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具有生動形象的畫面,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理解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粗淺的體會。
一、運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
在導入新課時,選擇恰當合理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就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之火點燃,使之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我把小學生喜歡的孫悟空請進了課堂:在悅耳動聽的音樂聲中,一輪明月冉冉升起,孫悟空從王母娘娘那兒飛了回來,帶回了好多又圓又甜的月餅,分給小猴們吃,并且宣布:“你要幾塊都行?!钡谝恢恍『镎f:“我只要一塊?!睂O悟空把一個月餅一切兩半,小猴樂滋滋地走了;第二只小猴說:“我要兩塊?!蔽蚩瞻岩恢辉嘛炂骄至怂姆荩o了小猴兩塊,小猴笑瞇瞇地離開了;下面的小猴急切地喊“我要三塊”“我要四塊”……悟空一一把月餅分給了大伙,面向大家笑嘻嘻地說:“我既滿足了大家的要求,又使每個人得到的同樣多,哈哈,俺老孫可真聰明?!碑嬅嫱W×?,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聰明的悟空是怎樣分的嗎?誰能來與孫悟空比一比?”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想要弄清楚是的欲望變得非常強烈。
二、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提高學習效率
將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通過多媒體教學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能夠積極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如教學“圓的認識”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三只小熊坐上兩輛汽車出發(fā)了。在輕快的音樂中,A、B兩只小熊坐著橢圓形車輪的車,隨著輪子的滾動在上下顛簸著,顯得很不舒服,只有C小熊坐在圓形車輪的車上悠閑地哼著歌兒。這個媒體的介入,既加強了學生對圓的進一步認識,又使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
三、運用多媒體,突破重點,化難為易
知識的難點,對于小學生來說,也往往缺乏必要的感性認識。如果能成功突破難點,也就能較好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我在教學新編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中的“認識幾分之一”這一內容時,明確該內容的難點是使學生認識一個物體進行平均分后,其中的一份用幾分之一表示。為了使學生在思維上實現(xiàn)這個飛躍,我進行了以下設計:先出示兩個沒標等分線的圖形,讓學生猜一猜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學生猜中后演示完整。而后,出示了圖形的一部分,由學生想象該是怎樣的一個圖形,在學生猜測后出示了多個組成的圖形,使學生產生了疑惑,這時我及時組織學生進行了討論,逐步達成共識。老師出示的圖形是正確的,只是應當添加上一個圓圈,即把這些物體看成是一個整體,教師用電腦完整地演示了一遍。
這樣,成功地突破了知識的難點,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數感和想象能力。
四、運用多媒體,擴大課堂容量
由于多媒體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對象,因此,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課件,能使課堂容量得到進一步的擴大。
五、運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具有大容量的優(yōu)勢,它不僅能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數學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技能技巧,發(fā)展學生的才能。
實踐證明,運用多媒體輔助數學課堂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理想的數學課堂教學應該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充分地發(fā)揮出來,讓聲、色、光、形兼?zhèn)?,動靜相結合的多媒體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有力的幫助。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臺市頭灶鎮(zhè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