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生活中,由于家庭結構、工作時間的關系,大部分父母接送幼兒比較困難,于是許多幼兒園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由祖輩家長組成的接送大軍。他們在承擔接送任務的同時,自然也成了與教師直接交流溝通的對象。雖然祖輩家長對于幼兒的安全、生活料理等方面更為細心,時間更加自由充裕,但是在教育理念、教養(yǎng)行為等方面與年輕父母之間仍有不同之處:他們更加寵愛幼兒,更關注幼兒衣食住行等生活細節(jié)問題,堅持經(jīng)驗教育,對于幼兒的引導缺乏一致性、持久性等等。祖輩家長的這些特殊情況給家園溝通、有效合作帶來一定的影響,由此也出現(xiàn)一些家園配合方面的新問題。面對祖輩家長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教育群體,教師應該改變策略,尋找與祖輩家長有效溝通的契合點,多種方式,多種技巧相結合,確保家園信息之間的通暢無誤,最終為孩子的發(fā)展提供幫助。
一、以尊重、理解為前提
無論是祖輩家長還是年輕父母,都是教師重要的合作伙伴。做好家園溝通工作的關鍵首先是教師和家長之間要建立相互尊重、信任、支持的情感橋梁。雖然祖輩家長與年輕父母相比,在教育觀念、教育方法上可能有不足的地方,與教師在年齡、經(jīng)驗、文化背景、思想觀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而且雙方語言表達方式也有不同,在溝通方面確實也會存在一些比較困難的現(xiàn)象。但是,他們也有不可忽視的優(yōu)勢:他們對于孩子的愛是無私的,非常有耐心;有比較充裕的交流時間;養(yǎng)育經(jīng)驗相對比較豐富等等。因此,面對祖輩家長,教師應該多從祖輩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引導與交流。同時,教師要盡可能簡化語言,并適時改變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和習慣,以老人能理解的方式表達意思,這樣才能使雙方的溝通障礙盡可能減低,達到最佳的溝通效果。
二、第一次家訪很重要
小班孩子入園前的第一次家訪是教師與家長的第一次面對面交流。把孩子交給幼兒園和老師,祖輩家長當然有很多話要交代。第一次家訪教師要重視與家長,尤其是祖輩家長交流的每一個細節(jié),應該認真記錄祖輩家長提到的要點,為今后的工作提供參考,同時也讓祖輩家長了解教師對于意見的重視程度。通過面談,教師還可以觀察祖輩家長的性格特點、表達方式等,初步了解家園交流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
三、口頭交流與書面提示相結合
口頭交流的優(yōu)點是快速傳遞和快速反饋,信息傳遞快,不被打擾。但當信息經(jīng)多人傳遞后,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祖輩家長,容易造成信息傳遞的遺漏或偏差??梢岳谩凹覉@信息欄”“家校通”等文字呈現(xiàn)的方式進行書面提示。例如,在“家園配合”板塊,對于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一一列舉,條理清晰,便于家長記憶并核實?!凹倚Mā蓖ǔJ墙處熍c年輕父母聯(lián)系最多、最有效的一種方式,通過手機短信,教師向家長反饋幼兒的情感體驗、能力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等各方面的內(nèi)容,并能得到及時反饋,這可以對祖輩家長的“二傳”進行有效的補充,避免家園合作中信息傳遞的失真。
四、態(tài)度熱情,積極傾聽
祖輩家長由于時間比較充裕,喜歡和教師談天。教師可以利用孩子入園和離園的時間熱情地和他們打招呼,也可以將孩子在園的有趣的事情說給他們聽一聽,讓他們感覺教師對于孩子觀察的細心程度,同時,教師還要學會積極地傾聽。
聽和傾聽是不一樣的。單純的聽是被動的,而傾聽是對信息進行積極主動的搜索。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在傾聽對方說話時,都應注意進行“角色換位”,一方面從他人角度來考慮分析說話者的意圖,另一方面從他人角度來考慮我對對方信息作出反應后,對方會有什么樣的理解乃至反應,這樣可以提高傾聽的效果。良好的傾聽還可以營造比較溫馨的談話氛圍,讓祖輩家長更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適當?shù)闹w動作和語言回應表示在認真聽取,也是一種尊重的表現(xiàn)。
五、針對矛盾,委婉表達
當然,由于教育觀念和教養(yǎng)方式的差異,教師與祖輩家長之間可能會因為某個問題產(chǎn)生不同意見,例如,祖輩家長為了孩子的事情對教師的一些做法有意見時,怒氣沖沖地找教師或園長交談。顯然,在這種情緒不快的情況下的溝通是不會順利的,有時不但不會解決問題,還會引起沖突。這時,雙方最好暫停溝通,繞開矛盾,選擇與家庭中的其他人進行交談,或者等待祖輩家長冷靜之后再進行溝通。教師要以寬容的心態(tài)接納家長的不同見解,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面對家長的“挑剔”,以真誠的心去理解家長、欣賞孩子,讓祖輩家長明白教師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為孩子的健康快樂而努力,雙方不應該存在分歧。那么,對于孩子的“缺點”,又該如何讓祖輩家長正視呢?家長要考慮祖輩家長寵愛孩子的特點,從肯定孩子的表現(xiàn)開始旁敲側擊,并且拉攏年輕父母作為外圍力量進行渲染,內(nèi)外結合。例如,老師想和佳佳奶奶談談孩子“做事情比較慢”的問題,老師完全從為孩子考慮的角度進行描述:“佳佳做事情不緊不慢,女孩子這樣挺好的。就是有一些小問題,在集體活動中如果什么都比較慢的話,很多機會就失去了……”祖輩家長當然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失去每一次機會,那么只有改變孩子存在的問題,這就是比較成功的家園溝通。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實小幼兒園富康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