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威爾·史密斯的奧迪座駕沒有方向盤,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告訴“車輛女士”到哪里。他可以充分利用路上的時間,睡覺、看電影,或者開始專心工作。
在“首堵”北京,像史密斯一樣釋放雙手是很多駕駛者的愿望。現(xiàn)在,Google、蘋果這些IT公司已明確告訴用戶,這個可以有!
6月中旬,Android系統(tǒng)的智慧導航應用“Robin”問世,這個在英文中賦予男子氣概的名字似乎是為了與蘋果“Siri女士”爭鋒相對。Siri女士在6月舉行的蘋果WWDC開發(fā)者大會上獲得了新的任務:蘋果發(fā)布iOS 6,系統(tǒng)中添加EyesFree免視操作功能,這意味著,地圖、車輛控制和Siri語音功能將能夠融為一體,只要用USB或者藍牙連上iPhone,Siri女士就可以幫你打點車內大小事情。
與Siri女士一樣,Robin先生能聽懂你的話,你可以讓他為你指路,選擇最佳路線、尋找停車場、加油站、星巴克的位置,讓他撥打電話號碼、播放音樂、拍攝一段行車視頻,甚至為你講個笑話,打發(fā)路上的時間。
雖然聰明的Siri或Robin暫時只能幫你解決在路上手忙腳亂操作智能手機的煩惱,但是它們正試圖完成更多駕駛中的操作,最終讓駕駛者釋放雙手成為可能。未來,動力、加速等指標不再只是左右汽車發(fā)展的必備指標,智慧程度將是考量一臺汽車性能的重要因素。
Google董事長埃里克·施米特曾稱,“汽車發(fā)明在計算機出現(xiàn)之前是一個小失誤。”語音輔助駕駛開始,汽車企業(yè)掀起了一場駕駛革命,但主導這場革命的卻是IT企業(yè)。IT將重新定義駕駛與汽車。
語音技術反超車企
“Siri,我要到最近的星巴克?!?/p>
“請留意馬路右側,前方5000米處就有一家星巴 克?!?/p>
沒有一種人機對話方式能像語音一樣方便。其實,智慧汽車的概念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但是Siri以語言來控制導航才引爆了人們與汽車交流的欲望,如何讓汽車具備語言理解能力、擁有智慧?
最早思考這個問題的不是蘋果Siri、更不是Google,而是汽車企業(yè)。
2008年,上海汽車啟動了智能車載系統(tǒng)項目,去年底,iVoka系統(tǒng)問世。與Siri類似,iVoka實現(xiàn)了語音控制導航系統(tǒng)、地點搜索、音樂選取、撥打電話等?,F(xiàn)在這套系統(tǒng)仍在進化,除駕駛和操作空調外,車內大部分功能都可以通過語音來控制。
2010年,福特也開發(fā)出一套語音控制系統(tǒng)SYNC,其詞庫能識別數以千計的初級指令。其實,車企的邏輯很簡單,語音控制可以帶來更愉悅的駕駛體驗,從而提高車輛的吸引力。
這兩年來,圍繞著語音控制系統(tǒng),還催生了大量中小方案商。
“車載語音系統(tǒng)流行,一些沒有能力或精力的車企會使用第三方系統(tǒng)。當時我們覺得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機會。”魏明在汽車行業(yè)已十多年,曾是深圳一家方案商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但去年Siri發(fā)布后,他就知難而退了。
魏明指出,車企、方案商的競爭力并不強,因為語音控制涉及到龐大的數據庫,極強的計算能力。車企更多地在車輛自身的計算機上去開發(fā),只能識別少量指令語言,與Siri理解自然語言的能力不可同日而語。
蘋果、Google等IT企業(yè)開發(fā)語音控制系統(tǒng)時間并不長,但在人機對話與交互上已遙遙領先于汽車企業(yè)。憑借的便是他們在計算能力上幾十年的積累。
近日的WWDC上,蘋果iOS軟件業(yè)務高級副總裁斯考特·佛斯托宣稱:“多家車企承諾將在未來12個月內整合Eyes Free Siri功能?!睋钚孪ⅲ嗉臆嚻蟀ㄍㄓ?、豐田、克萊斯勒、本田、奔馳、奧迪、寶馬和捷豹路虎等。
豐田也已公開表示:“蘋果和豐田正在尋找潛在機遇,將Siri Eyes Free Mode界面整合到豐田、雷克薩斯和Scion品牌車輛中。我們相信它能夠為車主帶來更加安全和舒適的應用?!?/p>
無人汽車競速
當Siri、Robin能理解人類的語言、目的、意圖后,下一步,系統(tǒng)就會參與到駕駛中。例如,遇到爬坡動力不足時,系統(tǒng)會提醒駕駛者加大油門,拐彎時告知司機彎度,方向盤要打多少度,是否需要制動減速等。高德導航副總裁郄建軍預計,未來3至5年即可實現(xiàn),“我們已經積累足夠數據,只需要時間去完成技術、整合方面工作?!?/p>
其實,從輔助駕駛到Google無人汽車上路,系統(tǒng)全面接管車輛的控制權已指日可待。4月底,Google宣布無人(駕駛)汽車已試運行 32 萬公里,5月8日,美國內華達州即發(fā)出第一張無人汽車駕照。
無人駕駛的原理并不復雜,通過車上的傳感器、雷達、攝像頭以及激光測距儀來代替人感知周圍的環(huán)境狀況。同時,車輛系統(tǒng)將從Google的數據中心下載路線、地圖信息,與車輛的感知系統(tǒng)結合處理,決定當前的駕駛行為。
郄建軍認為,無人汽車分兩步走?,F(xiàn)階段是人、車、系統(tǒng)互動,系統(tǒng)把信息給人,人控制汽車,而無人汽車就是讓系統(tǒng)直接連車,雙手不再作為系統(tǒng)與方向盤的中介。然后,所有無人汽車都聯(lián)網,由中央系統(tǒng)或者云中心控制各輛車的行駛路線,充分利用空閑路面資源,使得整個城市道路交通保持高速暢通,這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
Google開發(fā)無人汽車的目的也是如此。他們認為,無人駕駛汽車將極大減少汽車的使用,創(chuàng)造“明天的高速公路火車”,并能減少能源消耗,增加道路的運力,節(jié)省時間。美國交通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天花52分鐘在上下班的路上。有了無人汽車,路途時間不僅節(jié)省了,而且能充分利用這些時間。
除了Google,不少IT公司都對未來汽車躍躍欲試。微軟的計劃比谷歌更雄心勃勃,5月份,微軟展示了一輛可塞進抽屜的折疊汽車模型,同樣,這輛汽車在未來也會具有無人駕駛能力,微軟認為它可以在2030年變成現(xiàn)實。
無人駕駛領域雖然被IT企業(yè)搶了不少風頭,但是汽車企業(yè)也毫不示弱。通用、大眾、寶馬、奧迪、沃爾沃等也在開發(fā)無人汽車技術。例如,通用正在凱迪拉克車上進行著一項半自動駕駛技術的試驗。該技術可以使車輛全自動轉向、制動或車道保持。系統(tǒng)可以在高速公路、長途駕駛以及路面擁堵的情況下,減輕駕駛員的負擔。
不過,IT、車企發(fā)展無人汽車的出發(fā)點并不一樣,“車企更關注車輛內部,更多地從汽車硬件、系統(tǒng)去改進。而IT企業(yè)則試圖構建一個涵蓋方方面面的智慧系統(tǒng)?!臂Ыㄜ姺Q。
換句話說,車企是為了提高銷量,而IT企業(yè)則是為了滲透到更多的領域中,從PC、手機、電視、智能家居,再到汽車,將所有信息整合到自己的平臺中,再讓廣告主埋 單。
輔助駕駛、半自動駕駛、無人汽車等技術在逐步普及,車里的可支配時間在大幅增加,資訊、娛樂等各種需求正等待著爆發(fā)。數據顯示,2012年僅車內資訊內容一項的市場規(guī)模將突破500億美元,誰能不垂涎?
但“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也許運營商就是漁翁。因為不管是Siri或Robin,還是無人汽車,均需3G或4G與數據中心連接;釋放雙手后,車內資訊娛樂內容就更依賴移動網絡了。
現(xiàn)在,汽車已被賦予了語言理解能力,未來,無人駕駛系統(tǒng)會帶你安全到達目的地,你不用擔心沒油或沒電,也無需害怕超速、踩線之類的罰單,系統(tǒng)將全面接管車輛。世界也會變得更安全,《我,機器人》中,主人翁被控違法后試圖駕車逃跑,車輛違抗了他指令,駛向警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