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擔任班主任二十幾年來,我一直都在苦苦探索。每當面對一張張稚嫩的面孔,我都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要用心去想她們所想,用心為他們做好一切,盡力做一把“萬能鑰匙”,打開他們的心扉。
一、成功是花朵,需要大家用心血和汗水共同澆灌
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深深感受到:學生進步大,學習成績優(yōu)秀主要得益于老師們的團結奮進、精誠合作。每個學期,我們都經常約任課老師一起認真分析每一個學生,有了困難我們攜手作戰(zhàn),有了成績我們一同歡悅,漸漸地,班上不聽話的學生變得聽話了,貪玩的同學變得愛學習了,極個別習慣不好的同學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學習成績自然也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和老師們共同努力的同時,我自己當然也不敢懈怠。我努力做好班級的協(xié)調工作,我把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按學科要求分配好,把握好各科進步進行調控。
二、欣賞是黏合劑,使我們彼此心心相連
首先,我們要善于欣賞學生,善于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yōu)點。我們和學生的每一次談話,都不要忽視學生優(yōu)點,和學生的每一次交往,都有意地肯定學生的長處,我們上的每一堂課,更不能少了對學生的贊揚和鼓舞……充分利用了表揚的武器,也就為學生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其次,讓學生學會欣賞我們,讓我們的愛和付出呈現在陽光下。為了學生,我們做了很多很多,可是往往學生們體會不到,有時他們甚至會誤解我們。所以只有學生了解了我們的苦心,明了了我們的付出,才會產生對老師充足的敬佩、愛戴和感激。所以,每次班會,學生座談會,家長會,只要有機會,我就告訴學生或者家長,我們老師們的優(yōu)秀,我們老師無私的付出,我還常告訴學生“好消息”,這些好消息差不多都是各個老師對班級的贊揚,對某個學生的喜愛。我們始終堅信:親其師必然信其道。讓學生懂得老師的好,是他們愛學習的前提和基礎。
三、情感是主線,制度是具體的行為準則
我們對學生的關愛,首先就是給學生最大限度的關注,讓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學生感冒了,我們要及時過問;學生過生日,我們要送一句祝福。社會需要愛,家庭需要愛,孩子更需要愛,尤其是單親的孩子,需要家庭和學校的雙重關愛,否則,他的心靈會像一只獨行的孤雁,難以走更長更遠的路。我們班就有這么一個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于情況特殊的孩子,教師更要用特別的愛來滋潤他,即每個人都應得到應有的愛。
學生每一次問候,我們都要熱情地回應;和學生的每一次交往,我們要真誠相待……關愛就是要事無巨細,精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
嚴格要求和關愛同等重要。我在班里制定了一系列班規(guī)班法,實施班級百分制管理,從嚴從細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約束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如,“班主任信箱制度”——讓學生可盡情吐露自己的心聲,讓我知道了學生更多更真的喜怒哀樂,也知道了自身更多的弱點和不足,知道了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失誤和缺漏……。
四、制度只是手段,進步才是最終的落腳點
我們工作的中心任務就是讓學生不斷進步,健康成長。為此,我建立了“將功補過制度”學生犯過錯是難免的,犯了錯誤就“揪小辮子”,是學生最討厭的。我要求學生:允許犯非原則性錯誤,但同樣的錯誤卻不可犯第二次,我告訴學生在同一樣一個問題上犯第二次錯誤就是最大的錯誤。有同學便認為:這么說來,犯了錯誤,只要下次不犯就沒事了。這樣,就會給一些不守紀律的學生以可乘之機,所以我制定了“過錯補償制度”,過錯怎么補償?很簡單,只要不是非原則性錯誤,就可以在別的方面做好事,將功補過。學習上也是如此,課堂上不認真聽講或交作業(yè)不及時的同學,讓其在該科小測試中連續(xù)三次成績有進步加以補償,為了補償過失,該生必定勤奮學習,嘗到了學習的樂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自然也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得以不斷進步。
踏上了這條路,才知道這條路有多么辛苦;付出了汗水和淚水,才懂得什么是收獲什么是欣慰。雖然我并不刻意追求成功,但我從不放棄拼搏,因為我喜歡泰戈爾的那句詩:雖然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鳥兒已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