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在我國已推行數(shù)年,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同時也受到教育界的一致贊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但目前仍有不少學校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著誤區(qū),尤其是小學學校。因此,城鄉(xiāng)各類小學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十分重要。我校近年來因地制宜地大力推行素質教育,采用以理服之、以情動之、以嚴管之的管理方法,實事求是,積極創(chuàng)新,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得到較大提高,綜合素質得以較全面發(fā)展。下面就將我校實施素質教育過程的重點、難點及解決對策進行分析闡釋,以期為小學素質教育的進一步開展提高一些參考。
[關鍵字]:小學階段 素質教育 因地制宜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大大促進了學生德、智、美、體、勞的全面發(fā)展,提高了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和綜合水平,促進了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接下來,本文將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詳細分析小學教學中因地制宜的實施素質教育。
一、“以理服之”,面向全校學生開展素質教育
在小學階段實施素質教育,必須要面向所有的學生,不要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認識到他們自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根據(jù)學生們的優(yōu)勢,“因材施教”的開發(fā)學生們的潛能,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特長。讓每位學生都能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都具備“一技之長”。讓每位學生都走上不同的成長和成才之路,為學生們成為不同規(guī)格、不同層次的有用人才做好準備。并不是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是人才,音樂家、運動員、畫家、作家、演員等等全都是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長。因此,在小學階段實施素質教育要面向每一位學生。管理學生最重要的管理學生們的內心,了解學生們的內心,用自己的真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老師的真心和愛心是解決矛盾的萬能鑰匙。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開始階段有著強烈的可塑性,因此,要教育學生為什么這樣做,更要告訴學生為什么要這樣做。擺事實、講道理是我在教學中經(jīng)常用到的方法,用活生生的案例,深入淺出的將道理講給學生聽,讓學生們在其中領悟出一定的道理,從而形成自己的觀念和認識。
二、“以情動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和管理經(jīng)驗認為,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從感情入手,將“感情”滲透在學習過程中?!皶灾岳?,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從感情入手慢慢感化學生,從感情入手,讓學生接納這個老師,接納老師所講的道理。比如說,在2008年汶川發(fā)生的8.0級的特大地震自然災害中,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眾志成城、團結一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梢越璐藱C會向學生們開展一次愛國主義的教學。于此同時,倡議大家進行一次寶貴的“愛心之旅”,將自己同時不用的圖書和文具以及穿舊的衣服捐給需要幫助的孩子。通過這樣活動的舉辦,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還可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懂得,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愛心。當別人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要及時的送去溫暖的關懷。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不要做一個冷漠的人。人一生的發(fā)展之中,道德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同等的重要,甚至比專業(yè)知識還重要。要做人,首先要有正確的道德思想觀,只有這樣,才可以被周人的人所接受和認可。
三、“以嚴管之”,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
實施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不是不布置或者少布置作業(yè),也不是在學習過程中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的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尊重學生們學習主體的地位和作用,鼓勵學生們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學習。在這一學習過程中,老師要爭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和指引者,及時的幫助學生們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的將“開小差”的學生引入學習軌道上來。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老師要管理學生,還要嚴格管理學生。但是,這里的嚴格管理學生,并不是指的“體罰”“虐待”學生,讓學生害怕你。而是,在學習過程中,做學生們的“良師”,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進一步發(fā)展和發(fā)揮的空間。當學生們犯錯誤的時候,老師要讓學生明白自己錯在什么地方,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以及怎么樣去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不要一味的批評、職責學生。在生活上,要做學生們的“益友”,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的師生關心,跟學生們“打成一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贏得學生們的喜歡和愛戴。
四、相應的評價考核體系與素質教育相結合
素質教育的實施,是在新的教學理論的指導之下,全體師生共同開展的實踐活動。要想保證這項實踐活動始終保持著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前進,并且取得良好的成績,那就必須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評價考核體系。從評價對象上來看,素質教育的考核評價包括班級、學生和老師三個部分,在考核內容上包括對德、智、美、體、勞這五個部分的全面考核。比如說,對學生們的考核要傳統(tǒng)的“分數(shù)制”的等級制評價,應該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除了采取最終的結果性評價還要結合學生們的日常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和文體活動以及思想品德等過程中評價,評價的方式由老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在評價內容上要全面的包括學生們的德、智、美、體、勞這五個部分。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根本上為學生們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和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發(fā)展自己的個性。與此同時,對老師的評價也不要僅限于學科成績的評價,更要注重老師是否有愛心、是否愛崗敬業(yè)、是否有責任心等等因素,加強對老師日常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積極性的考核。對于班級的考核,要結合全班學生的學習成績之外,還要對班級的班風班貌以及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行考核和評價,從而促進學生們的集體主義精神。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素質教育的全面要求以及現(xiàn)階段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從四個大的方面:“以理服之”,面向全校學生開展素質教育;“以情動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以嚴管之”,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相應的評價考核體系與素質教育相結合,詳細分析小學教學中因地制宜的實施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 劉宏君,濰坊市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調查分析研究 [D].山東師范學,2012(02)
[2] 裴智軼,設計青島市南區(qū)小學效能評價方案前的先行理論研究 [D].山東師范大學,2008(09)
[3] 王穎,深圳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問題研究 [D].華中師范大學,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