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突發(fā)性耳聾臨床療效的影響。 方法 選取58例確診的突發(fā)性耳聾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全部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綜合性護理)和對照組(隨機對癥護理)各29例,應用t檢驗及χ2檢驗等統(tǒng)計學方法比較兩組的療效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3.1%,對照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75.9%,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 0.05)。觀察組治療后的護理滿意度為96.6%,對照組為72.4%,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 0.05)。 結論 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在治療的基礎上實施綜合性的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較往常的對癥護理模式比較,明顯提高了治療效果,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突發(fā)性耳聾;護理;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76[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10-0101-02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udden deafness impact study
LIN Liping
Department of ENT, Jinhua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Jinhua 32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udden deafness clinical impact. Methods Fifty-eight cases diagnosed as sudden deafness were studied,according to a random number table all th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integrated care) and the control group(random symptomatic care) of the 29 cases,application of t test and χ2 test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1%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75.9%,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After treatment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6.6% vs 72.4%,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deafness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systems of care intervention,compared with the usual symptomatic care model comparis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atient outcomes,improved nursing satisfaction, should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Key words]Sudden deafness;Care;Nursing satisfaction
突發(fā)性耳聾是五官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多發(fā)于成年人,尤其是中年人,近年來發(fā)病率逐漸上升[1]。突發(fā)性耳聾給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影響,因此,通過應用綜合性的、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方法,可以提高患者主動配合治療的依從性,進一步提高突發(fā)性耳聾治療效果。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們對29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采取了一系列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療的突發(fā)性耳聾58例進行觀察,符合中華醫(yī)學會濟南會議(2005)制定的突發(fā)性耳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排除占位性病變。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齡16~72歲?;颊弑憩F(xiàn)出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其中恐懼20例,焦慮26例,抑郁12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全部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綜合性護理)和對照組(隨機對癥護理)各29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患耳分布及耳聾程度等臨床資料應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經(jīng)診斷后給予擴血管藥、能量合劑、免疫抑制劑及高壓氧治療;干預組的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通過語言、書面或手勢與患者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對其疾病及境況表示充分理解。鼓勵患者表達出不安的想法及感覺,教會患者調(diào)節(jié)情緒和自我心理疏導,轉(zhuǎn)移患者對聽力變化的過分注意,從而減少患者因為聽力變化引起的負面情緒。②藥物治療的觀察及護理:治療前向患者講明藥物的作用機制,并告知治療耳聾時用藥劑量較大,輸液時應絕對臥床休息,嚴格調(diào)控輸液速度,40滴/min。輸液過程中護士應加強巡視,并向患者說明此藥不良反應、注意事項以及用藥時間長短,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③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突發(fā)性耳聾發(fā)病原因及治療中應注意的問題,治療期間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噪聲,少接聽手機,禁止用力動作。④飲食護理:情緒不穩(wěn)定,耳鳴、眩暈等癥狀嚴重影響睡眠,導致患者食欲下降,伴惡心、嘔吐,因此飲食方面要求合理搭配,做到高蛋白、低脂肪、低鹽、多維生素,同時戒煙酒。⑤吸氧過程中的護理干預:患者對吸氧產(chǎn)生抵觸懷疑甚至擅自停止吸氧,護士應向患者講述吸氧的作用及必要性,告知患者不可自行摘除鼻塞或調(diào)節(jié)氧流量;患者如感到鼻咽部干燥或胸悶憋氣時及時通知護士。
1.3療效標準評價[2]
痊愈: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平均語言聽閾范圍各頻率聽力恢復至正常;顯效: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平均語言聽閾范圍各頻率聽力至少提高15 dB;無效: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平均語言聽閾范圍各頻率聽力改善不足15 dB。
1.4觀察指標
出院時發(fā)放護理服務滿意度調(diào)查表進行調(diào)查。滿意:能自覺遵守治療護理安排,并能參與制定計劃;基本滿意:被動遵守治療和護理安排,時有離院,但能完成治療和護理;一般:經(jīng)常不能按時完成治療和護理,經(jīng)常離院;差:不能堅持治療,不配合治療和護理,甚至中斷治療。上述一般和差視為不滿意[3]。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2。由表2可知,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3.1%,對照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75.9%,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15.235,P < 0.05)。
兩組護理滿意度及遵醫(yī)行為比較可知,觀察組治療后的護理滿意度為96.6%,對照組為72.4%,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15.124,P < 0.05)。
3 討論
突發(fā)性耳聾是一種突然發(fā)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jīng)性耳聾,可伴有耳鳴和眩暈,其發(fā)病原因和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數(shù)認為與病毒感染、內(nèi)耳血管功能障礙、迷路水腫、迷路膜破裂有關[4-5]。突發(fā)性耳聾是耳鼻喉科急癥,應早診斷,早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突發(fā)性耳聾的防治與康復涉及護理學、心理學、聽力學等多種學科[6]。在盡早以藥物、高壓氧治療為主的基礎上,護士應對患者作適當?shù)脑u估,通過用針對性、階段性、個體化的心理護理和健康知識宣教的方法,并改善患者的住院環(huán)境,緩解病人的焦慮情緒,增進患者主動配合治療的依從性,提高突發(fā)性耳聾治療效果。通過心理疏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有效地緩解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各種不良心理情緒,從而促進患者聽力恢復[7-8]。
本組資料中,我們讓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得到了心理、生理、精神等多層面的護理,改變了以往單純對癥護理的護理模式,使患者以最佳狀態(tài)接受治療[9]。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3.1%,對照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75.9%,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 0.05)。觀察組治療后的護理滿意度為96.6%,對照組為72.4%,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 0.05)。與何小玲[10]、趙霞[11]等報道基本一致。
綜上,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在治療的基礎上實施綜合性的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與往常的對癥護理模式比較,明顯提高了治療效果,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吳珠英.護理干預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治療效果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9):6-8.
[2]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 突發(fā)性耳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2005年濟南)[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41(8):569.
[3]葉海霞.突發(fā)性耳聾的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16(32):4885.
[4]徐云香. 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干預[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9):7086-7087.
[5]馬俊華,王常青,從紅蕓.突發(fā)性耳聾患者97例的護理[J]. 山西醫(yī)藥雜志,2009,38(3):286-287.
[6]陳雪權,林真鳳,林捷.護理干預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河北醫(yī)學,2010,16(4):491-492.
[7]張瑞蘭,胡運紅,李青紅. 突發(fā)性耳聾465例臨床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08,14(20):63-64.
[8]賽麗芳,張春蘭,李建月. 綜合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護理干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6(17):160-161.
[9]王文杰,魏芳,李麗娟. 突發(fā)性耳聾治療的護理體會[J]. 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0,31(1):75-76.
[10]何小玲,郭翠蘭,潘月慧. 156例突發(fā)性耳聾病人的護理[J]. 家庭護士,2008,6(8):1997-1998.
[11]趙霞. 心理干預對突發(fā)性耳聾治療效果的影響[J]. 現(xiàn)代護理,2007,13(21):1982-1983.
(收稿日期:20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