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四要素之一,其意義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英語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如何把握閱讀教學的方法不僅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很重要,而且在高考中也有很突出的體現(xiàn),成功的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試就高中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影響學生閱讀的原因和如何加強英語閱讀教學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 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問題 對策
一、影響閱讀教學的幾個重要因素
(一)詞匯量的多少
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大小直接影響閱讀,詞匯量小是制約部分學生閱讀提高的根本原因。詞匯量對于閱讀非常重要,如果將英語閱讀比作一座大廈,那么詞匯就是壘起大廈的塊塊方磚。目前學生詞匯記憶中存在誤區(qū),學生往往拿來一本英語詞匯手冊,然后照著背,對于詞匯的用法很少去追究,有的詞匯手冊甚至連單詞音標都未標注。這樣記住的勢必是一些死的單詞符號,對于閱讀幫助不大。學生記住的必須是詞意靈活、具有相當?shù)恼Z意張力和理解張力的單詞。
(二)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
閱讀理解即讀者在M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則是語言的底座或環(huán)境,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學習語言就必須了解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如果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不了解文章相關場合,便無法理解語篇。學生在閱讀與文化緊密相連的文學作品時,由于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常用本民族文化知識去理解,往往找不出上下文的關系,體會不到文章的內涵,嚴重影響對文章的準確理解。有時即使句中沒有一個生詞,也會令人感到費解。因此,在閱讀課中教師要重視向學生介紹有關背景知識。
(三)學生的閱讀習慣
(1)心譯。心譯就是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時,先將英文譯成母語,然后再通過母語去理解所讀內容。這種不良的閱讀習慣既浪費了時間,又影響了按英文的思維模式去全面審視文章的有效閱讀,這也是引起英語閱讀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2)視幅小,腦反應慢。造成閱讀質量不高。還有出聲閱讀、手指閱讀及搖頭閱讀也會影響閱讀的速度及對全文的理解。
(3)依賴詞典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習慣于逐詞理解,而不是逐句、整段、整篇的理解。當句子中出現(xiàn)生詞或理解不了的詞時,他們就毫無辦法,只能依靠詞典進行逐詞翻譯以求理解,結果跟不上作者的思路,抓不住文章的中心,更不能根據(jù)文章的體裁、脈絡與結構分析語篇大意,這就是速度慢、理解不準確的原因之一。其實,有時即便是查了字典,如不根據(jù)上下文的語境、語意判斷其詞義,仍會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如“It is hazy outside”中的“hazy”一詞許多學生不認識,但通過上下文即可猜到和理解這一句的意思。在教學中,教師應多舉一些類似的例子。
二、須采取的具體對策
高中英語教學的對策
1.老師角色的轉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探究、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目標。為此要求老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學滿堂灌,填鴨式的方法,進而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老師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改變自己的理念,確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首先,老師應該從知識傳授者的身份轉變?yōu)橹R的促進者和合作者。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把教師從“知識權威”的神壇上拉下來。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有力的促進者和合作者,根據(jù)學生探究活動的需要而提供有力的幫助。
其次,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老師應具有多學科的、豐富而淵博的知識。新的英語閱讀涉及廣泛的科學內容和方法,教師必須對科學、知識等的本質有清楚的了解,對科學探究的方法有明了的系統(tǒng)把握且作為學生學習活動有力的促進者和合作者,教師應該明白在教學中,自己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依靠本門學科知識就能解答的問題,知識的整合性要求教師應具備多學科的、豐富而淵博的知識,才能在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把握正確的探究方向,引導學生不斷深入。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有力促進者和合作者。教師還該明白學習活動的規(guī)律,并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來確定自己的工作重點。
2.新的教學方法的運用
新的時代,新的教學要求,不同的學習主題要求老師必須改變過去一成不變的教學理念,不斷的加強學習。改變過去的傳統(tǒng)的看法。新的,適合不同主體的教學方法是教學成功的一半。
(1)發(fā)現(xiàn)式教學方法的使用。從閱讀學的角度來看,積極思考是積極的閱讀必然具備的特征。發(fā)現(xiàn)式思考是指在閱讀活動中極大地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挖掘,把握文章所傳達的各種信息,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全面正確的理解。它強化對課文理解,注重學生對課文的自身感悟,使全體學生能夠更容易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根據(jù)不同的閱讀內容提出不同的問題,啟發(fā)學生在閱讀內容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能自己獨立的解決問題。增加學生的成就感。
(2)“概念圖”式教學方法的運用?!案拍顖D”是美國康乃爾大學的JosephD,Novak博士根據(jù)Ausubel的學習理論在上個世紀60年代研究出來的一種教學工具,它用節(jié)點代表概念、用連線表示概念間關系。我們可以把概念圖作為用圖的方式來建構知識、組織信息和表征知識的一種教學和學習策略。Ausubel認為新知識的學習取決于新舊知識能否達到意義的同化。換言之,知識的構建是通過已有的概念對事物的觀察和認識開始的。學習就是建立一個概念網絡,不斷地向網絡增添新內容。Ausubel的另外一個主要觀點是概念有不同的深度,可以非?;\統(tǒng),也可以非常具體。
三、結論
只有立足于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認清影響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因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具體對策,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才能不斷提高,我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才可以得到穩(wěn)固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韓銀燕.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策略的調整.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高志懷陳瑛.試論英語詞匯學習策略.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3]魏洲平.心理語言學背景知識框架理論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