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土地資源已經變得日趨緊張起來,加之城市人口壓力不斷增大,導致住房與公共設施建設壓力日增。從當前的建筑形勢來看,建筑設計朝著上層與地下兩個空間發(fā)展,尤其是地下建筑空間的設計與建設,可作為地下車庫,對于節(jié)約地表空間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本文將以某建筑項目的地下建筑空間為例,對其暖通設計問題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化 地下建筑 暖通設計 研究
1、工程概述
某高層建筑項目中的地下車庫設計,單層車庫的層高為3.5米,樓板厚度為30厘米,室內凈高為3米。該車庫采用的是無梁樓蓋結構形式,而且每個柱子的頂端都有大柱帽,建筑軸間距為8米,柱帽的直徑為2.5米。車庫施工過程中會涉及到通風管道、消火栓管道、采暖管道、噴淋管道以及電纜橋架等,而且車庫內的高到要求是:車道上方為2.4米,車位上方為2.2米。因該地下車庫建筑中的通風管道截面尺寸相對比較大,而且不易彎曲,因此應當合理布設。防火分區(qū)的面積大約為3900平方米,排風排煙風道的尺寸大約為3200×700(h),出機房位置應當設置一個常開的280攝氏度防火閥,出機房之后的風管應分為兩支,即排風支管路與排煙支管。
2、地下室排風排煙風機的設計
地下室排風排煙系統(tǒng)的劃分應當根據建筑防火分區(qū)進行全面的考慮,不僅有利于通風系統(tǒng)與排煙系統(tǒng)兼顧,而且排煙風管不會跨越防火分區(qū)。通常情況下,通風量應當比火災發(fā)生時的排煙量少一半左右,平常狀態(tài)下通風管的主干管風速可設計為8至10米每秒,當火災時其風速設計應達到20米每秒。因此,應當采用風系統(tǒng)可滿足排煙與排風要求,但共用時風管又能夠有效滿足排煙風管正常運行時的要求壁厚度。
通常情況下,排風采用的是均勻排風方式,在地下室均勻地設置排風管和排風口,不僅可以在平時用以通風,而且火災發(fā)生時還可以兼作排煙風管或者排煙口。地下室一層設計時,應當充分考慮通過車道實現自然通風,其余層上的火災進風系統(tǒng)可同時作為平時的進風口。機械進風系統(tǒng)可接一小段風管集中送風,該通風方式送風比較均勻,而且集中排風的效果也非常的顯著。同時,具體設計過程中應當注意每個防火分區(qū)都應當對應一個排風排煙系統(tǒng),以及進風系統(tǒng),并設置進風排風豎井;進風口通常應當設置在地面潔凈位置,如果能與地面上的主樓保持一定的距離,則其受到火災煙氣的影響將會變小。
排風排煙風機選擇時,建議選擇那些離心風機、高溫軸流風機等。實踐中,采用普通的離心風機雖然可以有效地滿足排風排煙之要求,但是大風量的離心風機適合安裝于地面之上,而且會占用較大的面積,需要一個比較大的機房。對于高溫軸流風機而言,它是一種消防作業(yè)時的專用風機,可在280攝氏度的煙溫下正常運行30分鐘的時間。同時,它有體積小、可吊裝等優(yōu)勢,如果需要布設機房,其面積要求也不大,因此設計時建議采用高溫軸流風機進行排煙。
在軸流風機和豎井連接位置,應當設置一個能承受70攝氏度的防火閥,以免上下兩層之間出現火、煙串通現象,同時要保證進風機的風量是排煙風量的半數。適當地設置防煙閥、電動閥以及排煙閥,從而達到實際需求之要求。由于電氣控制相對比較復雜一些,因此應當盡可能地利用一個排煙系統(tǒng),來負擔1至2個防煙分區(qū)的任務,只要一個分區(qū)發(fā)生火災,全部的排煙風機和排煙口都會立即開啟。實際設計過程中,考慮到平時的排風口需要,將其均設在地下室的上部位置,下部排風口不予設置。
3、地下車庫的暖通設計方案
(1)通風方式的明確與選取
根據當前我國規(guī)定的車庫建筑設計規(guī)范之要求,建筑物地下車庫因自然通風條件比較差,因此應當設置適量的送縫合排風系統(tǒng),即暖通系統(tǒng)。由于地下車庫中通常會含有大量的可燃、可爆以及有害氣體,因此應當與主體建筑結構的通風系統(tǒng)相互分割開來,對其進行單獨的設置,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火災事故而通過通風系統(tǒng)將其引入到上部主體結構之上,造成更大的影響。
通風方式選取時,應注意以下事項:當車庫開啟面積中的門窗面積不小于每輛車0.3平方米,且分布相對比較均勻時,實踐中較長用到的通風方法是自然進風和機械通風兩種方式。當地下室車庫難以滿足自然進風條件時,可設置一個科學合理的機械送縫和排風系統(tǒng)。
(2)采暖
第一,地下室車庫采暖規(guī)定。根據車庫建筑設計規(guī)范之規(guī)定,嚴寒地區(qū)、寒冷地區(qū)的車庫內應當設置集中采暖系統(tǒng),以保證室內設計溫度在5至10攝氏度范圍之內。停車空間因冬季不易于啟動汽車,或者容易出現冰凍現象,應從實踐中常選取,5攝氏度。根據建筑室內采暖計算溫度之要求,設計的車庫采暖溫度應當在5至10攝氏度。
第二,地下室車庫中無需采暖時,應加強車庫內的管道設施保護。實踐中,當地下室車庫中無需設置集中采暖系統(tǒng)時,應當嚴格按照車庫建筑設計規(guī)定中的冬季最大通風量為準,對地下室車庫中的管道設施采取如下保護設施。
對于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而言,應當全部利用預作用系統(tǒng),并采用易于熔合的金噴頭;消火栓、系統(tǒng)管道以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預作用閥之前的充水管道,應當多采用一些防凍措施,比如自限溫電熱纜和電伴熱帶防凍作業(yè)等。地下室車庫內通常會有水流動管道,比如給水、排水以及雨水管道等等,同時還應當認真做保溫、防凍操作,其保溫厚度應當依據當地冬季的實際通風狀況進行計算。地下室車庫中的供暖管道應當具有保溫作業(yè),而且保溫層的厚度應當依據相關節(jié)能設計規(guī)范和標準,對那些非采暖型的建筑地下結構采暖管道進行確定。結合排風熱回收效應,將地下室中內沒有受到嚴重污染的排風排向車庫作為車庫通風系統(tǒng)的一個有效補風措施。
4、結束語
人民生活和居住水平的提高,對建筑結構建設的節(jié)能環(huán)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暖通風工程設計作為當前節(jié)能建筑建設和發(fā)展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設計質量直接關系著地下建筑結構的能耗指標及其實用性,因此應當對暖通工程設計不斷地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陳奇 萬耀強. 地下車庫的通風及防排煙系統(tǒng)設計研究[J]. 河南科技. 2010(15) .
[2]梁斯麒.高層建筑暖通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 .科技促進發(fā)展,2010(02).
[3]張艷紅 黃建坤. 對地下汽車庫防排煙設計的幾點探討[J]. 科技信息,2009(22) [4]李茹 朱丹 王春艷.暖通設計常見問題與對策[J].福建建筑,2011(06).
[5]王丕 丁偉濤.試論暖通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