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專題式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的新趨向?!懊珴蓶|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課程,要想搞好專題式教學,必須要明確專題式教學的價值旨歸以及專題式教學體系構成要素和運作機制。
關鍵詞:“概論”課程;專題;教學體系;運行機制;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4-0292-02
專題式教學是近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的新方向,新趨勢?!懊珴蓶|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簡稱“概論”課)也在試改中?!盀槭裁锤暮驮鯓痈摹笔悄壳敖虒W改革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筆者就這兩個問題進行粗略探討,以請賜于同仁。
一、“概論”課專題式教學的價值旨歸
專題式教學是指打破傳統的按教材章節(jié)體系依序授課的方式,根據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和課程內容的內在思想、邏輯關系,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凝煉,形成相對獨立又有內在邏輯的系列專題,以專題確定教學方案,集中深入進行教學的一種課堂教學方式。“概論”課專題式教學是要在對教材內容全面系統把握的基礎上,結合現實需要和學生特點,將教材中的知識點用專題的形式貫穿起來,重在講求專題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嚴謹性,力求達到“傳道、解惑、授業(yè)”之目的。
1.弘揚意識形態(tài)主旋律,凸顯鮮明的政治性,高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旗幟。思政課是高校進行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社會主義大學本質的內在要求,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的重要場所?!案耪摗闭n專題式教學就是向大學生傳輸什么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要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什么,它們如何指導中國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等一系列理論。通過系統教育學習,使大學生深刻認識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要,增強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正確把握中國的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guī)律,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提高大學生運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遵循“三貼近”原則,關注教育環(huán)境新動向,引導教育對象的價值判斷。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取得了輝煌成就,但也引發(fā)了一些社會矛盾和不良現象:腐敗嚴重、誠信缺失、道德滑坡、分配不公、貧富差距、就業(yè)壓力;政治意識弱化、理想信仰動搖、知行脫節(jié)、是非觀念淡薄、價值體系混亂、缺乏奉獻精神和艱苦奮斗精神以及必要的社會正義感等等。面對理論與現實的反差,大學生在價值選擇和是非評判中表現出迷茫、困惑、不解。理性思考的不全面與政治思想的不成熟有可能產生對政治的不滿,甚至冷漠、厭惡?!斑m者生存”的競爭法則,投入產出預期差距、自身利益訴求無法兌現,造成學習中的趨利性、實用主義傾向,立竿見影、安身立命的工具性學科倍受追捧,“概論”等思政課卻很少問津,政治說教、不感興趣、無實用性等成為學生“閉眼率高、抬頭率低”的N種逃課理由。
3.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案耪摗闭n肩負著解讀與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重要職責。通過教學,要使大學生對當前我黨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制定背景、意圖、內涵有深刻的理解,進而在理解的基礎上支持、擁護、自覺執(zhí)行。這就要求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要緊跟時代。然而,實踐發(fā)展與理論創(chuàng)新總是先行,教材編撰和課程內容相對滯后、知識老化、教學方法“公式化、程式化”已為人詬病?!案耪摗闭n專題式教學要突破教材內容的局限性,適時補充、更新教學內容,及時對黨的大政方針、重大社會現象進行解讀學習,及時反映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同時結合“80后、90后”大學生學習、心理的規(guī)律和特點,不斷突破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力爭使“概論”課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的課程。
4.結合課程特點和學科特點,揚長避短,積極發(fā)揮教育主體的主觀創(chuàng)造力。“概論”與其他課程相比,具有理論性、實踐性、系統性、成熟性、豐富性、指導性等特點,涵蓋了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領域,涉及包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軍事、民族、外交等學科;涉及的內容有總論、精髓論、毛澤東思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黨建,內政外交等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教師而言,術有專攻,業(yè)有所長,要駕馭這樣一個體系龐大、內容豐富的課程,需備豐富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廣博的自然科學相關知識,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專業(yè)素養(yǎng),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身體力行的人格魅力,在教學中才能做到學術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的統一,更好發(fā)揮“概論”課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
二、“概論”課專題式教學體系構成及運行機制
專題式教學體系指圍繞某一專題的教學,教學主體(主要指教師和教學組織)為實現教學目標所設計使用的各種教學要素的組合,它是有機運行的系統,主要包括教學理念、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方法、過程的設計,教學管理與評價等?!案耪摗闭n專題式教學體系運行機制是把上述要素有機結合進行組織運作的方式步驟,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順應時代要求,樹立現代教學理念。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案耪摗闭n要順應時代的變化,以現代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活動。一是系統教學理念,用系統觀點指導課堂教學與進行教學改革,充分發(fā)揮教學中各種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技術等)的作用,實現教學系統優(yōu)化組合、綜合協調。二是自主教學理念,注重學生自主學習,重視指導學習方法,變教學主體學習的被動性為主動性。三是發(fā)展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通識教育,更要重視德智能的全面培養(yǎng)發(fā)展,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綜合型人才。四是愉快教學理念,寓教于樂,主動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目標的教學情景、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身心愉悅地自主學習。
2.依據教學指導思想,結合課程內容,確立具體教學目標。依據教學指導思想,結合課程內容,“概論”課的教學目標在于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角度,幫助大學生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完整把握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基本知識、基本規(guī)律和基本經驗,增強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身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3.按照專題教學要求,建構教學體系,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為了進一步推進專題式教學,必須要建構專題式教學體系?!案耪摗闭n根據教學內容、教材體系的理論邏輯關系和系統完整性,確定了專題式教學的體系框架和內容。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共分為十五個專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及其精髓;毛澤東思想;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諧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國際戰(zhàn)略和外交政策。
4.不斷進行教學改革,總結教學經驗,創(chuàng)新完善教學方法。經過多年教學改革實踐和近年的專題式教學的探索,“概論”課堅持以“學生系統自學,教師重點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在學生系統自學的基礎上,教師對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進行全面深入講授,力爭講深、講透、講出新意與特色,增強思想性與理論性。同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問題導入法、案例分析法、模擬教學法、討論辯論法、演講比賽法、實踐教學法。此外。還有情景教學法、研討教學法、知識競賽法等。其目的是實現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系統教學與學生自學相結合、理論武裝和實踐育人相結合、教師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制度管理與環(huán)境熏陶相結合。
5.系統構思教學活動,優(yōu)化安排程序,合理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主要是以促進學習者的學習為根本目的,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等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具體計劃、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與學系統”的過程或程序。“概論”課程的教學設計包括總體設計和局部設計。圍繞著“為什么學?學什么?怎樣學?”的核心問題,把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板書設計(PPT制作)、教學方法、教學工具、時間分配、教學過程(五個環(huán)節(jié))、課后評價等系統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有效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更加全面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6.制定教學評價體系,提高教學質量,不斷完善教學評價。 “概論”課的教學效果評價主要有領導及專家評價,校內督導組評價,學生評價。“概論”課專題式教學尚處于試驗階段,效果評價應該把握發(fā)展性原則,即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積極性,鼓勵教師和學生在專題教學中積極探索,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效果評價包括對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對教師評價采取教學“督導、同行和學生結合”的模式:督導評價主要考查教學文件準備和實施完成效果;同行評價主要考查教學態(tài)度和教學能力;學生評價主要考查教學效果。對學生評價采用“平時表現、實踐和考試相結合”的模式:平時表現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實踐課時主要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試成績主要考查學生掌握知識及應用情況。
參考文獻:
[1] 張海麗.論專題式教學法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中的運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1,(10):250-252.
[2] 蔣榮,代禮忠,等.專題式教學法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的運用[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188-192.
[3] 陳星宇.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中實行專題教學的必要性探析[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1):53-55.
[4] 曾立榮.淺談“概論”課專題教學[J].教學探索,2011,(3):37-38.
[5] 姜秀英.淺談重新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方法[J].世紀橋,2010,(11):108-109.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