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前我國高校的公共音樂課程中流行音樂逐漸進入到課堂教學中,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歡迎,但對于流行音樂教學的內(nèi)容、教法、教材建設、課程安排、教學大綱等方面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和規(guī)范,文章主要就此問題提出了對于改進高校流行音樂教學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高校 流行音樂 教學
伴隨流行音樂的廣泛傳播,有些學校和一些音樂教育工作者已經(jīng)開始注重流行音樂教育,并開始進入了大學音樂課堂。流行音樂的引入可以起到豐富學生內(nèi)心情感,拓寬他們音樂文化視野,提高校園文化水平的作用,并且受到廣大大學生的喜愛。
一、擺正流行音樂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地位
我們應該正視流行音樂教育的作用,將之納入到高校音樂課堂當中來,雖然流行音樂的題材廣泛,音樂樣式和風格也比較多樣,但它經(jīng)過實踐的考驗和藝術沉淀后,只有一部分流行音樂才能稱之為經(jīng)典和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已經(jīng)得到了歷史的升華和廣泛的認同,其藝術價值是永恒的。因此流行音樂應該作為一種元素進入到學校的實際課堂中,并且向民族音樂、傳統(tǒng)音樂和西方古典音樂這老一代的音樂文化進行廣泛吸收,而流行音樂也向老一代的音樂輸送流行的、大眾的文化信息,兩者之間互相促進,利用流行音樂的介入使得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起來。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獲得多元化的音樂知識,吸收多方面的音樂藝術營養(yǎng),而且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有利于音樂的健康發(fā)展和普及。當我們傳播音樂知識時,不能放任自流讓流行音樂唱課堂的主角,使得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停留在流行音樂界定的低水平的層次上,偏離音樂教學普及和提高學生音樂素質(zhì)的基本要求。讓音樂課堂更快樂,更充實,這才是我們教學的目的。
二、改革公共音樂課的教學形式
現(xiàn)在的音樂課大多還是以鑒賞為主,講解為輔,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要,課堂氣氛也很難活躍起來。我們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從各個層次和方面挖掘它的內(nèi)涵,讓學生有興趣的同時,也能有目的的去學習。作為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安排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唱一點、跳一點、演奏一點,并且?guī)訉W生也跟著唱起來、跳起來,一些表現(xiàn)欲望強烈學生還可以登臺演繹他們的作品。老師不但可以深入講解自己喜愛的音樂形式和作品,學生也可以與老師交流,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音樂形式和作品。這種互動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的帶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流行音樂作品在課外和課間播放,培養(yǎng)學生聆聽音樂的情趣和習慣,放松他們的緊張情緒,這樣對于音樂課堂的教學也起到了一定的鋪墊作用。此外,還可以組織開展流行音樂方面的專題講座、評論,舉辦流行歌曲比賽等,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流行音樂,提高他們的審美鑒賞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鍛煉他們的舞臺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實踐能力,多方面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對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的興趣。
三、合理規(guī)劃音樂課程設置
目前高校的音樂課數(shù)量十分有限,而且各個年級的課程設置幾乎都一樣,通常都是些音樂欣賞類課程,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年級和心理特點來設置課程。面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變和建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的現(xiàn)狀需求,利用流行音樂元素的特點,服務于高效率的教學改革中。首先要將熟悉的流行音樂融入到基本樂理、視唱練耳教學的訓練當中,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與時代緊密結合,運用一首學生熟悉又喜歡的流行歌曲作為實際的例子,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形象化、具體化、簡單化。如利用多媒體,選擇合適的流行歌曲進行欣賞,并把譜例展示在課件上,結合識譜、節(jié)奏特點、速度、力度、和聲、調(diào)式、曲式結構等音樂基礎知識,使學生在欣賞流行音樂的同時,掌握音樂基礎知識,這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音樂的距離,還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學習效率。其次,可以在聲樂、器樂、合唱、舞蹈等技能類課程中加入流行音樂的元素和作品,了解和學習流行音樂作品的演唱和演奏,與傳統(tǒng)的、古典的音樂作品相結合,讓學生接觸多元化的音樂作品和風格,從而拓寬他們的藝術視野,更新課程內(nèi)容的設置。最后,還可以開設多元化、多層次的流行音樂欣賞課程,一方面了解流行音樂的發(fā)展歷史和社會背景,把流行音樂與流行音樂文化相聯(lián)系;另一方面,在體材、種類上進行補充和擴展。“流行音樂的種類非常廣泛,但在大學生中只流行搖滾樂、電子音樂等。就連在流行歌曲的演唱風格上也都模仿大陸、港臺著名歌星為主。如果能讓學生對各種流行音樂的風格進行系統(tǒng)地學習,掌握它們的演唱技巧與組合形式,對學生真正的認識流行音樂,提高他們的審美鑒賞能力,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四、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
在普通高校中,公共音樂藝術教育的師資隊伍還不夠健全,教學能力水平也參差不齊。由于目前普通高校的音樂教師都是受專業(yè)教育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影響,很難迎合非專業(yè)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要求,特別是對當代流行音樂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和研究,這就需要我們通過開展師資進修、培訓、交流、自學等各種渠道來提升廣大一線教師的思想理念和業(yè)務素質(zhì),并及時的作用于教學實踐。應該把流行音樂納入普通高校公共音樂選修課的教學內(nèi)容中,從流行音樂自身的藝術特點、文化內(nèi)涵出發(fā),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來,為正確引導自己的學生學習流行音樂做好一定的基礎。因此我們的教師必須通過繼續(xù)研修、自學等多種途徑,主動地學習當代流行音樂及相關知識,使他們具備適應新事物、新知識的能力,提高他們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和一專多能的專業(yè)水平。
五、結語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師的教學理念、知識結構趕不上時代潮流的變化,嚴重影響了流行音樂教學在課堂中的地位和作用。流行音樂在高校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中不斷完善,為更好的加強音樂教育教學的和諧性、合理性,我們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完善和發(fā)展流行音樂教育,建立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兼顧參賽培訓、社團活動指導等課外教育體系建設,全面發(fā)展大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提高他們在社會競爭中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秋蘭.流行音樂與大學生[J].劇影月報,2008(1).
[2]王思琦.音樂專業(yè)大學生流行音樂審美傾向的個案研究[J].人民音樂,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