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是國家小學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高低好壞直接影響著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甚至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研究。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傳統(tǒng)小學教學模式早已不再適應時代發(fā)展需求,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提到國家語文課程改革議程。新時期新背景下,加強對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主要研究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我國小學語文在課程改革方面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改 存在問題 解決措施
面對日益開放的世界,要怎么樣來提高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的質(zhì)量呢?同時又要通過什么方式來避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呢?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去,這就是目前教育界重點研究的課題。盡管我國在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程改革過程中,很多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語文教師語文教學水平以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為此,小學語文課改研究人員應該深入研究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現(xiàn)狀,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我國小學語文在課程改革方面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借鑒。
一、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特性
(一)互動性
互動性是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特征,這里的互動性不僅僅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還包括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缘膶嵸|(zhì)是為了增進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以及學習效率。
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互動性,無論是現(xiàn)行的探究式學習方式還是合作式學習方式,都體現(xiàn)出互動性這一原則。這里的互動性不僅僅包括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且包括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使得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關系更加融洽。
(二)靈活性
靈活性也是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特性,這種靈活性的教學策略主要是為了應對原先我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原先的語文傳統(tǒng)教學往往采用老師一人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做筆記的滿堂灌形式,靈活性的語文教學策略要求老師應該改變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改變教師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改變教師問,學生答的局面。針對學生在課堂演講中存在的問題老師和學生進行指正,甚至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學習,這些都是語文課堂教學靈活性的重要體現(xiàn)。
二、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存在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在一定的教學目標下才能進行,這是做好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沒有形成深刻清晰的認識,導致老師在做語文備課的時候,往往只是照著備案進行抄襲,無法發(fā)揮語文老師自身的積極創(chuàng)造性。因此,教學目標不明確是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存在重要問題,
(二)教師指導存在不足
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與能力是不同的,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往往忽略了對于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做針對性的指導。滿堂灌的語文教學以及指導方式,由于沒有針對性導致學生語文學習水平與能力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另外,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往往在采用指導方法上存在問題,訓練學生語文學習的方式方法單一枯燥,嚴重影響了學生語文學習水平與能力的提升。
(三)課堂上師生互動單一
由于受到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模式比較呆板、僵化,課堂上師生互動單一,甚至學生之間也存在著較少的溝通。這種教學狀況導致學生在實際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興趣降低的現(xiàn)象,嚴重阻礙了學生語文學習水平與能力的提高。對于語文課文,老師往往喜歡單方面的夸夸其談,而完全不顧及學生的需求與感受,師生互動嚴重缺乏,導致語文學習氣氛死氣沉沉,無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
三、解決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策略
(一)對老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進行優(yōu)化
為了解決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問題與缺陷,學校應該對老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進行優(yōu)化。第一,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思考與提問,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問題的追尋與解答,提高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點就是,老師應該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在上課之前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告訴學生,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教學目標去學習,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譬如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一位教師讓學生自選內(nèi)容談體驗,結果學生們一會兒說自己對“張冠李戴”這個詞語的理解,一會兒又說對“救助車夫”這件事的認識,不管是對是錯,是好是壞,教師都是“你的辦法真好!”“你的體會真獨特!”地大加贊賞。
(二)創(chuàng)設相對寬松、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
寬松、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學習好語文以及老師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有關數(shù)據(jù)表明,學生在寬松、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中進行語文學習,可以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寬松、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也是新課標要求下,老師教學必備的能力與水平要求。為此,老師應該創(chuàng)設相對寬松、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為學生語文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創(chuàng)設相對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共同參與,老師與學生在互動中進行語文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在《再見了,親人》一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輕聲讀、默讀、朗讀、品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體驗、思考、感悟課文,建立專門的討論小組,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討論,提高學生于老師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結語:
總而言之,如果老師想提高在語文課堂上的教學質(zhì)量,最好就應該轉(zhuǎn)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積極去改變學生學習語文的氛圍,使之變得更加寬松、自由、民主,而且還要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來利用課堂上較為有限的時間段,要幫助學生多讀書、多想象、多作,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學生才是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我國在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程改革過程中,很多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語文教師語文教學水平以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新課改大背景下,加強對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問題與策略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語文教研人員應深入研究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問題與現(xiàn)狀,創(chuàng)新策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略,為我國小學語文在課程改革方面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 徐紅梅. 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磁場[J]. 教師, 2010(33)
[2] 吳春苗. 淺析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J]. 二十一世紀教育思想文獻, 2010(01)
[3] 林青云. 運用多媒體技術構建 開放的語文課堂教學[J]. 吉林教育, 2009(11)
[4] 劉明. 淺談農(nóng)村學校體育課改的現(xiàn)狀及對策[J]. 隴東學院學報,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