友茶社,聽琴、品茗、聞香、作對,于淡淡茶香中暢敘幽情,以茶會友,去舊迎新。
給愛的人泡一壺好茶
盡管冬天的日子遲遲不肯離開這個全國著名的陰冷城市,但一年一度的《海峽茶道》全國茶友迎春茶會還是如期展開。
回想往年的茶友會,不是名家大師到場,就是商界巨匠熱捧。今年的茶會一改往年的方向。將茶會定位于“給愛的人泡一壺好茶”。就是讓尋常百姓參與茶友會,沒有邀請任何一名業(yè)內(nèi)名流,來的茶友不是媽媽抱著孩子,就是老師帶著學(xué)生。茶會希望傳遞有一種氣息,讓孩子們明白,茶是我們家的?,F(xiàn)場表演的《禪茶茶道》,來客不一定看得懂,但能從他們的眼中讀出茶字,就已足夠。來客品嘗著來自福建的好茶。有些媽媽們讓孩子主動去提壺泡茶??吹竭@里,這就是舉辦茶友會的真正目的。
四般雅事,香約至善
成都歷來是一個休閑安逸之城,節(jié)奏慢,而品茶之風(fēng)這些年越來越盛,大有超越京滬之勢。新年至,在號稱成都最好的茶會所——東韻·至善茶館里。人們以這樣的雅集來迎接新年。聽古琴、品沉香、賞梅花。成都茶人,歡聚一堂,回味過年一年中難忘的茶事與感悟,展望新年,把盞舉杯共祝愿。
當(dāng)日品飲的七款特色茶品,各有千秋:
兩款大紅袍滋味極濃重,一款顯得霸氣,一款深情而細膩。皆中規(guī)矩,亦飽滿深情。
人們體會最深的則是白毫銀針。其顆粒飽滿,堪稱白茶中的極品,滋味細膩甘甜,有厚味。
哪怕是花茶,也做得與眾不同:老君眉花茶,是花茶與巖茶的典型,巖韻花香,在這一款茶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普洱的花茶也是極有創(chuàng)意的類型,人們對此表示好奇,簡便的小型茶磚,一泡在辦公室里非常方便。
駿眉梁的紅茶,是很經(jīng)典的桐木紅茶,略帶煙味,應(yīng)屬在市場上非常讓人喜歡的類型。入口醇厚而有內(nèi)質(zhì)。讓很多人一下子對桐木關(guān)紅茶的地韻特點牢牢記住。
另一款閩東鷲峰山上的紅茶,也極有其個性,溫潤細膩,滋味與香氣若坦洋工夫,假使時空穿越,亦也可能于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呢。
品茶間歇,人們以微博互動,表達對新年的祝福。這樣的活動,讓人們依依不舍,在寒流驟下的時光里,充滿春天的氣息。
2013年1月2日下午2點,數(shù)十位貴陽茶友相聚貴陽德一茶院——201 3年《海峽茶道》全國茶友迎春茶會貴陽分會場。共同舉杯品茗,回味過去一年中難忘的茶事與感悟。用茶香傳遞對新年的祝福。
茶友會以天心閣大紅袍開湯,主持人在為大家介紹每一款茶的歷史背景、工藝特色、滋味特點等內(nèi)容的同時,還穿插進行有獎問答、茶友分享“201 2我的茶生活”等互動節(jié)目,讓茶友們在品飲香茗的過程中,學(xué)習(xí)茶知識,感受茶文化。不少茶友還拿出自帶的茶品與大家分享,大家邊品茗邊積極參與到新浪微博話題“#201 2海峽茶道全國茶友會#”中,與全國茶友實時互動。茶友們都表示,在茶友會中收獲頗豐。得一泡好茶。得一份好心情。
“三千界茶文化工作室”攜手皇家圣學(xué)院,以“泡茶達人賽”的形式。融入《海峽茶道》全國迎春茶友會的大家庭。
元月二號,2013《海峽茶道》全國迎春茶友會在煙臺太平洋酒店和隨緣堂石館兩個會場舉行。臺灣籍書畫家、心相派倡導(dǎo)人張恒,山東九州書畫院院長陳洪,國家書法協(xié)會會員即墨山人張萬旭,煙臺觀賞石協(xié)會秘書長韓紅霞以及各企業(yè)負責(zé)人到場,眾人一道焚香靜心、煮水品茗話新年。
2013年1月2日下午,天津,寒風(fēng)凜冽。在天津河西的坦洋工夫店里卻暖意融融,茶香氤氳。201 3年的茶友迎春茶會在這里舉行。第一泡茶是正宗的福州茉莉花茶“白玉兔”,北方人是愛喝花茶的,花香在齒間流淌,輕輕合上眼。仿佛置身于花叢中,那種感覺,飄飄欲仙了。緊接著是一泡復(fù)焙火的鐵觀音,炭火香過后是蘭花香,齒頰間濃郁的香氣讓人直懷疑是不是剛才的茉莉花香還沒散去?正山小種、大紅袍、老君眉、白毫銀針、鳳凰單樅……一泡接著一泡,大家直呼過癮!像是在過年,又像是在赴一場茶的饕餮盛宴。馥郁的茶香中,傳來了悠揚的二胡聲,原來是天津音樂學(xué)院的趙老師隨身帶來二胡,正在給茶友會助興呢!整個下午,大家都在品著茶,聊著茶,談?wù)撝睿瑫诚胫磥?,彼此相約著,明年茶友會,我們還相聚。
2013年1月2日下午2點,《海峽茶道》全國茶友迎春茶會蘭州站在眾多蘭州愛茶者的期待中隆重舉行。蘭州西北民族大學(xué)新聞學(xué)院的部分同學(xué)和社會各界茶文化愛好者匯聚一堂,通過現(xiàn)場沖泡茶品、展示茶藝,讓茶友們在品茗的同時對歷史悠久的茶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顒蝇F(xiàn)場異?;钴S,大家不僅爭相感受親自泡茶的樂趣,也感受著古典文化獨特的魅力。
2013年1月2日,2013《海峽茶道》全國茶友迎春茶會暨黑龍江省茶文化學(xué)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在“錢棟寧茶文化館”舉行。在茶香、友情充盈的茶會現(xiàn)場。既有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也有剛剛結(jié)識的新茶友;既有個人愛茶者,也有茶葉制作者和經(jīng)銷商,大家一同品嘗了此次茶友會提供的8款名茶:大紅袍、濃香型鐵觀音、白毫銀針、白牡丹、茉莉花茶、正山小種等。人們在一起談?wù)撝蠹t袍的巖韻,鐵觀音的圓潤,茉莉花的氣息,以及目前黑茶的風(fēng)行等,其中又有茶友拿出自家珍品臺灣高山茶等一起品嘗。
《海峽茶道》2013迎春茶會(西安站)于2013年1月2日下午2點在西安秀秀茶藝培訓(xùn)中心進行。來自西安、榆林、咸陽、渭南等地的十多家茶樓、會所的老板和媒體朋友共計四十多人參加了本次迎春茶會。
秀秀茶藝培訓(xùn)中心的茶藝師首先表演了浪漫紅茶茶藝。隨后進行的香道表演。其沉靜靈動、溫婉清雅得似有“花氣無邊熏欲醉。靈氛一點靜還通”的意境。之后從美國留學(xué)歸來的馥郁演奏了一曲《陽關(guān)三疊》。琴聲悠揚,深遠而又華彩柔和。迎來一片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