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應用廣泛。計算也是小學數(shù)學中的一項重要教學內(nèi)容,是學生學習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
在計算中,學生常會出現(xiàn)計算錯誤,這是由學生對計算的興趣不高,計算不夠熟練,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如何有效地讓小學生從根本上提高計算能力,是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學中,我從幾個方面入手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興趣,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告訴我們,只有將計算教學與生動的教學情境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才能讓計算教學體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力。教學中通過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一種良好的氛圍中快樂計算,不斷提高。當遇到新的待解決的問題情境時,會自覺而主動地進行知識上的遷移,給學生探究、體驗和感悟的機會,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加強口算訓練,熟記一些運算和常用數(shù)
小學生在做計算題時的速度和準確率與自身的口算能力息息相關(guān)。要想提高口算的教學效果,就要打好基礎(chǔ),熟記一些運算和常用數(shù)。如,1到25的平方數(shù);1到10的立方數(shù),1π到10π的得數(shù)。
三、科學有效地組織練習
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不斷地訓練。練習也要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
1.有計劃地組織練習
在教學中,針對不同的計算題要采取先慢后快的原則。開始訓練時,教學目標應側(cè)重在學生掌握方法和準確計算上,暫時不要求過快的計算速度,待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以后,再要求學生提高計算速度。
2.要優(yōu)化練習設(shè)計
在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后,教師可以從形式上廣開思路,盡可能地多設(shè)計一些針對性較強、趣味性較高、思考性較深的題目給學生練習。
3.適當注重學生情感的評價
教師在多角度的訓練中,定期讓學生探索、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這時教師對學生要進行情感的評價,學生才會有學習的成功感。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在計算中出現(xiàn)的錯誤,從表面上看似乎大多是由于“粗心”“馬虎”造成的。在平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審清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理清計算思路,有條理地進行運算,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計算教學是一項持久的教學工作,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非一日之功,必須日日練,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二密鎮(zhèn)中心校東寶子弟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