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注:酸性土壤才能茶種嗎?
問:只有酸性土壤才能種茶樹嗎?中性土壤為什么不行嗎?
答:茶樹對土壤酸堿度的反應特別敏感。茶樹是耐酸作物,以PH值4.5~6.5為適宜。茶樹之所以適應酸性的環(huán)境,與茶樹根部汁液中含有較多的檸檬酸、蘋果酸、草酸及琥珀酸等多種有機酸有關。因此。茶樹碰到酸性的生長環(huán)境,它的細胞液不會因酸的侵入而受到破壞。這就是茶樹喜歡酸性土壤的重要原因,且酸性土壤中含有鋁離子,是茶樹必需的微量元素,還有酸性土壤含鈣較少,也適于茶樹的生長特性。為此,茶樹不適合在中性土壤中生長。否則茶樹就會生長不良,對產(chǎn)量和品質都有影響。本期茶學:
問:采摘秋茶的時候,聽說都要留下一些葉片以備越冬,是這樣的嗎?
答:實踐表明,夏季和秋季留大葉采比較適宜,這時留下的葉片,有充分的時間成熟,光合效率也比較高,能在茶樹越冬前積累較多的營養(yǎng)物質,有利于茶樹提高抗寒能力。而在江北茶區(qū),封園期早,10月上、中旬如茶樹上有部分細嫩枝梢,應采摘干凈,這樣可以降低茶樹受凍指數(shù)。
問:是不是茶樹種得越密,越容易長害蟲?
答:相對而言,連片栽植的茶樹為病蟲的生長、繁衍和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提供了更隱蔽的匿藏場所,因此,病蟲的種類和密度也會相應增加。
問:茶樹為什么要修剪,修剪有什么作用?
答:在生產(chǎn)技術上,因自然生長的茶樹主干明顯,側枝細弱,芽葉立體分布,數(shù)量稀少,沒有形成分枝密集而寬廣的采摘面,單產(chǎn)很低,所以會應用到修剪技術。修剪時對茶樹的生長與發(fā)育、樹體營養(yǎng)的分配和運轉,進行適當調控。使樹勢生長旺盛。塑造成高產(chǎn)的樹型。
問:我看到有些茶山陽光很大,有些茶山就偏陰,對茶樹而言,不知太陽光大點還是小點好?
答:沒有陽光,光合反應就不能進行。但光照太強時,光合作用強度就不再增強或反而有下降的趨勢。適當減弱光照時。芽葉中的氮化物會明顯提高。而茶多酚和可溶性糖等相對減少。作為茶葉特征物質的茶氨酸等在遮光條件下有明顯的增長趨勢。一般而言,有太陽漫射光的地方最適合茶樹的生長。
問:茶樹除了以種子來育苗外,還有什么繁育的方法?
答:茶樹苗木繁育的方法主要有種子育苗、短穗扦插、壓條、分株等幾種。
問:前兩天喝了款閩南的大葉烏龍,不知道它是什么品種?
答:大葉烏龍,又名大葉烏、大腳烏,屬于無性繁殖系,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原產(chǎn)福建省安溪縣長坑、蘭田。該品種適制烏龍茶,色烏油潤,香高持久,滋味濃醇,湯色金黃,制綠茶品質亦優(yōu)良。
問;可否介紹一下武夷山的名叢及生長特點?
答:武夷巖茶中的名叢,多為單株或以“單株傳”方式繁殖的少量同類型植株,如白雞冠、白瑞香、鐵羅漢等等,各具特色,有些名叢在歷史上就有盛名。在武夷山景區(qū)地帶最為多見,由于品種獨特,加之生長環(huán)境得天獨厚,如多長在巖壁縫隙之中,蔭蔽濕潤,以自然腐植土滋養(yǎng),故品質特別優(yōu)良。
問:是不是從明朝開始就有黑茶了?
答:黑茶生產(chǎn)始于明朝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御使陳講疏奏云:“商茶低偽,悉征黑茶,……官商對分,官茶易馬,商茶給賣?!?6世紀以前記載的黑茶,是指四川由綠毛茶經(jīng)做色后蒸壓而成。
問:君山銀針在沖泡時,有“三起三落”的現(xiàn)象,這是什么原理?
答:茶芽的沉浮與其比重有關。君山銀針的“三起三落”是由于茶芽吸水膨脹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頭比重瞬間變化而引起的。泡茶時,最外一層芽肉吸水,比重增大即下降,隨后芽頭體積膨大,比重變小又上升,繼續(xù)吸水又下降,如是反復。實際上,一個芽頭能反復起落三次比較罕見,只是因為君山銀針的芽頭更為肥壯,故成為它品質上的一大特點。
問:一提安溪就會想到鐵觀音,那安溪產(chǎn)茶的歷史有多久呢?
答:據(jù)《清水巖志》記載,安溪在唐宋之時就已產(chǎn)茶,到明代更盛。侶世紀后,安溪茶業(yè)因鐵觀音的出現(xiàn),而使茶業(yè)得以更大發(fā)展。
問:綠茶中的“旗槍”和“雀舌”,各有什么特征?
答:這是以綠茶采摘的形態(tài)來命名的。綠茶只采一個嫩芽的稱“蓮心”;采一芽一葉,葉似旗,芽似槍,故稱“旗槍”;采一芽二葉初展的,葉形卷如雀舌,故稱“雀舌”。
問:怎么從茶湯中判斷紅茶的發(fā)醇程度及品質?
答:品質優(yōu)良的紅茶,湯色紅亮,茶中的茶黃素和茶紅素的含量比例較大。茶褐素含量相對較少。如果茶湯中茶黃素含量少,則湯色亮度差;若茶紅素含量少,則湯色紅淺,有可能發(fā)酵不足;若紅暗而不亮,則茶褐素含量多,可能發(fā)酵過度。
問:我想問一下茶葉粥怎么煮的,聽說有保健的作用。
答:茶葉粥,可用綠茶1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將綠茶煮成濃茶汁100毫升,粳米洗凈,加糖及水400毫升,文火熬成稠粥。利于去除急慢性痢疾、腸炎、急性腸胃炎等癥。
問:為什么說朱泥壺比較稀缺?
答:朱泥因深藏于泥礦底層,礦形較碎,須經(jīng)手工挑揀,產(chǎn)量稀少,且燒制收縮比例大,成型率低,一般沒有做過朱泥的陶藝師很難掌握其泥性的特質,做不出完好的成品壺,所以朱泥壺較為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