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大一新生高等數學掛科的多方面原因,并對這些原因探討解決辦法.
【關鍵詞】高等數學;數學思想;教師教學
【基金項目】河南工業(yè)大學?;穑?0xzr010)
一、引 言
作為一名從事高等數學教學一線的老師來說,直接面對大一新生的機會很多,高等數學作為各個學科的一門基礎課,在大學一年級就要把它學完,為后續(xù)其他學科的學習做好準備.但是對于大一新生來說,每屆學生在第一學年的高等數學考試中,總有或多或少的掛科現象,甚至零分、十分以下每年都很常見,如果考試題目稍微拐點彎,那不及格的同學就會更多,這種情況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大的思想壓力.作為入校時的本科生來說,數學應該有一定的基本功,出現上述情況讓我反思自己、反思學生了好長時間,并對學生進行了走訪調查來了解情況,得出以下心得與大家共勉.
二、原因分析
從內容來講,高等數學的核心內容就是微積分,其內容與中學的數學相比跨度比較大,更抽象,中學數學定義、定理較少并且較具體,而高等數學整個內容定義、定理較多且抽象難以理解.比如,極限作為微積分部分的基礎內容,在高等數學中首先出現,但它與中學接觸的極限部分有很大的跨度.中學注重極限的簡單運算,只是形式上的一些東西,要求學生只是會計算簡單的極限題目就行了,所以學生很容易掌握,而高等數學里的極限部分,要求同學們徹底地理解極限的實質,要把極限定義中的ε-δ及ε-N理解透,而且求極限時用到的方法也更多更靈活,除了中學的運算的簡單技巧外,還要用到等價無窮小、洛必達法則、中值定理等較多內容.又如導數部分,雖然中學也介紹了一些,但都是簡單函數的求導數問題,學生很容易掌握,而大學里相應的導數部分的內容卻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導數的定義及復合函數求導這些重點內容要做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因為復合函數求導層次較多涉及的函數也比較多,特別是到了多元復合函數求導部分,更需要有清晰的函數關系,學生如果沒有大量練習以及認真思考是很難掌握好的,這是微分部分的內容.而到了積分部分,積分是導數的逆運算,難度就又進一步加大,單積分、二重積分、三重積分以及曲線曲面積分,涉及內容就更廣更深,諸多的例子在這里不再贅述.總之,高等數學學起來是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要真正地投入進去,好好理解每一個定義及定理之后,再加上適當的練習,才能最終把它學好.
從學生自身來說,大一的學生帶著一種好奇進入大學,沒有了高考的壓力,也都有一種放松的心態(tài),又加上大學相對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老師對學生學習的盯梢沒有了,早晚自習變?yōu)樽约鹤杂芍涞臅r間.對于已經習慣于中學老師監(jiān)管下的中學生來說,一下子不知所措,生活懶懶散散,學習沒有了動力,大學里眾多的學習任務僅僅是學得一知半解.本來大學的課程更重、內容更多更復雜,基礎課、專業(yè)課要想把它們學明白絕非一件易事,是需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的,而往往大學生們卻放松了自己,沒了目標的他們,找不到了學生時代的樂趣,把大好的青春用在談朋友、打游戲、睡懶覺上.他們錯誤地認為高考都經歷了,大學的60分應該是輕而易舉.在這些高數掛科同學的總結書中,我發(fā)現了許多共性的原因,最大的一個共同原因就是思想上的放松,一個掛科同學在自己的檢討書中這樣說:“掛科后,我反思自己,是自己做的還很不夠,高數課我每次都去聽,但是聽的效果并不好,每次聽懂點皮毛便不想聽了,還老是跑神,不懂的地方也不解決,所以學的是一知半解.課下作業(yè)是寫了,但我必須承認有的題我不會,就看答案,甚至答案都看不懂,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選擇抄上,不予深究.”從這些掛科生的總結中我發(fā)現了一個可怕的共性問題——學習主動性的喪失.不只是掛科生,僥幸考及格的同學同樣沒有太多的學習興趣,如果大學四年以這種心態(tài)持續(xù)下去,年輕好勝的氣勢磨沒了,可想而知,四年后的他(她)們怎么可能充滿信心去找工作.
三、解決辦法
作為教師的我,同時也進行了反思自身.教書育人,這是每個教師的職責,教書固然重要,但引導大一新生盡快進入又一個新的學習狀態(tài)更是當務之急.調整大一新生的心態(tài),作為我們最初和他們接觸的數學老師應該怎么做呢?我覺得,首先在思想上應該給同學們講明白學習高等數學的重要性.數學在孩子們的心中,從小學到中學都是重中之重的一門課程,所以作為中學之后續(xù)的高等數學,大一的新生對它的重視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在學習方法上應給同學們強調,高等數學重在好好理解其更深層次的東西,而不是簡單的做幾道高等數學題目,特別要利用大學圖書館里的豐富資源,多方面、多角度來了解高等數學.進入大學,有了大把的自由時間,我們要引導學生好好利用.比如課堂上穿插講一些數學學得好的高年級同學的典型例子,以及學好高數給自身能帶來什么益處,也可以找這些同學給大一的新生傳授學習心得及經驗,以充分調動他(她)們的積極性.最后,作為大學老師的我們,不像中學,中學老師和同學們朝夕相處的日子比較多,相對于大學,中學考試也比較多,每一次考試,老師都能從中發(fā)現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大學的整個教學模式使老師們和同學呆在一起的時間基本上僅限于課堂,又加上到了大學,每學期只有僅有的一次修學分考試,所以同學們有什么問題就很難表現出來.所以作為大學教師的我們應該多與同學們談心交流,盡量關心到每一名同學,特別是數學基礎比較差的,這樣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對于大學一年級的新生來說,學好高等數學才能為后續(xù)的專業(yè)課打下堅實的基礎,引導好他(她)們走好這一步是我們每一位數學老師的職責.
【參考文獻】
[1]王培德.試析數學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形成[J].天津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 54~60.
[2]侯風波.高等數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朱仁寶,吳雪娣.對21世紀一流大學教師素質的思考.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