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特殊家庭在逐步形成,這些家庭的孩子該如何開展德育,是教育過程中必須思考的問題。國家教育綱要指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的結(jié)合是我們教育的總要求,學校在家庭教育中應起主導作用,負責指導家庭教育。家長應與學校配合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讓他們快樂健康成長?!?/p>
來自于特殊家庭的孩子,他們在某一方面或幾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精神上、心理上或行為上的特殊性,他們在某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缺失,使他們成為特殊群體。如何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讓他們與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快樂、健康地生活、學習是每個特殊家庭家長所面臨的課題,也是學校教育必須正視的問題。
一、特殊學生群體的學校德育
1.德育的一致性
一致性有如下幾層意思:(1)德育的觀念要一致,對所有學生的教育態(tài)度、要求要一致,特別是對特殊群體學生,要和其他學生一樣,不能區(qū)分對待;(2)對學生要關(guān)心愛護,入情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忌簡單粗暴,言必信,行必果。切忌朝令夕改,或因人而異,尤其應該多多關(guān)愛特殊學生群體。
2.德育的平等性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對學生的德育要體現(xiàn)出教育的平等性,尤其是德育工作的開展更要考慮到如何對待特殊學生群體。對特殊學生群體的個性情況,教師及其他德育工作者應充分了解或知曉,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3.教育的合作性
對特殊學生群體的德育,學校、班主任、科任教師和其他德育工作者以及家長的家庭教育要密切協(xié)作。學校的德育工作要有針對性的計劃和具體的工作要求,班主任則應負起責任,起好紐帶作用??迫谓處?、其他德育工作者、家長要圍繞學校的計劃,根據(jù)學校德育工作的具體要求,針對學生個性開展德育工作和進行家庭教育。
二、特殊學生群體的家庭教育
孩子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中,他們的思想可能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更具有特殊性,如自卑感、孤獨感,逆反心理,對立情緒等更顯突出,對這些突出的矛盾如何解決,是特殊家庭教育所重點思考的問題。
1.正面引導,積極疏導
特殊家庭的孩子,他們本身就有特殊性,他們可能曾經(jīng)受到一些不該他們承受的壓力的沖擊,他們在心理上、精神上與一般家庭比,存在著特殊性。作為家長,應該正面引導,積極疏導,讓他們從困境中走出來,幫助他們驅(qū)散心理上的陰影。
2.冷靜面對,從容接納
在一些特殊家庭中,可能會出現(xiàn)男女雙方的子女對對方在一定時期內(nèi)還不能完全接受,或者說單親家庭中子女出現(xiàn)不正常情況。在新家庭中,孩子們往往會把現(xiàn)在的家庭與過去的家庭作對比,稍有不同之處,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甚至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情況。單親家庭的孩子,孩子們可能由于某種原因,他(她)失去完整的家庭,他(她)的心理也就失去了平衡。所以,家長更應該關(guān)心他們,孩子的承受力遠比不上成人。
3.家庭學?;?,配合教育好孩子
學校是教育的主體,特殊家庭的父母們更應該明白這個道理,許多孩子在家里不聽話,卻把老師的話當作“圣旨”。所以,建議家長要與教師相互配合,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鋪平道路。
德育的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多彩。我們的教育方法,是以教育引導孩子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為前提的,無論采用哪種方法,只要能讓孩子過得快樂,在快樂中成長,這種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作者單位 四川省岳池縣白廟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