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我國05年7月匯改革以來,人民幣一直處于升值狀態(tài),而股市也經歷了大漲大落,影響股價的因素是多種多樣,本文研究匯率與股價聯動性,主要是通過協整檢驗的方法判斷兩者的變動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運用Granger檢驗分析兩者的變動是否存在因果聯系。再引入外匯占款和利率另外兩個變量,做多變量的協整檢驗分析。
關鍵詞:匯率,股價,協整檢驗,Granger因果檢驗
一、文獻綜述
研究匯率和股價的關系主要從兩個方面,一是理論研究,如Dornbusch 和Fisher(1980)關于匯率波動的流量導向模型和由Branson(1983)提出的股票導向模型;二是從實證的角度來分析匯率與股價的變動關系。在國內的研究,大部分的實證結果都認為匯率與股價存在長期的穩(wěn)定關系。
二、數據描述和研究方法
本文選取了從05年8月1日到12年12月25日的上證指數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日數據,剔除其中空缺數據,總共1803組日數據。本文首先對匯率和股市做相關性分析,再用協整檢驗的方法來判斷兩者的變動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再運用Granger檢驗分析兩者變動的因果聯系。最后,引入外匯占款和利率另外兩個變量,做多變量的協整檢驗分析。
三、實證分析
(一)相關性分析
上證指數與匯價的相關性分析,它們的相關系數為-0.118339,說明相關性確實不高。而這個結果卻與之前的一些研究結果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數據的選取時間段的問題。
(二)單位根檢驗
由于上證指數和人民幣名義匯率序列都是時間序列數據,在進行協整和因果檢驗之前,必須先檢驗時間序列的平穩(wěn)性,即檢驗序列是否服從單位根過程。常用的單位根檢驗方法是ADF檢驗。
(三)協整檢驗
對于兩組或者兩組以上存在單位根的變量序列,如果它們的線性組合是平穩(wěn)的,則表明這些變量序列之間存在協整關系。上證指數和匯率都是一階平穩(wěn),因此我們可以對該序列進行協整檢驗。根據AIC和SC準則,確定VAR模型的最優(yōu)滯后期為8。
四、結論
在只有匯率和指數兩個變量時,能夠得出其有長期的協整檢驗,并且有Granger因果關系。但是在增加利率和外匯儲備兩個變量后,結果就有明顯的差別。而且此結果也與前人很多的研究結果有很大的差別。主要原因認為是自從匯率改革以后,人民幣一直處于升值的一個趨勢,而股價指數去發(fā)生了很大的波動,在對匯率和股指做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時,都能得出匯率對股價的影響不大。因為,在現實中,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而匯率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因素,而匯率也只是通過間接的傳導方式來影響,因此,認為股價和匯率的相關性不明顯。(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證券與期貨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兵,封思賢,李心丹,汪慧建.匯率與股價變動關系:基于匯改后數據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