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很有營養(yǎng)的東西,媽媽每天都讓我吃一個雞蛋補充營養(yǎng)。但是每次剝一個完整的雞蛋卻很難,因為會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墒窃谀棠碳遥铱匆娔棠虅兊碾u蛋卻個個很光滑。于是,我就問奶奶,奶奶說她每次煮完雞蛋都會馬上把蛋放進涼水中浸一會。于是我猜想,是不是和這杯涼水有關呢?
一、設計實驗
準備兩個生雞蛋,鍋和水
二、進行實驗
1.把兩個生雞蛋同時放入鍋中煮熟。
2.把一個熟雞蛋馬上放入一杯涼水中。
3.把放入涼水中的熟雞蛋和剛煮熟的雞蛋剝殼。
三、收集證據
放入涼水中的雞蛋很容易就把殼剝下來了,而剛從熱水中取出的熟雞蛋剝起來總是連殼帶肉不好剝。
四、結論
熟雞蛋是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不一樣。在溫度變化不大或變化比較均勻的情況下,還顯不出什么。一旦溫度劇烈變化,蛋殼和蛋白的伸縮步調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里,蛋殼溫度降低,很快收縮,而蛋白仍然是原來的溫度,還沒有收縮。此時就有一部分蛋白被蛋殼壓擠到蛋的實心處,隨后蛋白又因為溫度降低而逐漸收縮,而蛋殼的收縮已經很緩慢了。這時蛋殼就很容易被剝下來了。這就是物理原理——熱脹冷縮。
(指導老師:楊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