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探險旅游作為一種可選擇旅游方式已日漸為公眾了解和接受,它通常被定義為“不尋常的、奇異的、在遙遠的野外地區(qū)進行的戶外休閑活動,往往采取不同尋常的交通方式”。作為對探險旅游者的心理分析,本文解釋了探險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的面臨的風險與其生理、安全的基本需要的矛盾并不居于主要地位,而體驗和認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探險旅游者最主要的動機根源。
關鍵詞 探險旅游者 需要 旅游行為
一、探險旅游與探險旅游者
探險旅游活動(AdventureTourism)作為一種特殊的娛樂休閑方式,其開展在西方已有較長的歷史。隨著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和旅游興趣的多樣化,探險旅游已不再是專業(yè)探險者的專利,而漸漸成為公眾,特別是年富力強,富有冒險和探求精神的中青年旅游者的可能性選擇之一。據(jù)有關統(tǒng)計,在美國有近1/2的公民在一生中至少參與過一次探險旅游。尼泊爾、布丹等國的探險旅游已成為其獲取外匯收入的主要途徑。在我國,探險旅游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在近十年內漸漸為公眾了解和接受,沙漠無人區(qū)考察、登山、攀巖等旅游項目已吸引了一批高消費層次人士的參與,以探險旅游為主營業(yè)務的旅行社也相繼出現(xiàn)。
與“度假旅游”、“生態(tài)旅游”等概念相似,探險旅游作為一種來源于實踐的稱謂,一種與以行為方式特點劃分的旅游活動類型至今還沒有公認的準確定義或界定。加拿大的“TourismCanada”組織把探險旅游定義為“不尋常的、奇異的、在遙遠的野外地區(qū)進行的戶外休閑活動,往往采取不同尋常的交通方式,其艱難程度可分為從低到高的各個等級”。我們可以根據(jù)旅游者興趣主要集中點的不同,把探險旅游分為以追求奇異環(huán)境和特殊事物為主要目的的環(huán)境中心型探險旅游(探奇旅游,如野生動物觀察),和以追求一定環(huán)境背景中的活動為主要目的的活動中心型探險旅游(自然極限運動,如攀巖),以及居于此二者之間,并重對活動和對環(huán)境的體驗的一些過渡類型(如探洞、海底潛水等)。
二、探險旅游者的需要及動機
旅游活動是人類超出生存需要的高級消費形式,是一種尋求享受和發(fā)展,以精神追求為主的高層次活動。探險旅游活動尤為如此。我們通常應用較為成熟的動機心理學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分析旅游者的動機問題。
馬斯洛學說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這些需要是由低級到高級按層次排列的,其特點有二:①低級需要未得到基本滿足時難以產生高級需要,這類需要得到滿足后便停止需要;②高級需要越滿足,越產生更強的需要,而且并不存在嚴格的高低級關系。
(1)探險旅游動機與基本需要。探險旅游通常依托較艱險的自然環(huán)境進行,并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似乎與旅游者對生理及安全的基本需要有矛盾之處。但這時,這種矛盾并不居于主要地位,其理論依據(jù)在于:需要層次順序的非固定性:需要層次反應了人類需要自低到高的一般規(guī)律。但這種層次并不是刻板、固定不變的。在探險旅游中,人們可以為探奇、審美、自我實現(xiàn)等高層次心理需求的滿足而暫時放棄舒適的生活條件和安定的環(huán)境。
(2)需要滿足的后果。需要層次顛倒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當一種需要長期得到滿足時,其價值可能被低估。就如一個富足的人很容易將優(yōu)越生活視為慣常而對之漠然。此時如人們?yōu)楦呒壭枰刂?,這個高級需要的重要性似乎可以壓倒一切。
(3)體驗和認知的需要。旅游者希望在探險旅游得到神秘感、新奇感、不確定性(冒險)和異域生活等體驗;而認知的需要首先表現(xiàn)為較低層次的“好奇心”,即對特殊吸引物的好奇,其次表現(xiàn)為較高層次的求知欲,即對學習與探險旅游有關的特殊技巧和技能的興趣和渴望。
(4)審美的需要。探險旅游活動是一種主體性和參與性很強的旅游活動,旅游者的審美也不僅限于對旅游資源、旅游環(huán)境的審美,而包括對人與自然合一之美,以及對活動主體人的行為中蘊含的意志之美、超越之美、情誼之美的欣賞和體驗。
(5)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是需要層次中的最高層次,同時它也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終極目標。其中,探險旅游帶給參與者的自我實現(xiàn)感可用馬斯洛的“高峰體驗”來概括。馬斯洛認為,“高峰體驗是人最美好和幸福的時刻,人有一種返歸自然或與自然合一的歡樂情緒”。經歷過高峰體驗的人常有一種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懷。
三、探險旅游者行為過程的主要心理特征
(1)更偏重對活動的關注。旅游者參與旅游活動時所尋求的新奇感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是旅游環(huán)境,二是以旅游環(huán)境為背景開展的活動。任何旅游活動都包含著對這兩者的體驗,而對其中某一方面的偏重程度決定了旅游活動參與性的強弱。觀光旅游偏重于對旅游環(huán)境的關注,是典型的資源導向型旅游,而探險旅游則更偏重對活動的關注,且具有“需求偏好突出,興奮點集中,參與性強”(魏小安:1987)的特點。一些研究者認為,“探險旅游中最富吸引力的因素不是環(huán)境,而是活動”(Hall:1992)。
(2)不確定性感知對旅游者體驗有重要影響。不確定性(Uncertainty),或稱風險(Risk),是對人類冒險心理的一種滿足。Quinn(1990)認為,冒險傾向隱藏在人類精神、情感、智力和行為的深層,也是未知事物具有永恒吸引力的原因?!霸诖嗳醯沫h(huán)境中,人們總是懷疑自己是否具有足夠的能力,人越想超越其已有的能力就會越冒險”。同時,冒險也是對人類特殊審美需求及自我實現(xiàn)需求的滿足。
Hall認為,風險在探險旅游決策中起主要作用。人們對風險的追求程度存在差別,于是旅游企業(yè)設計了眾多風險性大小不同的探險旅游產品以供選擇。
(3)反復消費性和追求成長性。從事過探險旅游的人往往有再次參加類似活動的愿望。這種類似活動可能是其它類型的探險旅游活動,可能是在其它地點開展的同類探險旅游活動,也可能是在同一地點開展的更高難度的探險旅游活動。馬斯洛認為,心理需求是一種成長性的需求,越滿足后,越會產生更強的需求。同時,探險旅游者往往會在系列活動中顯現(xiàn)不同的興趣和為自己設置逐步提高的目標,即具有追求成長性。
根據(jù)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特點,高級需要越滿足,越產生更強的需要,而且并不存在嚴格的高低級關系分析可的探險旅游者在前一個旅游活動目標實現(xiàn)后又產生新的、更富挑戰(zhàn)的旅游活動期望的反復消費性和成長性心理特點。
參考文獻:
[1]EdwardInskeep.旅游規(guī)劃.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
[2]谷慧敏.旅游市場營銷,2005.7
[3]劉純.旅游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