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角色
合作學習更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品質。因此,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既是學習目標的制訂者、程序的設計者、情境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討論的參與者。協(xié)調者以及鼓勵者和評價者。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由傳統(tǒng)教育以教師為中心變?yōu)閷W生學習的向導和促進者,有時還是學生共同學習的合作者。教師該如何充當好促進者的角色呢?就要做好以下方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參加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和氛圍,維持好學習秩序;調控學生始終討論主題,引導學生探尋正確答案,最終形成一致意見;組織好組內互動學習,組間相互交流;介入學習活動,了解活動情況并及時提供幫助;搞好測評工作,用激勵性語言促進學生合作性學習。
總之,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角色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關鍵。
二 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
1.合作小組成員應合理搭配
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教師首先必須進行合理的分組。小組合作學習有多種組織形式,小組成員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這既可以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又有利于小組間的學習競賽。應結合中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學習特點劃分學習小組,最好是2~6人。
課堂中學習小組的劃分形式多種多樣。第一種,也是較常用的一種,是以同桌為一個合作小組,這種形式比較隨機,便于操作。第二種,是四人一小組,可由前后座位四人組合,也可由相鄰兩對桌組成。這種形式同樣利于操作,尤其適用于連鎖問答。如對句式的鞏固操練。第三種,是以桌子的一豎行或一橫排為一組。這種形式在單詞復習中更具挑戰(zhàn)性。無形中要求每個學生必須自己熟拼單詞,才會靈活順接。第四種,依據(jù)學生學業(yè)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等方面的差異分組,成員之間具有互補性,促進各個小組間公平競爭。為更好地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突出“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特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性格、愛好、英語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分組,既要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又要有靈活機動的特點。如在完成某一項學習任務時,可按學生的興趣愛好分組。在話題討論中,可安排性格外向與內向的學生組成一組。在一般小組活動時,還要注意學習能力之間的搭配,每個組成員的分工要采取輪換制??傊?,小組的配置要為順利開展活動提供最基本的組織保障。
2.話題的設計選擇應以學生興趣為主
學生只有面對自己熟悉的材料時,才會產(chǎn)生討論和探求的興趣,才會有抒發(fā)自己感情和觀點的需求,也才會有話可說,并在積極參與的活動中獲得語言知識和交際技巧。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利用現(xiàn)有教材中豐富多樣的題材,也可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以學生興趣為主的話題,引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的欲望?!癈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一單元,以“聚會”為話題:讓每小組的其中一名成員準備舉辦生日聚會,邀請本組其他成員來參加,分配不同的角色,進行情境演繹。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語言技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克服了以自我為中心、膽怯等不良的心理品質,使學生獲得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新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話題,教師只有認真鉆研教材,設計合理、切實可行的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落到實處,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合理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可根據(jù)教學安排和教學內容的不同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進行。在新授課之前引導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如聽錄音,查單詞,翻閱資料,思考問題,提出質疑等,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特點,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生容易達到的“階梯式”教學目標,然后向學生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明確自學的學習方法和要求后,由學生個人自學,讓其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尋知識,為小組討論做好準備。這既能營造課前學習的氣氛,又能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便于小組交流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創(chuàng)造開展言語交際活動。小組活動時,教師應認真觀察各小組成員進展情況,啟發(fā)和引導學生之間互動,并適當?shù)貫閷W生間的言語提供語言或句式等方面的幫助。
教師還應指導課后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既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又要了解小組合作學習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幫助,并及時根據(jù)反饋信息指導學生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
4.建立科學的合作評價體系
評價準則在指導和調節(jié)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學生備受鼓舞,從而產(chǎn)生巨大的學習動力,還可以使教師獲得準確的反饋信息,反思自己對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情況以及對合作目標和活動設計的把握狀況,以便作出及時調整,使合作學習更加有效。要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和學習過程的進展情況進行評價,同時也要對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的建立、參與活動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精神與效果進行評價,讓每個成員在合作學習中都明確自己的責任和角色。而是否傾聽其他成員的意見、是否樂意向其他組員提供幫助等個人表現(xiàn)都會影響小組合作學習。因此,評價應對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具有鼓勵作用,教師應始終堅持以正面教育和鼓勵為主,鼓勵學生參與語言活動,獲得全面發(fā)展。評價還應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時,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結合起來,把對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側重于過程評價和小組集體評價。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