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尊重人的尊嚴是倫理學的一項基本原則,在道德哲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每一個處在社會生活中的人都渴望擁有平等的尊嚴、平等的社會價值和實現(xiàn)自我的全面發(fā)展。尊嚴是人的屬性之一,與個體密不可分。人作為個體存在是無法被忽視的,因此尊嚴也同樣不能被忽視和剝奪。
關鍵詞 尊嚴 人性 權利 平等
尊嚴作為人的本質(zhì)屬性的內(nèi)在要求,是人的最寶貴的價值之一,是人與生俱來、不可剝奪的權利。每一個人,可以有貧富、職業(yè)、種族、國別的不同,但都應該擁有同樣的不可侵犯的平等的尊嚴。
人的尊嚴可分為人身的尊嚴、人格的尊嚴、人性的尊嚴等等。不同的人對尊嚴具體含義有著不同的解讀。亞里士多德認為,要想成為一個自愛的人,就要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档抡f“每個有理性的東西都必須服從這樣的規(guī)律,不論是誰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把自己和他人當作工具,而應該永遠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尊重人的尊嚴是倫理學的一項基本原則,在道德哲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每一個處在社會生活中的人都渴望擁有平等的尊嚴、平等的社會價值和實現(xiàn)自我的全面發(fā)展。尊嚴是人的屬性之一,與個體密不可分。人作為個體存在是無法被忽視的,因此尊嚴也同樣不能被忽視和剝奪。但是在有階級存在的社會里,或者在等級分明的社會條件下,尊嚴也被打上了等級的烙印。
尊嚴一詞最早起源于古希臘。在等級制社會,人所處的社會等級決定了他享有尊嚴的級別,如權力的擁有著享有的尊嚴級別必然高于他的下屬以及普通人享有的尊嚴級別,甚至有的時候,領導人尊嚴的獲得是以多數(shù)被領導人尊嚴的被剝奪、被踐踏為代價的。正如休謨所說,“由于人性是自私的,沒有東西比一個人的權利和財富更容易使我們對他尊視。”在當今社會,不平等的社會關系的存在,其實就是封建社會奴、隸社會的階級差別殘余的痕跡。尊嚴的等級化現(xiàn)象抹殺了尊嚴應有的本質(zhì),同時也導致了尊嚴屬性的價值錯位。
其實我們應該看到,造成尊嚴不平等的現(xiàn)象的原因,除了社會發(fā)展的不同以外,還有人們所追求的不同的價值觀的緣故。尊嚴作為一項基本的道德原則,強調(diào)的是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具有不可侵犯和剝奪的平等的無差別的尊嚴,即人之所以為人所應該具有的平等的社會價值地位?!啊鹬厝说淖饑馈瓌t并無例外可言,任何人都均具有完全相同之尊嚴,而且人在任何時候是平等的,無質(zhì)、量等差之分?!?/p>
社會主義社會是大多數(shù)人享有權利的社會,每個人都享有尊嚴的社會,而不是少數(shù)人享有特權的社會?,F(xiàn)在,我們在大力倡導建設和諧社會,目的正在于此。
那么什么是和諧社會呢?和諧社會應是一個人人享有平等尊嚴的社會,而和諧社會也必須尊重和保障個人的尊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社會的和諧。
要保證人人都能離有平等的無差別的尊嚴,可以首先從道德教化入手。“人的生命不僅是一種肉體的存在,更是一種人格的存在,是一種有著人格尊嚴和價值的存在。作為一種有著人格尊嚴與價值的存在,每一個生命都彌足珍貴,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生命價值都是平等的?!?/p>
每一個人都有著平等的尊嚴,每一人都是人的目的本身,而不是他人的工具。即使這個人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他也不可以被忽視,他的尊嚴也不可以被抹殺。而道德教化的基本出發(fā)點正是關切每個個體自身存在的尊嚴與價值。因此,道德教化去提高人們的道德觀念是重要的。高尚的道德觀念要求人們,個體在在保護自身尊嚴的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尊嚴。
通過道德教化對個體進行引導,目的是讓每個人明白自身真正的價值,應該擁有什么樣的尊嚴,消除他人和世界對個體尊嚴的否定和負面影響,從而體現(xiàn)尊嚴本應具有的本質(zhì)屬性。
其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強調(diào)的是公平和正義,尊嚴的實現(xiàn)也應該依靠正義原則,所以我們也可以參照羅爾斯的正義原則,羅爾斯的正義原則告訴我們要遵循自由優(yōu)先原則和機會平等與差別原則的結合。羅爾斯注重對人的尊重,他的正義原則在維護了人的權利平等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對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維護了社會的穩(wěn)定。因此,我們要想享有尊嚴也應該以羅爾斯的正義原則作為基本原則,因為羅爾斯的正義原則涉及社會的各個領域,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產(chǎn)生這極為重要的影響,對人人享有平等的尊嚴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當今社會,要做到人人享有平等的尊嚴,首先要做的是實現(xiàn)中等收入群體比例的提高。據(jù)專家研究,兩頭大中間小的“棗核”型的社會是最具穩(wěn)定性的社會。只有窮人和富人的比例大大減少,建設和諧社會才能可能,。一個國家,要從根本上解決窮人與富人的矛盾、精英與大眾的矛盾以及發(fā)展不均衡的矛盾,等等,就必須逐漸縮小貧富差距。
雖然說貧富差距的適度存在是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一個必然現(xiàn)象,但是社會主義就是要實現(xiàn)共同富裕,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如果貧富差距不斷的擴大,社會的不和諧因素也會不斷增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要做到按照公正的原則,形成合理的分配體系,努力縮小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xiàn)象的長期存在,會使得不同階層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不斷加劇,從而導致尊嚴的不平等性日益明顯,所以只有從根本上縮小貧富差距才能徹底消除尊嚴的不平等現(xiàn)象。
總之,尊嚴作為人的本質(zhì)屬性的內(nèi)在要求,具有寶貴的價值,因此人人都應享有尊嚴。但是在現(xiàn)實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是活動的主體,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行動個體,每一個人的意志不一,由此產(chǎn)生人與人之間的沖突,以至于使他人尊嚴喪失。那么,尊嚴的獲得就在于:一方面,社會中每一個體通過道德教化,提高尊嚴意識以及尊重他人尊嚴的意識;另一方面,創(chuàng)造一個盡可能公平正義的社會,制定一套盡可能保障公民尊嚴的制度,形成保證個體尊嚴良好的機制,遵循羅爾斯的正義原則,為人類的活動提供良好的秩序,為人的尊嚴的獲得提供充分的條件。只有當每個人都能擁有平的尊嚴,并且自發(fā)地去尊重他人尊嚴的時候,才能體現(xiàn)出我們的社會是一個真正有尊嚴的社會。捍衛(wèi)個體的尊嚴,實現(xiàn)尊嚴屬性的回歸,全力打造一個和諧社會,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休謨.道德原則研究[M].曾曉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3]邱聯(lián)恭.司法之現(xiàn)代化與程序法[M].臺北:三民書局,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