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是高職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在計算機公共基礎課教學的過程中采用項目教學法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的教學特點,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熟練運用計算機能力和創(chuàng)新型高素質(zhì)應用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主要探討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公共基礎課中的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公共基礎課;項目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09-0000-02
引言: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在各個領域中已經(jīng)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工具。計算機應用能力提高不僅是社會發(fā)展需要,也是今后工作的需要。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是高職院校中各個專業(yè)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其教學目標主要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熟練使用計算機并能夠運用計算機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管理的人才。所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項目教學法的重要性
在高職院校中,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幾乎是各個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但是由于課程比較多,有的院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每周只安排2個學時,在較少的課程下,學生雖然能夠掌握一些基礎的計算機應用,但是對學生來說,把計算機技術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和學習中是有一定的困難的。由于目前很多職業(yè)院校中,教學方法依然是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為主導地位,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導致學生的主動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被遏制。項目教學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完整的教學項目而開展的一種教學互動[1]。項目教學法在職業(yè)院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中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導地位,教師的任務主要是為學生獲取知識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引導學生如何掌握知識,如何獲取知識的教學活動。由此可見,項目教學法在計算公共基礎課程中的應用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職業(yè)能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是非常重要的。
二、項目教學法的實施
(一)教學項目的設計
教學項目的設計并不是把傳統(tǒng)的上機操作作為教學設計的項目,而是應該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完成項目并能夠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知識和應用技能。在教學項目設計中教師首先應該設置實踐性較強的問題情境,問題情景設計的目標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動機,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運用知識技能的能力。在項目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需要,教學目標的需要結合社會的發(fā)展和實際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比如在進行講解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情景:如果一個同學想要組裝一臺電腦,但是組裝的電腦必須滿足學習需要,請問在組裝電腦中需要什么樣的配件才能滿足要求呢?[2]或者在進行講解Excel時,可以設置這樣的情景:如果你是某公司的財務總監(jiān),需要進行統(tǒng)計一下上個月的收入情況,如何運用Excel方便快捷并準確的完成呢?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設置一系列的貼近生活、結合實際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項目設計的層次性
在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時,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在進行設計教學項目時,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知識接受能力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項目。在教學項目設計的過程中,對于接受知識能力差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按照教師的要求和指導重新做一遍;而對于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擴展性的項目,教師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讓學生在上機課中進行操作;而對于操作能力比較高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創(chuàng)新型的項目,對于創(chuàng)新型的項目,讓學生自選題目進行創(chuàng)作。在進行項目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操作能力進行設計,并且在上機課中,教師還應該創(chuàng)造出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以及歸納總結等項目,這樣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師生之間角色的互換
在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中開展項目教學法主要是讓學生自身完成項目,并進行探索學習,從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項目教學法主要是建立在人本主義、建構主義以及綜合認知主義的學習理論基礎的一種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項目教學法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輔助學生完成項目。在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中開展項目教學首先應該進行角色互換,角色互換主要是教師從講授知識、灌輸知識轉(zhuǎn)變?yōu)榻M織、指導學生學習,應該從講臺上講解轉(zhuǎn)變?yōu)楹蛯W生共同討論研究、分析、共同學習[3]。學生也應該從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項目,并根據(jù)項目不斷提高學生計算機知識掌握能力和應用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對于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我們可以在實驗室展開教學,從而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而且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在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實施項目的過程中,一般主要是以設計小組的形式,首先應該明確每一個項目小組的要求和目標,然后劃分小組成員,并進行選定小組組長,使每一個小組采取分工合作的方法。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主要指導和協(xié)助學生的項目開展。如果學生在項目開展中遇到問題或者難題教師應該及時進行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指導策略。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能力提高,比如在學生進行學習繪制表格的斜線表頭時,一個學生在利用工具欄中“表格和邊框”進行手動繪制,但是在繪制之后在進行插入行標題和列標題時,由于單元格大小的緣故,造成斜線不在對角線上,因此向老師請教,教師不是教他應該怎么制作,而是間接的進行提示指導,你可以換個角度進行思考,是否能夠采取表格菜單進行解決問題呢,這位學生受到老師的提示后,很快就解決所遇到的難題。在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在其中不僅要保證項目有效的開展,而且還要注意對學生的指導和啟發(fā)[4]。
(五)做好評價機制
在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中實施項目教學法的過程中,項目實施的過程是學生自己探索研究的過程中,也是自主學習的過程。為了能夠了解并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項目完成后,其總結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總結不僅能夠了解項目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而且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程度、對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以及相互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項目總結主要包括思路總結和技巧總結。思路總結主要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幫助學生進行分析所設置項目的最佳思路。從而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技巧總結主要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技巧,同一道題具有不同的解題技巧,然后和同學們討論出最佳的階梯技巧。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夠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操作技巧和解題方法[5]。通過總結也可以使教師了解到教學項目設計的效果、難易程度以及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等,這樣對今后開展項目教學法提供有力的根據(jù)。并且也能夠使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對提高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操作技巧有很大的幫助。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中開展項目教學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操作能力,而且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對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也能夠在項目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zhì)量。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中應用,能夠讓學習者運用理論知識和方法,對項目進行分析和實施,對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項目教學法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對培養(yǎng)實踐能力強、創(chuàng)新能力高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金野.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中的應用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7(3):75
[2]孟令臣,任悅輝.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博覽;2011(6):204
[3]黃勝利.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上的應用[J].河南農(nóng)業(yè),2011(4):18-22
[4]韓鑫.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金色年華(下),2010(10):174
[5]張離鄉(xiāng).項目教學法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縱橫,2011(1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