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服務型領導是近年來領導學和管理學關注的熱點問題。在信息社會條件下,企業(yè)組織和領導方式都經歷了深刻的變革。服務型領導與變革型領導都是在這一環(huán)境中于20世紀70年代末發(fā)展起來的領導理論。文章從領導基礎、領導方式、構成維度、領導結果、理論性質等方面探討了二者的內在聯(lián)系和相似之處;從理論起源、領導動機、關注焦點、構成維度、領導—成員角色、領導過程、適用環(huán)境、影響結果等方面探討了二者的差異之處。指出兩種領導風格雖然具有密切的內在聯(lián)系,但卻具有本質的差異。
[關鍵詞]服務型領導; 變革型領導; 異同辨析
[中圖分類號]F406.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12)10-0068-04
一、問題的提出
以網絡社會為標志的信息時代正快速走向每一個企業(yè)和企業(yè)領導者,知識和信息在組織中正快速的傳播和普及,導致了諸如組織扁平化、業(yè)務外包、工作柔性化等新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使得企業(yè)和企業(yè)領導者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環(huán)境,傳統(tǒng)的領導方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zhàn),企業(yè)領導風格和管理方式的調整和轉變就成為必然的選擇,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的出現(xiàn)即是這一變化的產物。
從實踐上看,一方面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各類企事業(yè)領導者——尤其是黨員領導者必須“為人民服務”,都應該成為服務型領導,社會上廣泛認同的領導方式也是服務型領導,很多領導者親身實踐服務型領導風格也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另一方面,我國企業(yè)目前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客觀上要求企業(yè)領導者具備求變、求新的變革性思維和素質,也造就了一大批變革型領導。因此,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在我國企業(yè)實踐中都廣泛存在。
從理論上看,變革型領導已經發(fā)展成為一種成熟的領導理論,而服務型領導的相關研究還不夠充分和深入,加上二者在領導基礎、構成內容等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處,以至于有學者認為服務型領導不是一種獨立的領導方式,與變革型領導沒有什么本質區(qū)別,甚至認為服務型領導是變革型領導的一種特例。[1] 而學術界對二者的關系也鮮有深入細致的討論。
因此,對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進行有益的比較研究,能夠澄清二者的理論邊界和內在聯(lián)系能為我國廣大的服務型領導者和變革型領導者,以及我國的企業(yè)管理實踐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jù)和指導。
二、服務型領導與變革型領導的內涵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 T)前領導和管理研究總監(jiān)Robert. K. Greenleaf(1970)在其《服務型領導》一書中提出服務型領導概念以應對組織環(huán)境的變化。他根據(jù)自己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近40年的領導、管理和研究提出了服務型領導概念。他認為“服務型領導首先是一名服務者,他始于樂于服務的天性,僅僅是去服務,然后才是有意識的選擇去領導他人。檢驗一個人是否是服務型領導者的最好辦法是,在他的領導下,得到他服務的人是否真正在進步?是否變得更健康、更自由、更聰明和更加自主?”?!斑@種領導者不同于那些想要通過成為領導者而獲得超凡權力或物質財富的人,因為后者會在建立起自己的領導之后才會選擇去服務”。[2] 之后,服務型領導思想和理論迅速成為學術界和企業(yè)界共同關注的話題。20世紀90年代,Laub建構了比較規(guī)范的服務型領導理論,[3] 經過Spears,F(xiàn)arling et al,Winston,Patterson,Sendjaya等眾多學者的發(fā)展,服務型領導在概念、特征和緯度、測量量表開發(fā)、前因及結果、跨文化研究和運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成果,目前已經成為西方領導學研究的主要熱點之一。
變革型領導幾乎是和服務型領導同時提出的領導概念。Burns于1978年在研究政治領導人時提出了變革領導(Transforming Leadership)的概念,[4]Bass 于1985年建構了比較規(guī)范的變革型領導理論[5] 。變革型領導理論關注領導者激勵追隨者完成目標遠景,領導者通過改變下屬的價值觀與信念,提升其需求層次,使下屬能意識到工作目標的意義與價值,通過清晰地表達組織的愿景以激勵下屬,進而使下屬愿意超越自己原來的努力去實現(xiàn)更高目標。后經Bennis ,Avolio,House等眾多研究者多年的深入研究,變革型領導的概念、維度、測量及相關研究方面都已經發(fā)展的非常充分和完善。
三、服務型領導與變革型領導的內在聯(lián)系
無論是什么樣的領導風格,肯定都具備一些共通之處。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具備一些相似之處也就不足為怪了,這些相似之處實際上是一個領導者具備的基本素質。并且,科學理論的發(fā)展都有其內在的繼承性和連貫性。Washington(2007)的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雇員感知的主管的服務型領導風格與變革型領導風格顯著正相關。[6]
1. 領導基礎
兩者都需要具備較高的領導魅力。Smith et al(2004)認為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都根植于魅力型領導。[7] 魅力型領導起源于馬克斯·韋伯的研究,指的是通過權力的使用使下屬對其人格產生信任和認同的有魅力的領導者。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都不是強迫式和獨裁式的領導方式,這就都需要領導者具備相應的領導特質,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對下屬產生吸引力和感召力,從而形成自身特有的領導魅力,這樣才能使下屬對其領導方式產生信賴,對領導者產生自覺的服從和追隨。
2. 領導方式
兩者都采用以人為中心的領導方式。領導四分圖模式和領導方格模式都表明,領導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人為中心,以關心人為主,為建立滿意的關系而關心員工的需要,從而建立一個友好舒適的組織氣氛。另一種是以工作為中心,以任務為導向,通過相應工作條件的安排來降低個人因素的干擾,從而使工作最有效率的進行。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都是通過激發(fā)、誘導、激勵的方式,通過調動人的積極性來實現(xiàn)對員工和組織的領導,都不是采用壓制員工和控制工作條件等方式來實現(xiàn)領導。
3. 構成維度
Smith et al (2004)認為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都具有個性化關懷、動機激勵和魅力領導3項因素。[7] 變革型領導中的理想化影響與服務型領導中的愿景、信任、角色模范內容相似,激發(fā)動機緯度與服務型領導中的目標承諾、溝通內容相似,智力刺激與服務型領導中的理性精神和問題解決者內容類似,個性化關懷與服務型領導中的關注個體、傾聽等內容相似。其各自的維度也具備內在的聯(lián)系,如展現(xiàn)真誠與魅力領導都需要對他人負責且保持正直,重視人和激發(fā)動機都需要信任他人,建立團隊和個性關懷都要重視不同個體的差異,提供領導與智力激發(fā)都需要領導者采取主動等。
4. 領導結果
無論是在主觀意愿和客觀結果上,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的領導結果都具有相似性。在主觀上,兩種領導方式都鼓勵員工創(chuàng)新,注重激發(fā)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育員工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組織中營造創(chuàng)新氛圍,使組織成為創(chuàng)新型組織; 在客觀上,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服務型領導、變革型領導對員工的工作滿意感、組織承諾感等工作態(tài)度都起到正向的促進作用, [8]二者在對員工的整體滿意感和異常行為的預測效果也基本持平。[6]
5. 理論性質
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都屬于規(guī)范性理論,都對特定的領導風格作出特定的限定,而不同于領導成員交換理論的描述性性質,領導成員之間無論是交換內容還是交換形式都屬于客觀事實,理論對此不能作出特定的規(guī)定,作出特定的規(guī)范也會被事實打破,因此只能對領導成員間的交換作出客觀描述。
四、服務型領導與變革型領導的差異之處
雖然有以上這些相似之處,服務型領導與變革型領導還是具有本質的根本區(qū)別,是兩種不同的領導方式,其差異之處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理論起源不同
變革型領導理論源于政治領導,服務型領導理論源于宗教領導。變革型領導是Burns在研究政治領導時提出的領導概念,并把領導人分為變革型領導者和交易型領導者兩種,后經學者借用到管理領域中。服務型領導概念雖然最早是由企業(yè)管理者提出(提出者自身是一名宗教信徒),但后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服務型領導的最早淵源和典范在于基督教中耶穌基督的教導和實踐。隨后,學者們發(fā)現(xiàn)服務型領導風格在盈利性的商業(yè)組織,非營利性的教育機構、醫(yī)療衛(wèi)生和公共服務等領域也廣泛存在,服務型領導概念因此受到各界關注,并逐漸發(fā)展為成熟的領導理論。
2. 領導動機不同
服務型領導的領導動機是服務于人,變革型領導的領導動機是領導他人。二者在領導動機和領導出發(fā)點上具有根本的差異。雖然二者都有領導和服務,但在服務型領導中,領導者本著服務的意愿和決定,其首要的意識和行動是去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領導,有服務才談得上領導,服務在先,領導在后。在變革型領導中,領導者是為了領導而服務,其首要的意識和行動是去領導,在領導的過程中帶來服務,沒有領導就沒有服務,領導在先,服務在后。
3. 關注焦點不同
服務型領導的關注焦點在于員工,變革型領導的關注焦點在于組織。服務型領導為跟隨者的利益服務,以員工的發(fā)展和成長為己任,做對跟隨者來說最好的事,服務型領導站在利他主義和平等主義的立場,因而更為關注員工的福利。而變革型領導更受組織成功的推動,領導的重點在于為組織利益服務,執(zhí)行組織使命,實現(xiàn)組織目標。Parolini(2009)的實證研究證實了服務型領導的領導焦點在于促進個體成長,而變革型領導的領導焦點在于促進組織發(fā)展。[9]
4. 構成維度不同
首先,服務型領導的內容非常明確地包括道德成份(如誠實、正直、重視倫理等)。對于變革型領導,變革型領導的最初提出者Burns(1978)認為變革型領導包含道德倫理的成分, [3]而變革型領導理論的重要奠定者Bass(1985)認為變革型領導不包含道德倫理要求。[4]有的學者也認為變革型領導對道德要求未作明確限定。[7]總之,目前學術界對變革型領導的道德要求還沒有形成共識。而從一開始至今,沒有研究者會否認服務型領導要具備道德倫理,這不是作為個體意義上的道德約束,而在其理論構架和內容維度上,對道德原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它內容維度也有所不同。服務型領導具備某些變革型領導不具備的內容,變革型領導具備某些服務型領導不具備的內容。例如,服務型領導沒有變革型領導內容中的智力刺激維度,而變革型領導也不具備服務型領導內容中的關愛、利他、謙卑等維度。
5. 領導—成員關系不同
服務型領導的角色首先是去服務,努力實現(xiàn)下屬的利益,在服務的過程中成為領導。其跟隨者的角色是成為服務者或服務型領導,自己變得更加自主、更智慧、更自由。并且,領導者和成員之間除了有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以外,領導成員之間的關系更多的是領導者服務員工、員工服務領導者的彼此服務的關系。而在變革型領導中,領導者的角色首先是領導,在領導的過程中產生服務,其領導角色是激發(fā)、轉化跟隨者以追求組織利益和組織目標,其跟隨者的角色是追求組織目標,成長為領導者,且對領導者更為依賴,對組織和組織目標更加忠誠。
6. 領導過程不同
服務型領導在領導過程中是以服務他人為核心,通過非傳統(tǒng)的服務于人和使人自由、自主的方式實現(xiàn)影響力和領導力。變革型領導仍然是以傳統(tǒng)的以權力為基礎、展示和運用權力為核心的領導方式。服務型領導在領導的過程中會重視人、發(fā)展人,建立共同體,展現(xiàn)真誠,提供領導和領導共享等過程來實現(xiàn)領導,而變革型領導在領導過程中,通過理想化影響、激發(fā)動機、智力刺激、個性化關懷等職能,形成傳統(tǒng)的領導魅力和領導感召力,進而通過領導控制的方式實現(xiàn)領導。
7. 適應環(huán)境不同
服務型領導更適應于靜態(tài)環(huán)境,變革型領導更適應于動態(tài)環(huán)境。領導權變理論認為,并沒有萬能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領導方式,領導的有效性受到領導情景的制約。服務型領導是以員工為中心,需要和員工建立長久而牢固的關系才能展開領導,并且通過激烈員工,充分發(fā)揮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領導方式,因此,服務型領導在穩(wěn)定、靜態(tài)的環(huán)境內更有可能取得成功。變革型領導是在變革和動蕩的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領導、帶領組織適應或改變環(huán)境的領導方式, 在靜態(tài)的環(huán)境下就失去挑戰(zhàn)的機會和動力,變革型領導需要變化的、動態(tài)的環(huán)境才有用武之地,更容易實現(xiàn)其有效性。
8. 影響結果
(1)對員工的影響不同。服務型領導成功的一個衡量標準就是“使他人成為服務者或服務型領導者”,[1]即組織中的每個人都成為他人的服務者,整個組織轉化成服務型的共同體。員工通過領導者對自己的服務,自身會得到成長和發(fā)展,服務型領導的下屬會成為自由的、自主的、自立的服務型領導者;并且員工還會形成對顧客、領導者和組織的服務承諾,從而產生社會責任感,為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社會而努力。在變革型領導主導下,員工組織目標清晰,組織愿景一致,員工工作投入更多,促進組織生產力和組織收益的提高。變革型領導的下屬依賴于領導者和組織的領導者,受到領導和組織的約束和控制。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在控制變革型領導的情況下,服務型領導行為對下屬的社區(qū)公民行為、角色內績效和組織承諾具有顯著的增量預測效果。[8]孫健敏、王碧英(2010)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服務型領導對周邊績效和異常行為的單獨預測效果要優(yōu)于變革型領導,在控制變革型領導的情況下,服務型領導對員工周邊績效、異常行為具有顯著的增量預測效果。[10]
(2)對團隊、組織和社會的影響結果不同。由于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在領導動機、關注焦點、道德要求、構成維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對團隊、組織和社會的影響結果也就顯示出不同的效果。服務型領導以團隊和組織成員的需要為領導重點,并且培育團隊和組織的社會責任感,力圖為社會帶來積極的正面影響,為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社會努力。變革型領導通過整合團隊和組織的資源,激發(fā)跟隨者追求團隊目標和組織效益,以實現(xiàn)團隊目標和組織效益為己任,并且通過激發(fā)一個組織去追求清晰的愿景和目標來實現(xiàn)對社會的影響。
五、結 語
通過以上的比較分析,在理論上對兩種領導方式都有更為清晰和深入的認識,澄清了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的內在聯(lián)系和差異之處??梢钥闯?,服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在理論上雖然具有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但卻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兩種領導風格。在現(xiàn)實中,領導實踐是復雜多變的,領導者只有根據(jù)具體的實際情況對兩種領導方式的不同優(yōu)點進行權變選擇和應用,才能使企業(yè)的領導風格能夠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從而提高企業(yè)領導者的領導水平和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Quay, J., On becoming a servant leader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Consulting, 1997, 9(3):83.
[2] Greenleaf, R.K. The servant as leader, Indianapolis: Robert K. Greenleaf Center for Servant Leadership[M] .1970.
[3]Laub, J. A. Assessing the servant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servant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ssessment (OLA) instrument [D].digital dissertations,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ProQuest database, 1999.
[4]Burns, J. M., Leadership[M].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1978.
[5] Bass, B. M.,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M]. New York: Free Press.
[6]Washington, R.R.,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servant, transformational, and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and correlations with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D]digit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Auburn University, ProQuest database. 2007.
[7]Smith B.N, Montagno. R.V., Kuzmenko. T.N., Transformational and servant leadership: content and contextual comparisons [J].Journal of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004(10):68-80.
[8]Liden, R. C., Wayne, S. J., Zhao, H, Henderson, D, Servant leadership: development of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and multi-level assessment[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8(19): 161- 177.
[9] Parolini.J.L., Patterson. K., Winston. B.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and servant leadership[J]. Leadership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009, 30(3):274-291.
[10] 孫健敏,王碧英.公仆型領導與員工行為的關系研究[C].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2010年度會議(上海),2010.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ervant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Deng Zhihua, Chen Weizheng
(Business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
Abstract:Servant leadership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area of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recent years. In information society, enterprise organizations and leadership styles are deeply changed, in which servant leadership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were both developed in the end of 1970s. This paper, on the one hand, investigates the inherent relation an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leaderships styles in terms of leadership basis, style, dimensions, outputs, traits; on the other hand,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theory origin, leadership motivation, leadership focus, dimensions, leader-follower’s role, leadership process, applicable environment, leadership effects, pointing out that, though having inherent relation, there is essential differences in the two leadership styles.
Key words: servant leadership;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責任編輯:張改蘭)