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電子白板輔助教學現(xiàn)在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小學低年級語文文字少、畫面多,加之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需要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運用則能大大促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使課堂教學趣意盎然。
一、依靠交互式電子白板讓課堂變得充滿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巨大力量。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新穎有趣的動畫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場景,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吸引到課文內容中來。
例如,在教學課文《烏鴉喝水》時,將烏鴉喝水的過程做成可控制的畫面,讓學生自己上白板親自動手來操作一下,在這個過程中,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件對知識的形象體現(xiàn)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學生積極展開思維,探究問題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滿了激情與樂趣。在學習《夕陽真美》一課時,先播放一段日落的動畫,夕陽、余暉、霞光、西山、滿面紅光的爺爺,一一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進而產生一種學習的欲望。
在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上如果能讓學生親自參與白板的操作,學生的學習興趣肯定會非常濃厚,在教學《小動物過冬》時,讓學生為小動物們找出相對應的過冬方式時,運用白板的拖動功能讓學生親自上白板進行拖動,把抽象的教學內容轉變?yōu)榫唧w生動的畫面,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依靠交互式電子白板讓閱讀變得充滿情趣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當我們想教會兒童讀與寫的時候,應當使他們置身于美、游戲、童話、音樂、圖畫、幻想、創(chuàng)造的世界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形、聲、色于一體”的教學效應,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想象,發(fā)展語言。
在學《小動物過冬》一文時,課文描述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在一起商量過冬”的事,如果只對著課文的圖片讓學生去理解課文,就凸顯不出商量的氛圍。此時我充分發(fā)揮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優(yōu)勢,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件一幅三個小朋友在一起商量的畫面,根據(jù)學生在文章中找到的語句進行動畫演示,一一拖出小動物的對話,再讓學生戴上頭飾進行對話訓練,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課文情節(jié)并樂在其中。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我再向學生講解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各是什么名稱,繼續(xù)拖動小動物頭像,各種名稱就會出現(xiàn),整個環(huán)節(jié)水到渠成,學生學起來也輕松自如,沒有了學習上的障礙。又如《水鄉(xiāng)歌》是一首歌頌水鄉(xiāng)秀麗風光和幸福生活的詩歌,課上學生被水鄉(xiāng)迷人的景色所吸引,隨著白板“池塘、清波、船舶、白帆”的逐步呈現(xiàn),學生也隨之進入所設之境,感受到了水鄉(xiāng)水多、船多、歌多的特點以及水鄉(xiāng)人民的勤勞和生活的幸福。
三、依靠交互式電子白板讓識字變得充滿趣味
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在一至二年級則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在課堂上,單憑教師的提問、學生的回答,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時,恰當運用現(xiàn)代電化教育手段,常會使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
比如在教學《小動物過冬》時,先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拼讀,再讓小動物拉出遮蓋條,考考學生,學生在接受挑戰(zhàn)的同時也調動了識記生字的興趣,在學習含生字的詞語時,運用白板的遮蓋、疊放、拖動功能,告訴學生小動物帶來了一些詞語卡片考考大家,在逐一出示的過程中,將學生帶入學習漢字的意境中,增強了主體感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激起學習漢字的欲望;還可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生字教學功能進行生字“商”“量”的教學,特別是白板在教學生字時能依據(jù)教師的需求進行生字筆畫的預先設定,這樣更強化了學生對字形、字義的記憶,這一系列手段把學生帶進生動、形象的情境中,不僅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還能領悟字詞的意思。
小學語文是裝滿美的寶庫,如何引導學生進入寶庫去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電教有其優(yōu)越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僅可以把課文教材中的各種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等)直觀地再現(xiàn)出來,而且往往比課文的描述更鮮明、更強烈、更集中,加上電化教學特有的構圖美、色彩美、音樂美等因素,不僅可以使學生辨別出客觀事物的美與丑、真與假、善與惡;同時也使他們對美的事物產生學習、領會、把握的興趣,陶冶了他們的審美情操。
從以上可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中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有助于化解學生認識活動中的難點,深化學生情感活動,激發(fā)和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能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教師教得生動活潑,使每個學生的多種感官都能發(fā)揮作用,達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發(fā)揮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目的。同時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優(yōu)化教學結構,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最終達到優(yōu)化語文教學的目的。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鄒區(qū)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