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刑訴法修改,將對司法實踐產生深遠的影響,對公訴而言,影響尤大,新刑訴法恢復了卷宗移送制度,確立了刑事和解制度,增設了庭前預備會議,設立了關鍵證人、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制度,對簡易程序進行了重大修改。這些都是對公訴部門的全新挑戰(zhàn)。而最終這些挑戰(zhàn)將通過庭審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就對出庭公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適應這一變化,使出庭公訴工作躍上一個新的臺階,我談談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一、對出庭公訴工作的影響
(一)簡易程序全部出庭將大量增加公訴人的工作量
新刑訴法在某種程度上將現(xiàn)行的簡易程序和被告人認罪普通程序案件簡化審程序加以合并,這樣做將有利于提高庭審效率,同時也有利于彌補檢察機關對于適用簡易程序案件庭審活動監(jiān)督缺失等問題。但是,它給基層檢察機關帶來的難題也是顯而易見的,人力、物力和案件量如何匹配、怎樣提高訴訟效率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對基層院而言,簡易程序和簡化審程序案件占到絕大多數(shù),如果每個案件都要出庭,案多人少的矛盾將更加突出。
(二)證據(jù)制度的修改對公訴人素質、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在運用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方面,新刑訴法第五十五條的規(guī)定賦予了人民檢察院調查核實權。在實踐中,如何正確運用調查核實權,如何妥善處理與公安機關之間的關系,都對公訴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一定程度上加大公訴人的工作量。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的確立,對公訴人員庭審的應變能力提出了挑戰(zhàn)。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確立后,所有證據(jù)都要經過庭審環(huán)節(jié)“驗明正身”方可成為定案證據(jù),這就必然導致控辯雙方在庭審環(huán)節(jié)圍繞證據(jù)合法性的辯論會變得異常激烈,這對公訴人員駕馭庭審的能力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出庭公訴的工作量和難度,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容易影響庭審效果。庭審效果不佳,會極大影響檢察機關的執(zhí)法形象。
而在證人、鑒定人、專家證人出庭作證制度方面,對于公訴人而言,在當前的現(xiàn)實情況下證人出庭作證加大了指控犯罪的難度,尤其是當證人在法庭上直接面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詢問和質證的壓力時,如何實現(xiàn)良好的庭審效果對公訴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詢問鑒定人和專家證人時,公訴人也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在工作中逐步實現(xiàn)公訴隊伍的知識化和專業(yè)化。
(三)律師權利的擴大使控辯雙方更趨勢均力敵
本次刑訴法修改使律師的“會見權、閱卷權、調查取證權”得到保障,使律師得以全面介入公訴活動,其對抗國家追訴的能力將進一步,這將深刻改變公訴方天然強勢的局面。首先,律師在偵查階段即可具有辯護人身份,律師將比公訴人提前知悉案件情況。其次,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變得暢通無阻。如規(guī)定“除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外,在偵查期間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不需經偵查機關批準?!弊詈螅蓭熼喚淼臋嗬玫竭M一步保障。新刑訴法擴大了法律援助的案件范圍和適用范圍,這也將改變之前存在的公訴人在法庭上“唱獨角戲”的局面,公訴人將更多面對辯護人的直接對抗,控辯雙方更趨勢均力敵。
二、面對挑戰(zhàn),如何應對出庭公訴工作
控辯式庭審使庭審演變成控辯雙方的一場全方位綜合素質的對抗。如果公訴人不及時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不在法律功底、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等各方面下苦功夫,將難以勝任今后的公訴工作。但挑戰(zhàn)始終與機遇并存,唯有迎難而上,方能突出重圍,贏得屬于公訴人的榮耀。
(一)充分準備,掌握庭審主動權
第一是庭審前,充分準備。出庭前,公訴人要在吃透案卷證據(jù)材料的基礎上,熟記定案的法律依據(jù)、理論依據(jù)、事實依據(jù)、邏輯依據(jù),準備出庭提綱。充分調取理論資源,最大限度地挖掘現(xiàn)有的證據(jù)資源支持公訴。
公訴人要抓住庭前會議時機,了解情況,聽取意見,發(fā)現(xiàn)律師庭審辯點,及時調整和變通庭審策略,對要求證人出庭接受質證的案件,要在如何保證出庭證人講真話,如何保證證據(jù)客觀、真實、穩(wěn)定,如何適度把握出庭證人的范圍等方面下功夫。對提出適用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的案件,要幫助偵查人員應對出庭,積極與法院溝通協(xié)調,取得共識,并制作詳細的出庭提綱,確保庭審效果。
第二是庭審中,強力公訴。公訴案件庭審中,公訴人承擔證明犯罪的舉證責任。因此公訴人要因案而宜,有時要就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定問題及關鍵點,結合案件事實細節(jié)材料進行剖析,排除證據(jù)之間的矛盾,引導庭審人員進行有價值地思考。有時要從案件的具體危害上來刻畫出生動的反駁內容,從大眾情緒上來挖掘社會層面的內容,有效地引發(fā)庭審人員的內心共鳴;有時要強力引導庭審人員及旁聽者建立正義的理念,按照公訴意志,對案件作出判決。掌握庭審主動權。
(二)提高公訴人自身能力
打鐵還需自身硬,公訴人要掌控庭審的主動權,自身功夫必須過硬。這就對公訴人的綜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公訴人首先必須有深厚的法律知識,同時還需學習哲學、邏輯學、心理學、刑事偵查學等知識,提高綜合分析、判斷和論證的能力。公訴人基本功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學習沉淀和經驗積累。逐步培養(yǎng)公訴人舉止得體的儀表和嚴肅認真、沉穩(wěn)自信的氣質,為出庭公訴打好基本功。
(三)加強與偵查機關配合,強化證據(jù)意識
證據(jù)是出庭公訴工作的基礎。這就要求偵查和起訴方進一步協(xié)調關系,形成合力,尤其是偵查必須圍繞起訴指控的需要進行,偵查機關必須準確全面地提供指控所需要的證據(jù)。因此,要加強與偵查機關的聯(lián)系,及時互通情況信息;對重大復雜案件,公訴機關要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指導偵查機關依法全面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無罪、罪重、罪輕的各種證據(jù)。加強偵訴協(xié)作,形成合力,提高出庭公訴、指控犯罪的能力。同時,公訴機關要切實改進目前的證據(jù)結構,逐步降低言詞證據(jù)的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提高實物證據(jù)的比重和地位,通過降低言詞證據(jù)的比重,使犯罪嫌疑人翻供、串供的負面影響自然降低。從而提高公訴人的自信心,為強有力的出庭工作打下基礎。(作者單位:平定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