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的普遍推廣使用,使得部分中學和小學的學校,采用了教育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對中小學生進行教育教學。其中這篇論文對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影響和作用進行了分析,并且將全文分為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教育信息化對中小學教育教學的積極影響;第二部分:教育信息化的使用給中小學教育教學帶來哪些挑戰(zhàn)。
關(guān)鍵詞:教育信息化;中小學教育;授課老師
中圖分類號:G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09-0000-02
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和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中國的信息化時代已經(jīng)到來,無論我們的生活還是學習中的很多方面都需要運用電子信息化,當然對于中小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也少不了信息化的使用。在中小學生的學習和教學中,教育信息化無論對于授課老師還是聽課的學生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所以在中小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信息化教育提高重視程度。
一、教育信息化對中小學教育教學的積極作用和影響
教育信息化不僅僅使得教課老師能夠隨時更新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教育思想觀念,也使得學生的學習途徑更加廣泛,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夠?qū)W習。所以教育信息化的使用對于中小學的師生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影響,那么我們需要將教育信息化對于中小學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積極作用分開進行講解。
(一)教育信息化對中小學授課老師的積極作用和影響
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使得學?;蛘呤谡n老師能夠知道全國各地的優(yōu)秀學?;蛘呓處煻荚谶M行什么形式的教學或者有什么特別成功的案例,教師通過瀏覽這些信息提出一些適合自己學校的教育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1.教育信息化在授課老師備課過程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使得每個學校的教學資源和信息都可以共享,豐富和增添了中小學的教學內(nèi)容,不僅僅在局限于學校所提供的課本或者教材。有了教育信息化的幫助,學校老師在進行一些抽象原理或者晦澀難懂的知識的時候,就可以運用計算機進行聲音、圖像表達出這些原理或者知識的形成過程,將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可以通過圖像形象的表達出來。很多時候老師在進行知識講解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圖表或者是某個現(xiàn)象的形成過程,如果老師在課堂上進行圖表或者現(xiàn)象具體的寫到黑板上的話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是教育信息化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可以上網(wǎng)搜索相關(guān)的圖表和現(xiàn)象形成過程的圖或者視頻將他們下載下來放入自己的講義中,教育信息化的應用將老師的備課時間大大的降低了,并且對于任課老師的教學內(nèi)容也充實了很多,在授課老師進行知識講解的過程中,也節(jié)省了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時間。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使得授課老師在備課過程中節(jié)省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樣授課老師就可以將在備課的過程中節(jié)省的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制定中小學在每個學習期間的學習進程和學科內(nèi)容的恰當安排,為中小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和生活做出努力。
2.教育信息化在授課老師講授知識的過程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能夠?qū)⑶昂笾v解的知識點或者內(nèi)容很好的聯(lián)系起來。中小學生所學的每個學科中每個單元或者章節(ji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所以在進行知識講解的過程有些時候需要用到以前的知識點或者內(nèi)容,如果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那么我們的老師和學生能夠憑借記憶或者翻閱以前的筆記來聯(lián)系這兩個知識點,這樣就會浪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假如使用教育信息化進行中小學課程的教授,那么我們的任課老師在講到有關(guān)聯(lián)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將以前的課件調(diào)出來讓同學們復習,這樣才能既省時又省力的就將相聯(lián)系的知識點連接起來了。
(二)教育信息化對中小學生學習的積極作用和影響
1.教育信息化改變了中小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教育信息化對于學生的幫助很大的,因為以前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就是學生在實際課堂上聽取教師進行知識的講授,使用教育信息化之后學生可以不用非要在實際課堂上學習,他們可以在家里或者其他地方使用網(wǎng)上課堂或者將老師的課件拷貝到自己電腦上進行聽講。學生將老師的課件拷貝下來之后能夠隨時聽講,遇到不明白或者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反復看課件,并且不用與老師必須面對面的才能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僅方便了學生學習和思考問題,也節(jié)省了任課老師的時間和精力。
2.教育信息化可以調(diào)動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在中小學校推廣教育信息化的使用過程中使得一些枯燥無味的知識變?yōu)橐恍┬蜗笊鷦拥漠嬅婊蛘呤侵庇^形象的圖表,讓中小學生的學習增加了一些趣味性。信息化教育不僅僅可以讓知識變得更加形象,還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增添一些視頻或者聲音片段,這樣中小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也比較容易集中精神去聽課,多種感官系統(tǒng)一起作用,能夠讓學生感覺到一種真實的感覺,這樣就能讓學生將學習的東西得到更加深刻的記憶。所以對于這種既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zhì)量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對其給予極大的重視和研究。
3.教育信息化能夠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由于教育信息化可以將圖、表、聲音、視頻等等各種感覺的信息融合在一起,這樣不僅僅可以形象生動的解釋相關(guān)的知識點,還可以讓中小學生充分利用各個感覺器官去感受學習,從而將這些內(nèi)容深深的刻在自己的心中。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對課堂學習增強了濃厚的興趣,從而對于相應的學科學習也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4.教育信息化可以增加中小學生和授課老師之間的互動或者交流
現(xiàn)代的中小學生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思想觀念認為,在中小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的學習情況或者學習能力為中心,而不是以授課老師的教授方式和教授內(nèi)容為中心,并且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學習的主要作用或者目的是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和以后的學習中,老師授課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讓中小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所以中小學生在教育信息化的實行過程中需要積極的、主動的參與老師的教育教學中去,在接受老師講解的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也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更好地完善自我。
在一些中學或者小學中老師講課過程中采用了教育信息化的方式,這樣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授課老師講解知識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diào)動了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由于教育信息化也是一把雙刃劍,它的實行能夠給待遇中小學教育教學帶來一些幫助和機遇,但是教育信息化也存在著一些自身的缺陷和限制,從而對中小學的教學也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
二、教育信息化給予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挑戰(zhàn)
(一)教育信息化的應用需要讓中小學校改變自己的教學條件和相應的教育環(huán)境
中小學校要想成功的實行教育信息化就需要引進現(xiàn)代化的電子設備和一些多媒體技術(shù)。教育信息化對中小學的教學老師和學生來說有著很重要的幫助作用,但是由于教育信息化的使用需要借助一些電子設備并且這些設備的價格比較昂貴,這就導致了一些經(jīng)濟條件不好的學校不能夠成功的實行教育信息化的教育教學方式。即使電子設備的購買費用解決之后,那么以后對于設備的維修費用、保養(yǎng)費用等等各種費用的花銷也是很大的,可能對于城市化的學校這些費用是可以承擔的,但是對于一些農(nóng)村的學校或者經(jīng)濟條件的不好的西部地區(qū),這些費用對于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在進行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操作這些電子設備的電子信息技術(shù)的應用。在我國的很多中學老師對于計算機操作能力比較差,更缺乏對新型計算機教學系統(tǒng)和教學軟件的學習,甚至有些小學老師連最基本的計算機操作都不能夠完成,這種現(xiàn)象就嚴重阻礙了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學中的順利實行。
(二)教育信息化對中小學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要想在中小學成功應用不僅僅需要學校和老師的積極配合,也對中小學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和標準。在中小學進行教育信息化的時候,首先必須要求任課老師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shù)和對電子設備的操作能力,但是對于中小學而言,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實行也需要他們在一定程度對信息技術(shù)或者計算機網(wǎng)絡有所了解和掌握。因為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主要是以自己的講解為主,如果學生有聽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對老師講解的內(nèi)容有異議的話,不能夠及時地反映給老師,而是需要在課下或者回家之后才能有機會和老師進行溝通。這就要求中學生能夠自己獨立、熟練的進行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操作,能夠熟練的與老師進行溝通和互動;至于小學生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與任課老師進行交流和溝通。但是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教育水平和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使得學生對于計算機網(wǎng)絡的使用有著很多問題,所以要想能夠在中小學成功的實行教育信息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時代,所以我們國家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也需要掌握較好的信息技術(shù)才行,其中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學中的實行能夠增強中小學生對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學習熱情,為以后使用電子信息技術(shù)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海茹.教育信息化給教師角色帶來隱形危機[J].蘭州:電化教育研究,2003,4
[2]楊威,史春秀,鞏進生.信息技術(shù)教學導論[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3,3
[3]李克東.數(shù)字化學習.電化教育研究[M].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1,8
[4]彭紹東.信息技術(shù)教育學論綱[J].蘭州:電化教育研究[J].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